摘要:就這樣,顧祝同自己跪了一夜,到第二天早上,老蔣才發現操場跪了個人,想起來昨天的事,他趕緊讓人把顧祝同扶起來。訓話結束,老蔣就把顧祝同給忘記了,等他離開之後,大家都讓顧祝同趕緊起來。

大家都知道,蔣介石手下有“五虎上將”,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忠將”顧祝同。顧祝同一直沒有什麼輝煌的,能拿得出手的戰績,但是蔣介石卻對他非常信任,常常委以重任。這是什麼原因呢?難道顧祝同有什麼過人之處?

其實,顧祝同的過人之處,那就是對蔣介石特別的忠誠。老蔣是一個疑心病非常嚴重的人,除了黃埔前兩期的學生,和他的浙江系之外,他是很少相信其他人的。觀察蔣介石的手下大將,大家會發現真正會打仗的大都沒怎麼受到老蔣重用,就算當時用上了打仗一結束就要趕緊收了人家的兵權。倒是那些他覺得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人,常常是手握重兵。即便是犯了什麼錯,老蔣也總是能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繼而給他們想辦法開脫。

在老蔣頗爲信任的黃埔系中,何應欽地位最高,陳誠最有權勢,除了這兩個人,就是他顧祝同排第三了。顧祝同對於蔣介石的忠誠超乎想象,已經到了愚忠的地步,常常不知變通。但就是這樣的人,最得老蔣的信任。或許在他看來,能力如何不是最重要的,最關鍵就是一定要聽話。顧祝同沒有驕人戰績,但是仕途坦蕩,青雲直上,就是因爲他聽老蔣的話。

在黃埔軍校剛剛建立的時候,顧祝同就是一名非常普通的教官,並沒有引起老蔣的注意。不過有一次,顧祝同與自己的好朋友喝多了,結果正巧碰上老蔣要緊急集合,給大家訓話。喝醉酒的人本來反應就遲鈍一些,顧祝同動作很慢,等他到操場的時候,大家都早已經站整齊了。

更有意思的是,顧祝同因爲喝得太醉,帽子不知道丟到哪裏去了。於是在一衆教官中,老蔣就注意到了這個衣衫不整,帽子也沒戴的人。老蔣很關注儀容儀表,這樣的行爲自然讓他怒不可遏。爲了懲罰他,老蔣就罰他跪在操場上。訓話結束,老蔣就把顧祝同給忘記了,等他離開之後,大家都讓顧祝同趕緊起來。

可是他卻說,校長只讓跪下,沒讓起來。就這樣,顧祝同自己跪了一夜,到第二天早上,老蔣才發現操場跪了個人,想起來昨天的事,他趕緊讓人把顧祝同扶起來。這時候顧祝同根本就站不起來了,老蔣看到之後,甚爲感動。

其實顧祝同之所以這麼聽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有一個悲慘的童年。儘管他後來能力一般,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只要跟對領導,投其所好,再加上運氣不錯,就算能力一般也照樣有可能得到重用。

顧祝同早先是在陸軍小學學習,之後進入了陸軍預備學校,在以後是在保定軍校接受軍事教育。這些軍事教育,爲顧祝同之後的軍旅生活奠定了一些基礎。

西安事變之後,何應欽的態度顯然對老蔣構成威脅。不過顧祝同沒有選擇與他站在一起,而是與宋美齡、宋子文一樣,主張保護老蔣,和平談判。“皖南事變”,新四軍受到了重創,罪魁禍首就是這個顧祝同。儘管受到天下人的指責,但是顧祝同可不管那麼許多,老蔣指哪,他就要打哪。這種愚昧的“忠君”思想,讓他儘管戰績寥寥,但卻被老蔣深深信任。

顧祝同的做人準則就是一條“唯蔣介石馬首是瞻。正是因爲這樣,只看重忠誠的老蔣對他信賴有加,屢屢委以重任。顧祝同還私下爲老蔣辦了不少棘手的事情,很多都是並不光彩的。不過老蔣可不管用了什麼手段,他只管是不是順自己心意。所以老蔣曾經誇讚顧祝同”宅心仁厚,深知我心“,並視其爲顧命大臣。不過,顧祝同瞭解蔣介石是真的,但是”宅心仁厚“,顧祝同還真的是擔不起這幾個字。

也正是知曉顧祝同的忠心,蔣介石臨終時才放心地讓他繼續輔助蔣經國,因爲他知道,顧祝同絕不會背叛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