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汉高祖刘邦来说,白登之战是他一生的痛。对于匈奴王冒顿来说,白登之战则是他人生辉煌的顶点。公元前201年秋,冒顿征服了全漠北,发兵攻汉,汉朝北部边境的异姓王韩王信投降冒顿,刘邦大怒,亲率32万大军,准备一举剪灭冒顿及韩王信势力。却不幸落入冒顿圈套,被困于冰天雪地的白登山7天7夜,差点回不了家。

历史迷们常常设想,如果白登山之战是韩信统兵,会有此败吗?

这要先考查下冒顿的作战方法,再看看韩信的战争艺术。

刘邦

冒顿此次的伏击战是精心设计的。

他先在白登山四围设伏,伏兵多达40万之众,然后两处使诈:一处是正面战场,他要求正面战场的军队节节败退,直败退至平城(今山西大同)的白登山处;另一处是匈奴国境之内,冒顿估计到汉朝会派人到匈奴国内察看其国人状况,于是叫老百姓故意装成人困马乏的样子,给人以内外交困,不堪一击的感觉。

刘邦看到正面战场节节胜利,又听说匈奴国内人仰马翻,于是胆子大了起来,策马跃进白登山,结果上了大当。

刘邦在白登山

其实,刘邦派到匈奴国内查看情况的刘敬警告过刘邦,说:

“两国之间用兵对抗,以常理,应显示自己的强项长处,震慑敌方。如今臣下前往匈奴,沿途所见,都是老弱贫瘠,必定是有意露短现弱,埋伏有奇兵以诱敌深入。臣下以为,眼下不可以进军攻击匈奴。”

可是,当时汉朝大军已全部出动,刘邦不愿半途而废,他骂刘敬:“你这个小混混,胡言乱语,胆敢阻止我大军北上,不要命了吗?将刘敬关押广武县。全力向平城挺进,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山之围”。刘邦一干君臣长达七天被困于白登山,无粮无水,消息中断,外援就在不远处,却无法进来。好在陈平用贿赂之计,买通了冒顿夫人,众人才得以逃出升天。

可见,冒顿的战术就是一个字:诈。要对付冒顿,就必须有识得破他诈术的本领,韩信有这个本领吗?

草原英雄冒顿

韩信善于使用诈术是出了名的。

他的第一诈,是跟秦末名将章邯作战,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战法。这一次使诈,是静悄悄的诈;兵分两路,一路在你的眼前迷惑你,一路则出其不意,偷到你的后方,背后一刀,痛啊!

不久,韩信攻魏,需要渡过黄河与魏王豹的主力作战。韩信仍然把军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正面渡河,与魏王豹主力决战;一部分暗中渡河,偷到魏王豹的后方,活捉了魏王豹。

再接着,韩信攻打赵国,赵国的陈馀兵力几倍于韩信,韩信还是那一招,分兵两路,一路在正面作战,一路偷到陈馀后面,占领了赵军阵地。陈馀死难。

韩信

三次战争,一个套路,都是分兵两路,一明一暗。大家都知道这个套路,可是防不胜防,都败了,败得很惨。其实这里面是有艺术的,这一“明”重在迷惑,一“暗”重在隐蔽;“迷惑”可以迷惑到极致,让你非与他作战,非上当不可;“隐蔽”则像蛇在草中,鱼在水中,无迹可寻,又如神兵天将,悄然而至......

韩信

兵法说,兵不厌诈,一个诈字,人人皆懂,但没有人不在这上面犯错误的。

冒顿是草原上的英雄,多年征战统一草原,自然会打仗,会使诈,但他的性格不如韩信,他的性格过直、过硬,这在战争中是一个硬伤。须知,在都善于使诈的情况下,就要看谁能忍了。

这一点可以参考诸葛亮北伐时与司马懿的对阵,两人智力相当,诸葛亮稍高一些,两军对阵后,诸葛亮想尽了办法让司马懿出来作战,可是司马懿就是不出来,不出来就不会上当,一出来就有可能上当。诸葛亮送了件女人的衣服取笑司马懿,司马懿也不生气,还穿了起来。这样能忍的人,你能战胜吗?

显然,战争中若不能忍,跟刘邦似的,一激就跳,一挑拨就怀疑,那上当的可能性几乎百分百。

白登山之围

恰好,韩信是最能忍的,比司马懿更能忍。不然,他能受得了“胯下之辱”吗?所有,就凭这一点,韩信领兵必胜冒顿。

当然,除了忍,还有一个“诱”字。这一点,草原上的英雄冒顿做得如何,不得而知,但是韩信又是高手,前述三件战事,他在明里的迷惑就做得非常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