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放言五首·其一》中寫道:“朝真暮僞何人辯,古往今來底事無。”意思是白日真黑夜假誰去分辨,從古到今的事無盡無休。也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在意流言蜚語,做最真實的自己。

藝術家,彷彿一面鏡子,以世間冷暖爲食,方能在舞臺上演繹人間百態。每個藝術家的背後似乎都有許多令常人難以理解的奇妙故事,尤其是在感情方面。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位藝術家便是如此。

▲範曾照片

01

範曾,出生於1938年,江蘇南通人。他從小成績優異,是同齡人心目中的“別人家的孩子”。4歲時,範曾誦《岳陽樓記》《木蘭辭》獲得市級獎項第一名。到了初中,範曾的表現更加出色,小小年紀就書畫樣樣精通。因此,13歲的範曾便與袁運生和顧樂夫並稱爲“南通三小畫家”,一時風頭無兩。

大學期間,範曾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之後又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超高的繪畫天賦,轉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系。後又在輔導老師劉凌滄的指導下創作了畫作《文姬歸漢》,該畫作頓時引起了藝術界的關注,範曾之名嶄露頭角。不僅如此,當時的大文學家郭沫若還爲他的畫作題了首長詩,《文姬歸漢圖》:“莫用再躊躇,珍重香羅帕。感君慷慨意,縱身隨大化。”

▲範曾《文姬歸漢圖》

02

1962年畢業後,範曾被分配到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沈從文先生一起編繪歷史資料,並臨摹多位大師的作品,領悟到了其中的奧妙之處,爲他之後的大放異彩夯實了基礎。1977年,他在人民大會堂作大幅潑墨鍾馗,一時間範曾身價劇增。此後,範曾的事業一飛沖天,在創作的同時也赴全國各地舉辦個人畫展。

範曾的藝術道路也算是十分平坦的,他的作品不僅結合蘊含着中國特色的符號,又符合現代人們的審美。他的成就以及藝術影響力不僅限於中國,在一衣帶水的日本也是頗具盛名。1979年,範曾被日本評爲“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因此,在中國的文化輸出工作上,範曾憑藉自己卓越的繪畫技術,爲祖國爭得了許多榮譽。

▲範曾照片

但是對於他的人品,卻被人們所詬病。甚至讓著名畫家李苦禪在辭世前的最後一刻評價道:“沒有範曾這個學生,子系中山狼,得志變猖狂。”

03

且不論範曾與恩師李苦禪的師徒恩怨。光是範曾的感情經歷,就已經足夠大家八卦一番了。範曾一共有三個妻子,分別陪他走過不同的三個人生階段。第一位是爲人所熟知的詩人林岫,這對神仙眷侶可謂是羨煞旁人。但好景不長,婚後不久,兩人因種種因分道揚鑣,分手後的的範曾頗爲傷感,有過一段一蹶不振的低谷時光。

▲林岫照片

在範曾低谷時。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位女人。她就是邊寶華,一個在大學期間對範曾很是青睞的一位女子。但在大學時期,範曾很是看不上她,還在得知她的心意後在背地裏嘲笑她爲“蘿蔔白薯。”但是造化弄人,在範曾低谷期時邊寶華的適時出現,正好填補了他心裏的空虛。她用青春等到了自己喜歡的人。但是在範曾走出陰影后,發現自己並無法正真愛上自己的枕邊人。

婚後生活並不如兩人初始想象的那般美好。再加上生活的艱難,範曾只好找到了自己的同學須遵德請求幫助。而須遵德可以說十分仗義,在經濟上無償幫助了他們夫婦二人。

▲範曾與須遵德合照

也就是這個時候,範曾結識了張桂雲,也就是須遵德的妻子。範曾與張桂雲長期保持不正當關係,還私下見面多次,可是紙包不住火,事情很快“東窗事發”。此時,範曾迅速與邊寶華斷清了關係。三年後,範曾和張桂雲正式結婚,婚後還將張桂雲的兩個兒子改姓曾。因此,範曾的感情經歷也是飽受讓人們詬病。即便他才華出衆,書畫一絕,但範曾恩師的痛斥,以及範曾奪恩人妻子等等事情,也讓不少人認爲他私德有虧。人們無法否認他對當中國當代藝術的巨大貢獻,卻也無法接受違背倫理道德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