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政权体系中,宦官和皇帝一直都是互相成就的存在,皇帝要依靠宦官制约群臣,而宦官又只能依附皇权才能长久,故此两方结成了可靠的政治联盟,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但凡有点名气的太监,大多都是反面角色,比如赵高、魏忠贤之流,其中正派太监中,也就只有明朝初期的三保太监郑和比较出名。
郑和年轻时就是燕王朱棣的侍从,其人办事稳重且有气魄,深受朱棣的信任和喜爱,靖难之役中,郑和有大功,升任内宫监太监,负责明成祖朱棣的生活起居和护卫工作,堪称朱棣最信任的下属。由于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寝食难忘,便想让人下西洋寻找建文帝的线索,思来想去,这样一件隐秘且复杂的工作,派郑和去,再合适不过。
1405年7月11日,朱棣命正使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船队从江苏刘家河出发,通过海上航道到达福建,在这里补齐物资后,随后从福建五虎门扬帆起航,第一站目的地是占城,也就是今天的越南中南部地区。郑和的船队装有大量的货物,满载茶叶、丝绸、瓷器等高档货物,一路上,边做商贸生意广交朋友,边隐秘探查消息。
1407年10月2日,历时两年多后,郑和率领船队回国,第一次下西洋,大明船队到达了苏门答腊、锡兰、古里等地,在终点站古里,郑和还代表明成祖赐古里国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碑文有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真乃壮举。
1412年12月18日,郑和第四次下西洋,这一次大明船队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到达东非麻林迪,路上,大明军队还顺手击败了在苏门答腊阴谋篡位的苏干剌,保护一方安宁。船队到达东非后,按照惯例,郑和对当地的国王进行了封赐,在非洲东部地区,郑和发现了一种异兽,酷似“麒麟”,回国的时候,郑和就将麒麟也带上了。
明成祖得知郑和发现麒麟后,非常高兴,特地让画师画下了麒麟的样子,以留后世观摩,五百年后,人们才发现,原来传说中的麒麟就是长颈鹿,但在当时的中国,长颈鹿这种头上长角,身有斑纹,长有马蹄的怪异生物,的确和传说中的麒麟很相似,只不过脖子长了点。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让世界都感受到了大明的光辉和强大,而且郑和作为最早的航海家之一,在手握一支强大军队的情况下,船队所到达的地方,也没有压迫奴役当地居民,反而给他们带去了希望和和平。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爱和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可以用精美的瓷器换取当地的货物,但我们不会用下作的手段,去压迫其他种族的人民,更不会倾销鸦片,毒害一方。
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上位的,皇位的合法性还有待商榷,但他的确是一代雄主,明朝在他手中,大放光明。
参考资料:《明史郑和传》、《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