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興縣,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中心地帶,北靠高碑店市,西鄰淶水縣、易縣,南接徐水縣,東連容城縣。
定興縣境,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屬燕國地,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前226)始置范陽縣(治今定興縣固城鎮),西漢仍爲范陽縣,新莽時更名順陰縣,東漢時爲范陽侯國,曹魏黃初五年(224年)置范陽國,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復置范陽縣。
隋朝開皇元年(581年),改范陽縣爲遒縣;大業十三年(617年),廢遒縣入易縣。此後,歷唐、五代、遼、北宋,今縣境西北屬淶水縣,西南屬易縣,東南屬容城縣。
金朝大定六年(1166年),割易縣、淶水、容城三縣地合置定興縣(治今定興縣城),取“大定興盛”之意,曆元、明、清、民國,一直沿用至今。
1958年,定興縣併入易縣、徐水縣;1961年,復置定興縣;定興縣先後隸屬於保定專區、保定地區,1994年改隸保定市至今。
定興縣總面積714平方公里,下轄6個鎮、10個鄉、1個城區管委會,總人口60萬人,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前沿縣市之一。
定興縣歷史名人:高漸離(我國最早的音樂家,戰國末期燕國人)、郭隗(戰國時燕國大臣)、祖逖(東晉軍事家)、盧照鄰(唐朝詩人)、賈島(唐朝詩人)、張柔(元朝名將)、鹿傳霖(清末軍機大臣)、張玉梅(中國第一位女試飛員)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