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头条推送过一个邀请回答的问题:“人生要达到什么境界才能心态平和?”

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陷入一个确认陷阱。似乎,人生境界里必然有一个境界是能够让人心态平和的。其实,我们稍加思索就不难发现,这个问题里可能包括多个可能性,比如:

人生境界与心态平和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就一定心态平和吗?

只有某一个层次的人生境界才可能是心态平和的?

心态平和只能出现在某一个人生境界的人身上?

说到这里,就需要先廓清一下人生境界和心态平和的含义。

人生境界这个命题,是由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的,而且是作为哲学的任务提出的。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的任务包括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做各种事的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并且,冯友兰先生按照从低到高的的顺序,把人生境界分成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哲学境界四重境界。由此可见,冯先生提出的关于人生境界的命题,是从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上,让人们在自己的人生框架里进行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心态,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心理状态。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暂时性的,而个性心理特征则是稳固的,心理状态就是介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的,是二者特征的统一表现。

心态平和描述的是一种相对稳定,各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比较平衡的心理状态。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活动在人的生命存续期间一直都是存在的,哪怕婴儿也有心理活动。当一个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个性和态度的共同作用下,心态就成为一个无时不刻影响着现实生活的存在。而且,心态在不同的心理活动阶段和活动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分类标准或只从一个角度去分类研究并不足以界定心态。那么,心理学意义上的心态通常有多种分类方法,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有健康心态和心理病态等,并没有心态平和或不平和这样的分类。

就心态平和而言,其实呈现的是一种心理状态,而这个状态既是稳定的,又是暂时性的,稳定的部分主要是性格,暂时性的部分则由心理过程来描摹。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心态平和并不是一个人稳定不变的一种类似品质一般的存在。但是,人生境界,明显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境界不能一蹴而就,也无法朝三暮四,更不可能朝令夕改,人生境界是一种生命状态的选择,而心态平和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个瞬间存在的样态。

按照冯友兰现实对人生境界的划分,人生境界可以随着认知和哲学领悟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稳定的固话在某一个境界之上。有的人一生可能只存在于一个人生境界中,有的人一生可能通过修生养性术业闻道,会跨越不同的人生境界。这些人都须臾不离个性与态度,心态平和在不同的人生境界里其实都能存在,而且并不是人生境界的层次越高的,心态平和的增量就越多。事实上,不同的人生境界的人都可以是拥有平和心态的人。心态平和与人生境界之间并没有绝对的正反比例关系。或者说,心态平和的人更容易对人生境界问题得出反思和结论,也越容易获得提升人生境界的顿悟和机缘。

对于自然境界下的人,做事的时候往往没有什么关于意义的思考,只是顺着本能或风俗习惯做事。这时候,吃饱喝足成家养娃,哪怕每天忙忙碌碌,有点小烦恼,有些不满意,但是都不影响生活的基本轨迹,这时候,自然境界下的人心态就是平和的。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人,大多是心态平和的人。

对于功利境界下的人,以利己为基本动力,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好的,就去做。这个境界的人并不必然会心态失衡,损人利己。反而,利己境界下的人,必须懂得克制欲望,现实会教给这类人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心态不平和的功利状态,大多是损人不利已的。所以功利境界下生活无忧的人,拥有平和的心态是标配。

对于道德境界下的人,超我与社会的道德价值合一,并且按照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来约束自己,会自觉不自觉的赋予自己、他人和社会、国家所发生的事以道德意义。很多人也许觉得,一个道德境界的人,肯定是心态平和的人。其实不然,因为对于一个道德境界的人而言,对人对事都有着明确的标准和要求,而且是超出一般社会公序良俗的高标准。对于这样的标准,大部分的人都不能达到,而只能以“虽不能至,吾心向往之”。这时候,道德境界的人反而容易产生愤愤之气,丧失良好的心态。如果想要在道德境界上小有所成,养成平和的心态是境界擢升的底层基础。

对于哲学境界的人而言,哲学境界也称天地境界,宇宙洪荒都在心中,这种境界的人往往已经超越社会整体的道德价值。那么,对于这个境界的人而言,天地自然以朴素为美,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心态已经超越了人性的狭隘,所谓的平和与不平和这回事,大概已经不存在了。

如此来看,我对头条问题的结论是,人生境界与心态平和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只要一个人的基本需求与内在欲望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时,这个人的心态就是平和的,这种心态可以存在于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之上。

君子之乐与小民之乐,均为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