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頭條推送過一個邀請回答的問題:“人生要達到什麼境界才能心態平和?”

這個問題很容易讓人陷入一個確認陷阱。似乎,人生境界裏必然有一個境界是能夠讓人心態平和的。其實,我們稍加思索就不難發現,這個問題裏可能包括多個可能性,比如:

人生境界與心態平和之間有必然的聯繫嗎?

高層次的人生境界就一定心態平和嗎?

只有某一個層次的人生境界纔可能是心態平和的?

心態平和只能出現在某一個人生境界的人身上?

說到這裏,就需要先廓清一下人生境界和心態平和的含義。

人生境界這個命題,是由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的,而且是作爲哲學的任務提出的。馮友蘭先生認爲,哲學的任務包括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做各種事的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了人的人生境界。並且,馮友蘭先生按照從低到高的的順序,把人生境界分成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哲學境界四重境界。由此可見,馮先生提出的關於人生境界的命題,是從哲學與人生的關係上,讓人們在自己的人生框架裏進行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

心態,在心理學上的定義是:心理狀態。心理過程是不斷變化的、暫時性的,而個性心理特徵則是穩固的,心理狀態就是介於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特徵之間的,是二者特徵的統一表現。

心態平和描述的是一種相對穩定,各種心理品質的修養和能力比較平衡的心理狀態。

我們知道,人的心理活動在人的生命存續期間一直都是存在的,哪怕嬰兒也有心理活動。當一個人有了自我意識之後,個性和態度的共同作用下,心態就成爲一個無時不刻影響着現實生活的存在。而且,心態在不同的心理活動階段和活動領域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有複雜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單一的分類標準或只從一個角度去分類研究並不足以界定心態。那麼,心理學意義上的心態通常有多種分類方法,我們比較熟悉的有積極心態和消極心態,有健康心態和心理病態等,並沒有心態平和或不平和這樣的分類。

就心態平和而言,其實呈現的是一種心理狀態,而這個狀態既是穩定的,又是暫時性的,穩定的部分主要是性格,暫時性的部分則由心理過程來描摹。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心態平和並不是一個人穩定不變的一種類似品質一般的存在。但是,人生境界,明顯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境界不能一蹴而就,也無法朝三暮四,更不可能朝令夕改,人生境界是一種生命狀態的選擇,而心態平和是人的生命狀態的一個瞬間存在的樣態。

按照馮友蘭現實對人生境界的劃分,人生境界可以隨着認知和哲學領悟的發展而變化,也可能穩定的固話在某一個境界之上。有的人一生可能只存在於一個人生境界中,有的人一生可能通過修生養性術業聞道,會跨越不同的人生境界。這些人都須臾不離個性與態度,心態平和在不同的人生境界裏其實都能存在,而且並不是人生境界的層次越高的,心態平和的增量就越多。事實上,不同的人生境界的人都可以是擁有平和心態的人。心態平和與人生境界之間並沒有絕對的正反比例關係。或者說,心態平和的人更容易對人生境界問題得出反思和結論,也越容易獲得提升人生境界的頓悟和機緣。

對於自然境界下的人,做事的時候往往沒有什麼關於意義的思考,只是順着本能或風俗習慣做事。這時候,喫飽喝足成家養娃,哪怕每天忙忙碌碌,有點小煩惱,有些不滿意,但是都不影響生活的基本軌跡,這時候,自然境界下的人心態就是平和的。小富即安、知足常樂的人,大多是心態平和的人。

對於功利境界下的人,以利己爲基本動力,只要是對自己有利的,好的,就去做。這個境界的人並不必然會心態失衡,損人利己。反而,利己境界下的人,必須懂得剋制慾望,現實會教給這類人合作共贏的重要性。心態不平和的功利狀態,大多是損人不利已的。所以功利境界下生活無憂的人,擁有平和的心態是標配。

對於道德境界下的人,超我與社會的道德價值合一,並且按照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爲來約束自己,會自覺不自覺的賦予自己、他人和社會、國家所發生的事以道德意義。很多人也許覺得,一個道德境界的人,肯定是心態平和的人。其實不然,因爲對於一個道德境界的人而言,對人對事都有着明確的標準和要求,而且是超出一般社會公序良俗的高標準。對於這樣的標準,大部分的人都不能達到,而只能以“雖不能至,吾心嚮往之”。這時候,道德境界的人反而容易產生憤憤之氣,喪失良好的心態。如果想要在道德境界上小有所成,養成平和的心態是境界擢升的底層基礎。

對於哲學境界的人而言,哲學境界也稱天地境界,宇宙洪荒都在心中,這種境界的人往往已經超越社會整體的道德價值。那麼,對於這個境界的人而言,天地自然以樸素爲美,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心態已經超越了人性的狹隘,所謂的平和與不平和這回事,大概已經不存在了。

如此來看,我對頭條問題的結論是,人生境界與心態平和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關聯。只要一個人的基本需求與內在慾望之間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時,這個人的心態就是平和的,這種心態可以存在於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之上。

君子之樂與小民之樂,均爲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