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隨着美海軍軍力的日益強盛,開始了對日軍進行戰略反攻,一系列的攻城略地之後,日軍首相東條英機所在的內閣被迫下臺,此時的日軍士氣低落,急需要一場大勝來挽回自己的士氣。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被擺上了桌面這就是日本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富武所提出的“捷”號戰鬥計劃。
在這個戰鬥計劃中有四個戰鬥方案:
第一個方案,保衛菲律賓羣島。
第二方案,保證對中國臺灣的控制。
第三個方案,對象是琉球羣島。
第四個方案,對千島羣島的控制。
豐田富武認爲,日軍想要取得大的勝利就必須要與美軍進行海上決戰,這是一個十分激進的軍國主義分子,他根本就不清楚日軍和美軍對抗的不僅僅是軍力,同時對抗的還有國力。在這種思想的帶動下,萊特灣海戰隨即爆發。
爲了打贏這次海戰,日軍出動了四艘航母,九艘戰列艦,十九艘巡洋艦和三十四艘驅逐艦,另外還有約七百架飛機,兩百架左右的艦載機和五百架左右的基地飛機。
但是國力強的美國出動的航母數量是日本的八到九倍,飛機是日軍的兩倍多,各類艦艇加起來一共兩百多艘。
儘管雙方的差距很大,但是在豐田富武看來,日本有戰略和戰術上的優勢,實力上的差距完全可以用其他方面的優勢補齊,日軍依然有勝利的把握,豐田富武非常的自信。
隨着美軍在麥克阿瑟的帶領下在菲律賓登陸,美軍與日軍之間的萊特灣海戰隨即爆發。在此之前,美軍也想到了臺灣的飛機會對菲律賓登陸造成影響,於是就率先的排除航母艦載的轟炸機編隊開始對日軍停留在臺灣機場上的飛機進行定點清除,三天的時間裏,日軍損失了六百多架飛機,日本海軍幾乎暴露在了美軍的航空火力之下。
有了重大損失的日本當然很不甘心,在美軍登陸後,讓己方的艦隊對萊特灣進行夾擊,但是,出戰依然很不順利,日方有慄田健男指揮的艦隊被美軍的潛艇發現了,在潛艇的攻擊下,這支由三十艘軍艦組成的艦隊還沒等參戰就折損了三艘。
後來,雙方海上對戰,因爲日軍飛機數量的不足,美軍對日軍艦隊進行轟炸的時候,日軍正想着怎樣炸沉美軍的航母。因爲雙方對此次戰鬥都有錯誤的估計,所以美軍損失了一艘航母,日軍的三艘重巡洋艦受到了重創。
每次戰役都有那麼一個高潮,這次也是一樣,要說這次戰役的高潮那一定是答蘇里高海峽戰鬥。美軍以一艘魚雷艇爲代價,擊沉了日軍的兩艘戰列艦,一艘重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另外還有多艘艦艇受損。
雙方的兵力相差很大,最主要的是,日軍的軍艦因爲國內生產力低下的緣故,沒有辦法得到補充,這纔是最關鍵的,日劇興沖沖的說要與對手決戰,結果是對手打完一艘補一艘,自己是打完一艘沒一艘,這不僅僅是戰術上的不對等,同時在國力與戰略上也不對等。
自從山本五十六死後,日海軍失去了一個對美國有正確判斷的人,加上日軍浮躁的軍國主義挑動,很多人都有着一種,要麼贏,要麼死的心態去打仗,贏和死之間,所有人想得都是贏,而日本軍國主義想的是自己肯定贏,根本沒想過死,在國力面前,無論是贏還是死,都沒有任何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