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武漢,公共衛生干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比如戴口罩,跟蹤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廣泛測試,保持社交距離,集中隔離,早期治療,幫助醫護人員提供PPE,(現在美國很大的問題是PPE不夠,所以還需要很多的幫助),還有廣泛測試,現在主要是核酸測試,抗體測試剛剛開始。封城以後,方艙醫院建立之前,估計出的R值在1.25,一個人差不多會感染一個人,所以說明“社交距離”確實幫助R值降低很多,但還不夠。

專題:《科學大家》聚焦新型冠狀病毒

實時疫情入口 

出品:新浪科技《科學大家》、未來論壇

演講嘉賓:林希虹 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系和統計系教授、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COVID-19是全球大流行。同一天,Dr。 Fauci(美國國立衛生院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在美國的衆議院監督與改革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COVID-19的死亡率比流感高出10倍,所以這是對公共衛生很大的挑戰。

3月初的這段時間,美國的股市振盪,大幅度下滑。它的影響不僅僅是在經濟方面,對科學研究領域也有很大影響,現在幾乎所有大、小會議全部被取消。我們許多人從3月15日左右都待在家裏,工作也在家裏。

美國失業率從3月下旬起比往年高出很多很多倍,和美國前20年的失業率比起來要高出很多。這對整個國家、對世界的影響非常非常的大。

上圖是到4月22日全世界被COVID-19感染的人數,全球被感染總人數約270萬其中美國大概佔三分之一。可以看到歐洲很多國家—英國、西班牙、意大利—的感染人數都還是很高的。

左邊圖顯示的是美國到4月23日被感染的總人數,右邊的圖是每天新感染的人數,可以看到3月底之前新感染人數的增長是指數級的增長。4月初的時候,差不多就是平的了。在過去幾個星期裏,美國各個州都實行了“社交距離的防禦措施”,能夠看到“社交距離防禦措施”還是非常有效的,起碼控制到不是指數增長。現在美國平均每天被感染人數大概是3萬左右。

截止4月23日全世界總共死亡人數大概19萬。左邊的圖是每個國家的死亡人數,可以看到美國每天的死亡人數和其他國家相比更高一些,現在平均每天有大約2000人死亡,其次是英國。中國現在已經控制的很好了,但是在西方國家來講還是非常大的挑戰。右邊這張圖是幾個大城市的死亡人數,可以看到紐約州的死亡人數和美國其他州相比是最高的,其次是新澤西州。麻州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居於美國的第三位。那波里是意大利的一個城市,他們的死亡人數也是比較高的。

從前面的幾個事實可以看到,COVID-19對世界各國的影響非常大,所以現在一個很緊迫的任務就是,怎麼能夠控制COVID-19的傳播,並且能夠減少死亡。分析武漢的數據,從中能夠得到一些經驗,會對世界各地都有幫助。我們分析了武漢32000人的數據,爲什麼這麼做呢?從數據中會學到很多東西,這些經驗是有實踐基礎的,會對世界有較大的幫助。

我們的主要目的是什麼?首先,想從分析武漢數據中能夠知道武漢的經驗,尤其是控制COVID-19爆發的經驗;還想知道什麼東西是有效的,什麼東西是沒有用的;並且瞭解主要經驗是什麼,什麼東西應該優先考慮。

我們在2月下旬的時候和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的同濟公共衛生學院老師一起合作開始分析武漢的數據。當時我們分析了26000人,分析完成以後,在3月6號把這篇文章放到MedRxiv上,這個文章在世界各地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右邊是它的數據,從3月6號以後,總共有11萬人閱讀文章摘要,PDF文章被下載4萬多次。

這份工作是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公共衛生學院的許多老師合作的結果,他們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因爲很多老師當時還在居家隔離,還不在武漢,所以能夠在這麼快的時間(這篇文章從分析到寫完總共10多天的時間)完成這篇文章,非常感謝他們的幫助,尤其是潘安老師,王超龍老師、劉莉老師、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鄔堂春老師、生物統計系和流行病學系的系主任魏晟老師,非常感謝這些老師們非常努力的工作,使這篇文章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當時的目的是希望從中學到的知識能夠幫助美國和世界上其他各個國家。

名字標註爲藍色的這幾位老師都是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校友。這篇文章4月10日在JAMA在線發表兩週不到的時間,已經差不多有9萬多的閱讀量。就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來看,在1400萬的文章裏,這篇文章的排名在前0.01%,所以很多人都看了這篇文章。 我們很高興這篇文章能夠對世界各地的研究工作者,對世界各地的決策者有一些幫助。

武漢的經驗對世界各地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4月17日,我在英國議會科技和技術委員會組織的一個舉證會中介紹了我們武漢研究的分析結果,還有從中學到的一些經驗。當時有8位議員參加了這個會議,還有其他的一些在歐洲的同仁們也參加了這個舉證會。

這大概是最重要的一張幻燈片。當時這個數據分析的時候是用2月18日之前的數據,我們將武漢數據從1月1日到2月18日分成了四個階段。1月23日,封城之前,我們分析了它的R值(R值是表示一個病人能夠平均感染幾個人,R值越高說明它的感染人數越多)。

在封城以前, R值我們估計出來是3.88人。1月23號到2月1號(2月1日方艙醫院建立完成)這一段時間封城,大家居家隔離,這時候R值降了很多,降到1.25。這就說明“社交隔離防禦”還是很有幫助的,但是此時R值還比1大,比1大爲什麼就不好了呢?因爲這就說明一個病人至少會感染一個人。如果要完全控制感染的話,需要R值要降的越低越好,降到0最好。方艙醫院建立以後這個R值比1小很多,我們當時估計是0.3,而且被感染人數也非常快的降低。

武漢市在中國的中部,它總共有1100萬人口,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城市。這張圖的背後是長江,長江穿過了武漢。武漢東湖非常著名,每年3月武漢的櫻花開放,非常漂亮。故事發生在去年12月8日,第一個COVID-19的病例在華南海鮮市場附近被發現,這個海鮮市場在1月1日被關閉。

我們當時在預印本中把數據,都是按照標誌性的事件,分成了四個階段。1月11日中國春運開始,所以這段時間裏有非常大的人口流動。1月20日鍾南山院士作爲專家團隊的首席成員訪問了武漢,他們確認了這個傳染是“人傳人的”。李蘭娟院士也在專家團隊裏,她建議武漢封城,這是武漢歷史上第一次,武漢市民作出了非常大的犧牲。1月23日,武漢封城,所有火車、飛機都停止了,武漢的市內也進行交通管制。

在1月份那段時間有非常多的病人,這些病人因爲醫療系統沒有足夠多的醫生和病牀,而無法得到及時治療,這就導致了很多病人需要幫助。爲了幫助這些病人,在2月1日、2月2日左右,共有16個像方艙醫院的戰地醫院迅速建立起來,這包括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兩個新的醫院,還把一些展覽館、體育館很快的變成了方艙醫院,這是武漢非常好的創舉。方艙醫院用來治療早期病人,把方艙醫院以外不少的旅館和大學宿舍用來隔離那些有症狀的人和密切接觸者。大概有3萬多外地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並且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都捐贈了很多物資幫助武漢。

這個是估計的R值,在預印本中我們分析了2月18日前的數據,我們把1月1日到2月18日分成四個階段,1月23日封城前是一個階段,這個階段裏面是沒有公共衛生干預的,那時候的R值估計在3.8左右。1月23日到2月1日,是封城和居家隔離階段,這時候R值估計在1.2左右。方艙醫院建立起來以後感染人數很快下降,這時候R值比1小,但是真正控制傳染R值越小越好,最好到0。

做分析時候需要一些假設,我們模型建立的時候,用的潛伏期大概5.2天,感染期2.3天,我們假設了確診病人和沒有確診病人在初期的時候是相等的,然後做了9個不同的敏感分析,結論是一樣的。

這是用第一、第二階段分析。第一、第二階段是沒有公共衛生干預的,這時候R值很高,一個人差不多可以傳染4個人,所以新冠肺炎的傳染性是非常高的疾病。這個藍線是說如果沒有公共衛生干預,有多少人被感染,可以看到感染人數是指數級上升的。

封城以後,方艙醫院建立之前,估計出的R值在1.25,一個人差不多會感染一個人,所以說明“社交距離”確實幫助R值降低很多,但還不夠。藍線是如果“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繼續持續,感染人數預估曲線,不會像 1月23日前沒有公共衛生干預時漲的那麼快。

做研究分析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結果是不是能夠在其他的國家被重複。根據武漢的結果來看,用社交距離能夠降低R值,但是降低以後R值在1左右徘徊。後來許多國家的結果都和這個差不多。

意大利從3月16日封城,從上圖可以看到封城以後R值在1左右徘徊了大概一個月,和武漢的結果是差不多的。武漢市當時“社交隔離防禦”持續了一週半左右,武漢意識到僅僅社區隔離防禦是不夠的,然後採取了“集中隔離”,下面會講到“集中隔離”是怎麼做的。

德國的數據和意大利的數據結果差不多,他們封鎖也是在3月23日左右,之後R值差不多在1左右徘徊,說明這種社交距離的干預措施非常有幫助,能夠降低R值,但還是不能夠把R值降到比1小很多。

武漢抗疫啓迪一:居家隔離

社交距離干預確實很有幫助,能夠幫助把曲線變平,但是不夠的。社交距離干預能夠幫助阻斷社區的傳染,家庭和家庭之間的傳染。但是新冠肺炎很大一部分傳染是家庭內部的傳染,國際衛生組織和中國的合作的報告二月時估計多於50%的傳染都是家庭內部傳染。家庭內部如果有一個家庭成員被感染會影響其他家庭成員,並且家庭成員被感染後還會影響到社區其他的成員。當時封城以後,感染的病人因爲沒有交通工具,所以他們當時看病是有一些困難。交通管制和社交距離干預措施能夠幫助R值降很多,從快到4降到1左右,但還不夠,R值降爲0才能夠說沒有人被感染。

家庭內部感染不僅在武漢被發現,在西方國家也是被發現。3月18日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報道了一個家庭內部有7位家族成員都被感染了,其中4位去世了。所以這說明除了要防止社區傳染還要防止家庭內部的傳染。

這就是講到了集中隔離,2月1日方艙醫院建立之後實行了集中隔離,這之後R值就降了很多。當時我們在預印本中,用2月9日前的數據建立模型,預測了2月9日到2月18日的數據,就是圖中藍色的部分。可以看到,這個預測和實際觀測數據很接近,說明這個預測模型還是挺好的,這個R值降很多,大概0.3左右。

後來我們在JAMA這篇文章裏,我們用了32000人的數據(一直到3月8日的數據)。

上圖是每天的新病人的數據,新病人的數據從2月1號後一直都在下降。

上圖是用連續曲線來估計了R值。可以看到方艙醫院建立以後,R值一直在往下降,到3月8日R值爲0.1,已經快到0了。

在控制傳染病的時候,隔離是很重要的,隔離包括了兩部分,一是隔離被感染的人,並且給他們提供醫療治療,二是隔離有症狀的人和密切接觸者。如果要想控制傳染病的傳染,首先就要能夠降低每天新感染人數。怎麼降低新感染人數?就要發現傳染源在哪裏並控制傳染源,傳染源就是被感染的人。

左邊圖是用社區隔離模式,社區隔離對疫情控制有幫助,比如這裏有三個社區,綠色這些點是沒有被感染的人,藍色的是被感染人的家族成員和密切接觸者,紅色點是被感染人。從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看到一個感染者可以感染他的家族成員和他的密切接觸者。怎麼讓家族成員不被感染,如果把這個感染源從社區裏隔離出來,像右邊這張圖,把這個紅點隔離出來,感染者不在社區裏,他的家族成員就不會被感染。這個道理是挺簡單,但是關鍵是要找到感染源,然後隔離,這樣新感染人數就會降低,傳染病的傳播就可以控制了。

武漢集中隔離是怎麼做的呢?就是把人分爲四組,第一組是確診病人。在武漢的數據我們分析的時候只是確診的病人,確診病人的定義是指核酸測試是陽性,並且有症狀的人。這些確診病人都被隔離在方艙醫院,輕症的病人也轉移到方艙醫院。如果有任何一個輕症病人變成重症,就馬上轉移到正規的醫院,在ICU(重症病區)裏接受治療。在方艙醫院裏面也有很多醫生,因爲這裏主要是輕症病人,所以病人和醫生的比例可以高一些的。

第二組是有症狀的疑似病人,他們不一定有核酸測試,因爲1月份的時候測試的試劑盒是不夠的。有症狀的人需要先隔離起來,一般是在旅館裏隔離,旅館裏也有醫護工作者,如果任何一個人檢測核酸檢測爲陽性,就會轉移到方艙醫院。

第三組人是發燒的病人,也是在旅館裏隔離,如果核酸檢測爲陽性,並且有症狀也是轉移到方艙醫院。

第四組人是和感染者有密切接觸的人,他們也是在旅館或者大學宿舍裏隔離,如果核酸檢測爲陽性並且有症狀也轉移到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設在體育館裏,人與人之間還是有接觸的。爲什麼呢?因爲大家都被感染了,所以不用太擔心交叉感染。但其他人,包括那些有症狀的人還有密切接觸者,他們有的被感染了,有的沒有被感染,所以他們不能在一起,他們隔離在旅館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並且有自己的廁所,孩子們會和家長在一起,中央空調關閉,目的就是防止交叉感染。

在這段時間除了這四組人,其他人怎麼樣了呢?其他人他們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居家隔離。並且武漢的交通管制還是持續的。爲了幫助居家隔離的人如果有症狀要去住院,武漢市提供了交通工具幫助他們去醫院。爲保障大家的生活需求,武漢提供了一些社區的幫助,幫助大家買菜,並且控制每週每個家庭成員能夠出去買菜的次數。

武漢抗疫啓迪二:集中隔離

武漢的公共衛生防禦措施裏面,除了保持社交距離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集中隔離,加入集中隔離很快的控制了疫情。社交距離把曲線變平,加上集中隔離把曲線彎了下來,讓R值大大小於了1。剛纔講到社交距離能夠幫助阻斷社區的傳染,就是家庭和家庭之間的傳染。

集中隔離的好處是幫助阻斷家庭內部的感染。所以可以看到這兩個措施是相輔相成的,能夠防止被感染者感染其他人,同時因爲輕症病人都住到方艙醫院,這樣他們能夠比較早的得到治療,因爲方艙醫院有醫護人員,他們可以觀查這些輕症患者,如果有誰轉成重症,馬上轉移到ICU,上呼吸機,這樣可以減少死亡。還能幫助減少醫療負擔,比如ICU負擔、PPE的負擔(PPE就是醫護人員穿的防護設備)。

武漢抗疫啓迪三:爲醫護人員提供足夠的防護和後勤保障

除了爲醫護人員提供足夠的防護設備,武漢還做的一件很好的事幫助了醫護人員。當時很多旅館都空了,而醫護人員如果回家的話,他有可能會感染家庭成員,所以武漢讓醫護人員住在旅館,這樣可以防止家庭成員的感染。

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根據3月21日新聞消息,費城也把旅館提供給醫護人員,可以讓他們休息,並且幫助他們的家庭成員。現在,美國的不少城市也都這樣做了。

我們分析的數據是武漢CDC的數據,只有確診的病人。這些確診病人的定義是,這些病人的核酸測試爲陽性,並且有症狀。我們當時估計了一下沒有症狀的人會有多少,我們估計在每一天新的病人裏有60%的人是沒有症狀的,或者非常輕的症狀,所以他們沒有被隔離在方艙醫院裏。

武漢抗疫啓迪四:提高檢測能力

根據武漢的數據估計,我們的模型估計大概至少60%的每天新感染的人是沒有被診斷的無症狀者,他們可能還會感染其他人。無症狀者,現在也是武漢和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當時檢測的能力不夠,如果能夠提高檢測率,讓更多人檢測,這樣可以幫助早期診斷。由於檢測能力不夠所以需要決定優先性,來決定誰先檢測、誰後檢測。在檢測能力不夠的時候,怎麼能決定優先性呢,當時是有症狀的人優先測,在2月17日到19日,讓社區工作者逐家逐戶問是否有發燒、咳嗽的症狀,有症狀的人可以優先測,和感染者密切接觸的人也可以優先測。

Broad 研究所是哈佛和MIT合辦的基因研究所(它的所長是Eric Lander),它上一兩個禮拜每天大概能測四千人左右,現在這個人數還會再往上漲。

武漢抗疫啓迪五:積極應對,採取多種措施

爲了防禦和控制新冠肺炎流行需要有6項措施。第一個措施是戴口罩;第二個措施是確診者的軌跡追蹤,找到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第三個措施是廣泛測試;第四個措施是保持社交距離,比如居家隔離;第五個措施是集中隔離;第六個措施,感染者需要儘早治療。要控制疫情爆發需要以上六點。沒有哪一個比另外一個重要,而是這六點都很重要。

從武漢的這些數據裏我們看一下流行病的分析。

這張圖是感染率,感染率分成五個階段,封城前和方艙醫院建立之前,老人的感染率比年輕人高很多。方艙醫院建立以後,還是老人感染率比較高,所以老人是高危人羣。

這張圖比較了感染率在男性、女性的比例,感染率是差不多的。醫護工作者(紫色)在封城以前和方艙醫院建立以前,他們的感染率比民衆高很多。因爲他們在封城以前還沒有意識到是“人傳人”的時候,而且開始的時候PPE(防護設備)也是不夠的。這個分析是當時武漢本地的醫護工作者。方艙醫院建立以後,尤其是第五階段,醫護人員的感染率和民衆的感染率是差不多的。有3萬外地醫護工作者支援武漢,他們都保護的很好,幾乎沒有被感染,所以PPE的防護非常重要。

如果看孩子們的感染率要比成人感染率低非常多。但如果看紅色的柱圖,可以看到,隨着時間推移,孩子們的感染率是上漲的。新生嬰兒的感染率比其他孩子高很多。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新生嬰兒免疫力沒有那麼好,所以他們的感染率要高一些。

武漢抗疫啓迪六:保護高危人羣

這些分析中說明有四個高危人羣需要保護,一是醫務工作者,他們沒有PPE保護的情況下感染率比民衆高很多。二是老年人羣,他們的感染率比年輕人高很多。三是家庭成員和密切接觸者的感染率也高很多。四是低收入家庭,在美國的話還有少數族類,像黑人和西班牙裔,他們的感染率比其他種族高一些,還有低收入人羣感染率高一些,他們的居住條件差一點,居家隔離比較困難,比較容易被感染。

武漢抗疫啓迪七:保護醫護人員,給他們提供全套的PPE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啓迪,就是要保護醫護人員,要給他們提供全套的PPE。當時我作了兩個講座,一個講座是3月13日,在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有600-700參加,一個是3月20日在Broad 研究所,有1000多人蔘加。3月13日的講座中,我介紹了武漢的數據分析結果,比如說醫護人員的感染率比民衆高很多。我當時展示了兩張圖,一個是3月10日ABC新聞上的一張圖,醫護人員正在把一個病人裝到救護車上。那張圖可以看到醫護人員沒有用全部保護的防護服,沒有帽子,也沒有護目鏡。另一張圖是中國醫護人員的保護。還有一張ppt是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幾乎無人感染。所以當時我指出,美國醫護人員的保護不夠。

當時我也沒有想到,那三張圖被特別廣泛的傳播,尤其是在醫護人員當中。在之後的一週,醫護人員的PPE的缺乏在美國引起了全國的重視。在3月16日,星期一,一些醫護人員發起了給醫護人員提供PPE的請願書,這個請願書在兩天的時間內就有一百萬的人簽字。我當時也沒想到我的三張圖會引起這麼多的關注,並且我收到了非常多的電子郵件,很多郵件都是醫護人員發來的,很榮幸這三張圖對醫護人員有一些幫助。她們在網頁上呼籲全國幫助醫護人員提供PPE,口罩,從頭到尾的保護服,護目鏡、面罩,帽子,還有要戴兩層手套。

現在美國還是很缺乏PPE的,還需要很多幫助。當時有醫生跟我講,除了PPE,還需要幫助培訓他們把PPE穿好。比如戴口罩看起來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怎麼戴對了還是需要一些培訓的。當時支援武漢的醫生受到了很多這方面的培訓,這是很重要的。當時美國另外一個學校的一位醫生寫email給我,他說當時在埃博拉發生的時候,怎麼幫助醫生把PPE穿好、脫下都是很重要的。現在在美國,不僅是美國,在很多國家PPE還是非常缺乏,確實需要幫助。

當時我講了武漢的一些經驗,就是把病人隔離在方艙醫院,還有提供宿舍給有症狀的人。在後面幾周的時間,不少學校都把宿舍提供出來,比如Tufts大學,波士頓在4月8日在波士頓的會議中心也建立了方艙醫院,紐約還有美國各地在3月下旬和4月初都建了很多的方艙醫院。

上圖是重症者的結果,在1月23日以前,嚴重的人數百分比會很高,但是在方艙醫院建立以後,輕症的百分比就比重症的高很多。

主要回歸分析結果是重症者和年齡有關,年紀越大的人變成重症的可能性越大,死亡可能性也越大,所以一定儘量預防不要讓病人變成重症。老年人和20歲到40歲的人比,變重症的可能大3到6倍,統計非常顯著。 婦女比男性變重症的可能性要低,相對風險性(RR)是0.9,統計顯著。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女性的吸菸者比男性少。醫護工作人員和普通公衆比,重症率沒有太大區別。

武漢抗疫啓迪八:早診斷、早治療

武漢抗疫啓迪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早診斷、早治療,幫助這些早期輕症者不變成重症,變成重症以後,他們的症狀就像ARDS,可能會導致患者的死亡,所以要早期預防,這樣可以減低死亡率。老人和醫護工作者,他們是高危人羣,需要提前測試和早期診斷。

大家都知道3月10日,所有的方艙醫院關閉,所有的病人清零。所以武漢確實非常不容易。3月18日,在湖北已經沒有確診病例。在抗擊疫情的這段時間裏武漢的市民,還有本地的醫護工作者,還有外地去武漢支援的醫護工作者,他們作出了非常大的犧牲,非常多的努力,他們真的很不容易,確實是大家的英雄。

武漢現階段的重點

武漢在4月8日已經有兩週時間沒有確診病例,開始開放對外交通。現在有幾點需要注意,一個是防止第二次爆發,很重要的一點是怎麼發現無症狀者,並且隔離這些無症狀者,因爲這些無症狀者沒有症狀,所以更難發現,所以怎麼能夠做更廣泛的測試是要考慮的。

現在有兩種測試方法,一個是核酸測試,一個是抗體測試,這兩個測的是不一樣的東西。核酸測試是看一個人現在是不是被感染,抗體測試比如IgG、IgM測試,它是告訴一個人在過去是不是被感染過,但不告訴這個人是否現在被感染。如果一個人現在被感染去做抗體測試,測試結果可能是不準確的。如果一個人有抗體,並不是說這個人就一定免疫了,有抗體和免疫不一定相等。還要做更多的研究。現在要做血清學流行病研究也是很重要的,這能幫助估計在人羣裏有多少人有抗體。

在西方國家還是有很多人被感染,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是怎麼能夠阻止疫情,減少新的被感染人數。重要的就是公共衛生干預,尤其現在沒有疫苗、沒有有效治療方法,公共衛生干預非常重要。

在武漢,公共衛生干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比如戴口罩,跟蹤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廣泛測試,保持社交距離,集中隔離,早期治療,幫助醫護人員提供PPE,(現在美國很大的問題是PPE不夠,所以還需要很多的幫助),還有廣泛測試,現在主要是核酸測試,抗體測試剛剛開始。現在不只是測試能力,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拭子不夠,在美國很多地方檢測用的拭子不夠,需要幫助。要全民測試的話研究能不能有更好的方法,現在我們也在考慮把樣本拼在一次然後做測試,這樣可能能夠幫助解決測試能力不夠的問題,還有給醫護人員提供免費旅館住。

同時,公衆的教育很重要,尤其是在世界各個國家,讓公衆知道和了解研究得到的知識,然後能夠做出好的決定,幫助他們自己、幫助他們的家庭成員、幫助他們的社區。每個國家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一個國家的成功措施,在另一個國家不一定能夠成功,因爲每個國家的國情,文化和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很多時是不能直接複製。

每個國家可以從武漢的經驗中看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鑑,根據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來建立起一套適用於自己國家的方案,具體的調整和改變需要根據各國的不同情況來做,我們需要尊重各個國家的國情和文化。防疫措施的實施包括公共衛生干預的實施,和醫院的、社會的實施。

武漢的這些防疫經驗對各國來講都很有意義,讓各國不是從零開始。如果說抗疫只有一個關鍵,這個關鍵點是什麼?就是我們需要團結起來,每個人都是這個團隊的成員,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共同的工作,需要多方參與,來幫助控制這個疾病,包括政府、國際組織,比如國際衛生組織,還有學術界、工業界、社區、民衆,確實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能夠幫助世界各地控制COVID-19的傳播,拯救生命,儘快迴歸正常生活。

(注:本文根據林希虹教授在《理解未來》科學講座:病毒與人類健康-專題科普”第八期演講整理而來,有刪減, PPT圖片由講者提供,未經允許不得使用)

推薦

《科學大家》欄目精彩文章彙總

《科學大家》專欄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稿請註明姓名、單位、職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