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之,記敘性文章的閱讀主要就是以文本信息爲核心展開的提取、關聯、整合的思維加工活動,中小學生可以通過立足文本、整合生活、建立關聯,推進對這類文章的理解。基於上文對影響記敘性文章閱讀關鍵因素和思維加工方式的分析,結合中小學生閱讀的特點,可以將對信息的提取、關聯、整合具體化爲三種閱讀的方法。

引自木鐸語文



作者簡介

【專題】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李英傑

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方向

博士生

【專題】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王紅梅

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方向

碩士生

【專題】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木 語 按

記敘性文章是中小學生課內閱讀的主要體裁,讀好記敘性文章是中小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要目標。記敘性文章常常伴隨着情感的複雜變化、主旨的深層隱藏、生活的參與理解、思維的多重呈現等。閱讀記敘性文章有三種基本方法:一是立足文本,有效提取關鍵信息;二是整合經驗,形成文本具體理解;三是建立關聯,推進文本閱讀深度。

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文/李英傑 王紅梅

記敘性文章是中小學生課內閱讀的主要體裁。各個版本的語文教材選文都以記敘性文章爲主。讀好記敘性文章是中小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要目標。《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在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標準中就涉及童話、寓言和故事,這些都屬於記敘性文章;在小學中高年級的閱讀標準中更是明確提出了敘事性作品閱讀的要求;在初中階段,則進一步規定了記敘性文章寫作的要求。

記敘性文章常常伴隨着情感的複雜變化、主旨的深層隱藏、生活的參與理解、思維的多重呈現等。面對如此內涵豐富的文章,如何有效展開閱讀?本文從分析影響記敘性文章閱讀的關鍵因素入手,提出閱讀這類文章的三種基本方法——立足文本、整合生活、建立關聯,以期幫助中小學生提高閱讀記敘性文章的能力。

1

影響記敘性文章閱讀的關鍵因素

【專題】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閱讀是讀者跟文本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一個動態的過程。要實現讀者與文本的相互作用,文本信息(語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中介和途徑;要完成意義的建構,讀者主動的同化、順應、重組文本信息是必不可少的過程。由此,閱讀的過程就是以文本信息加工爲核心展開的、讀者主動建構意義的思維過程。對文本信息的加工程度成爲影響記敘性文章閱讀的關鍵因素。

PISA在其評價報告中曾列出影響閱讀任務難度的因素分析,具體見表1。從中不難看出,信息是影響不同種類閱讀任務難度的共同因素。並且,PISA在表格中反覆強調的是信息的數量、排列方式、明確程度、複雜程度等因素。由此可見,文本信息的特徵是影響讀者信息加工的基礎因素。

【專題】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爲了更好地對已經提取的信息進行復雜加工,需要將文本信息與讀者的已有經驗(包括直接生活經驗和間接閱讀經驗等),進行充分的關聯。因此,影響記敘性文章閱讀的又一關鍵因素是讀者對文本內容的熟悉程度,或者說自身已有經驗的豐富程度。這一點,在 PISA 的表格中體現爲:對背景的熟悉程度。信息的加工是一個複雜的思維過程。PISA在影響每一項閱讀能力的因素分析中都把“要滿足的條件”或者“解釋、反思的類型”放在比較靠前的位置,也就是把信息加工的複雜程度放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對信息的篩選提取、關聯比較、整合反思,不同的加工要求本身就是影響記敘性文章閱讀的關鍵因素之一。

總之,文本信息的特徵、既有經驗的多寡、思維加工的複雜程度三個因素共同影響了記敘性文章的閱讀。

2

記敘性文章閱讀的思維方式

【專題】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閱讀推進的過程就是不斷加工信息的思維過程。在中小學生記敘性文章閱讀的過程中,提取、關聯、整合是最主要的思維加工方式。

記敘性文章一般追求生動、形象,在語言的運用上比較自由,內容的安排上往往包含大量的鋪陳,比如背景信息的交代介紹,環境的展開描寫,語言、動作、神態等的細緻描摹等。以蕭紅《祖父的園子》爲例,文中對花園進行了大量細緻的描摹,同時還敘述了“我”在花園中的諸多遊戲,“我”和祖父之間的對話。這些內容整合在一起,使得那些最重要、最關鍵的信息不是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而是隱含在衆多信息中的。從線性陳述的文字中發現、提取出最關鍵的信息,排除掉無關信息,是閱讀這類文章的一個主要思維方式。

記敘性文章往往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描述事件發展,間接或者含蓄地表達作者的觀點態度、價值取捨。以楊絳的《老王》爲例,作者敘述了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段,並沒有做任何價值評判,而是在字裏行間展現了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品質,表達了對老王的關心、同情與敬重,並隱含了對社會的反思。這類文章的深入閱讀需要透過字面意義看到文字中包含的深意,這就需要對所獲得的字面意義進行多個角度的關聯和比較,可以是與文本中其他信息、文本外的相關信息的關聯和比較,也可以是與讀者的已有經驗、生活實際等的關聯和比較。

【專題】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記敘性文章本身信息量比較大,其結構的安排往往是複雜的,包含的情感態度往往是變化的。這就要求讀者必須從整體上理解文本,切不可以偏概全、斷章取義。如《凡卡》一文,信的內容和對鄉下生活的回憶交織在一起。單獨看任何一段,都難以對凡卡的悲慘境地形成準確的理解。再如《阿長與<山海經>》一文,魯迅先生對長媽媽從“不大佩服”到“不耐煩”,後來又產生了“空前的敬意”以及“新的敬意”。這種剝筍似的描寫,必須從整體上進行把握,才能理解長媽媽雖然受到了封建迷信的毒害,卻又質樸、善良、慈愛。因此,在記敘性文章閱讀過程中,學生還需要對文章的信息進行有效地整合和概括,才能準確把握記敘性文章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情感或者作者創作的主要目的。

PISA、NAEP、PIRLs 等國際閱讀評價研究項目對閱讀能力的界定也都證明了閱讀過程中對信息的提取、關聯、整合決定了閱讀理解的深度。

3

記敘性文章閱讀的具體方法

【專題】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基於上文對影響記敘性文章閱讀關鍵因素和思維加工方式的分析,結合中小學生閱讀的特點,可以將對信息的提取、關聯、整合具體化爲三種閱讀的方法。

1.立足文本,有效提取關鍵信息

文本意識是中小學生閱讀的基礎能力。記敘性文章的有效閱讀,首先要培養學生關注文本的意識,通過認真閱讀文本,辨識文本中信息的不同重要程度,進而準確、完整地獲取文本中的關鍵信息。

一般來說,記敘類文本中的關鍵信息具有如下特徵:(1)反覆出現的信息。如《金色的腳印》一文中反覆出現的小狐狸“舔”正太郎的句子。(2)反常的用法,或者說與語言的本意有差異的用法。如《白衣天使》“他們是我的親人,我的兄弟”一句中“親人”“兄弟”兩個詞語。(3)細節的描摹性信息。如《醜小鴨》一課中的具體環境“空中是很冷的,雲塊沉重地載着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懸着”。(4)主旨的具體化信息。如《傣族潑水節》一課中“潑水節是傣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寄託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記敘類文本關鍵信息的提取看起來不難,但往往容易發生遺漏。因此,在提取的過程中應注意不斷進行自我檢查:還有沒有忽略的信息?

【專題】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2.整合經驗,形成文本具體理解

記敘性文章,特別是中小學生閱讀的記敘性文章,絕大部分都是寫人寫事的。這些文章本身就和學生的生活聯繫密切。聯繫生活經驗,包括學生的直接經驗,也包括間接經驗,可以使閱讀理解更加真實、具體,能喚起學生更多共鳴。

如閱讀《朱德的扁擔》,學生雖然沒有親身步行好幾十裏的經歷,但是如果能通過把好幾十裏轉換成操場的好幾十圈,就更容易理解挑糧工作的辛苦,進而理解朱德的品質。再如閱讀《鄧小平爺爺植樹》,整合學生去植樹的感受和體會,能更好地理解鄧爺爺植樹的辛苦和認真的態度。

因此,閱讀記敘性文章時,可以有意識地通過整合自身經驗推進對文章的理解。讀到和生活相關的內容,都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有過或者聽說過類似的經歷;還可以把自己當作文章的主人公,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是自己經歷文章中的事件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和想法?如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可以聯繫生活經驗想象,如果是自己在大年夜的晚上,獨自一個人穿着單薄的衣服,光着一隻腳走在大街上,會有什麼感受?會想些什麼?進而理解小女孩接下來在火光中的各種幻想。

【專題】怎樣閱讀記敘性文章


3.建立關聯,推進文本閱讀深度

所謂關聯,指的是建立信息之間的聯繫,使得文章中線性呈現的文字通過比較、整合形成立體的關係、結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爲兩個角度,一個是把具體化的信息整合爲概括性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屬於這個角度。另一個是把無關的信息建立成有關聯的信息結構,形成對文章內容的具體解釋就屬於這個角度。

對記敘性文章的概括性把握,要從理清課文內容層次入手:弄清文章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然後再進一步按照六要素——時間、地點、事件、起因、經過、結果進行概括,或分析作者寫的每一部分與中心思想的關係,釐清文章的順序和結構。

對記敘性文章的解釋,不僅包括對具體詞句的解釋,也包括對文中人物形象、事件、主要情節的解釋。因此,在關聯相關信息時,不僅要關注一篇文章中前後語句、情節的關聯,還要根據閱讀的需要建立文章與背景信息、相關資料、相關作品之間的關聯。通過建立這些關聯,有效地推進閱讀理解的深度。

如閱讀袁鷹的《白楊》,爲了更好地理解白楊樹適應性強的特點,可以將課文中對白楊樹的介紹和茅盾《白楊禮讚》中的相關內容進行關聯。爲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不僅可以建立文章中爸爸的話與孩子們“只知道”的兩處語句的關聯,還可以和作者創作的背景相關聯,和教材中的補充閱讀資料《帳篷》相關聯。再如閱讀法布爾的《蟬》,如果和法布爾的其他同類型作品建立關聯,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蟬》的語言表達特點。

總之,記敘性文章的閱讀主要就是以文本信息爲核心展開的提取、關聯、整合的思維加工活動,中小學生可以通過立足文本、整合生活、建立關聯,推進對這類文章的理解。

(原刊於《中國教師》2018/04(總第 299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