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沖泡時的致命漏洞,這個錯誤比坐杯更讓人觸不及防!

《1》

前幾天跟一位老姐姐聊天。

她說,我買的蝶戀花,確實有棗香,但是香氣很淡啊。

蝶戀花是明星產品了,排名一直處在銷售榜前三甲,怎麼可能香氣會淡呢?猜過去,又是沖泡的問題。

於是,跟這位老姐姐說,您是不是快出水啊?如果沒有快出水,悶泡的話,香氣會有損耗的哦。

姐姐立刻杜絕了我的這種想法:“是快出水啊,跟你教的方法一模一樣,水倒進去,馬上就出來的。”

呃,快出水,又是蝶戀花,怎麼會香氣淡呢?

滿頭霧水的村姑陳,發揮刑偵專業的精神——剝洋蔥,用排除法,繼續找問題。

向老姐姐提出了第二個問題:您是用的什麼茶具呀?

姐姐說,你介紹的白瓷蓋碗啊!

第三個問題出爐:”您用的是什麼水呢?”“農夫啊....”

老姐姐開始有點不耐煩了,估計心裏在想,你問了這麼多,究竟能不能幫我解決問題啊?

嗯,排除了水,排除了茶具,排除了出湯速度,接下來,還會有什麼原因影響茶湯的香氣濃度呢?

村姑陳有點黔驢技窮了。

一籌莫展之際,村姑陳咬咬牙,向老姐姐要求,把沖泡的視頻拍一個過來看看吧。

也許,看到案發現場,會更加地有靈感。

白茶沖泡時的致命漏洞,這個錯誤比坐杯更讓人觸不及防!

白茶沖泡時的致命漏洞,這個錯誤比坐杯更讓人觸不及防!

《2》

老姐姐蠻配合地,立馬拍了一個沖泡的視頻過來。

一看視頻,村姑陳便恍然大悟了。

在視頻裏,老姐姐熟練地燒水,注水,再慢條斯李地合蓋,讓茶靜置一會兒,再慢條斯李地出水。

這整個過程下來,從視頻的時長便可以看出,早就不止五秒了。

這所謂的快出水,老姐姐以爲的5秒出水,其實已經到20秒了哎~~

難怪,這茶泡得,香氣非常弱非常弱。

出水慢,茶葉悶在蓋碗裏面,長時間接觸熱水,持續在釋放香氣,這其中,如果蓋子沒合緊香氣自然就跑了,揮發了,等去聞蓋香的時候,還能殘留多少香氣在蓋子上呢?

很少了。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村姑陳認真地給老姐姐講解了快出水的具體方法,並拍了視頻給她看。

老姐姐終於了悟了。

白茶沖泡時的致命漏洞,這個錯誤比坐杯更讓人觸不及防!

白茶沖泡時的致命漏洞,這個錯誤比坐杯更讓人觸不及防!

《3》

五秒快出水,七秒出完水,這是快出水的標準。

但是,誰又會拿個計時器,巴巴地放在旁邊,嚴格按照時間計時出水呢?

除非是專業審評訓練,否則,實際生活中,沒幾個人會這麼幹。

於是乎,大家都認爲自己是嚴格按照村姑陳的要求“快出水”,卻其實,並沒有快,而是“慢”——沒有經歷過五秒七秒快出水,也沒有看過身邊的誰五秒七秒快出水,又不可能拿計時器在邊上計時,便盲目地以爲,自己這個速度,自己這個沒有耽擱的出水,便是“快出水”了。

這便是時下茶圈的通病:以爲自己在快出水,是標準的快出水,而其實,出水時間已經到了十幾秒二十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以爲是標準的泡茶方法,其實,一點也不標準。甚至,離標準還有一個“手速”的距離。

想象中的“快”,其實,是“慢”。

村姑陳覺得,爲了大家的健康着想,茶友們初學泡茶時,不妨把手機的計時器開起來,測一測自己的泡茶出水時間。

看一看,從水注入,到水倒乾淨,是五秒,還是七秒,抑或,是十幾二十秒,甚至三五十秒?

這樣標準地測試一次,纔可以知道自己真正的出水速度。

這樣,方纔可以找到快出水的標準時間,以及快出水的感覺。

在未來泡茶的時候,纔可以準確地把握到泡茶的出湯時間,不早,也不晚,把茶湯順順利利地衝出來。

不至於明明出了二十秒,還以爲自己是快出水。

這樣慢,泡出香氣不夠濃郁的茶湯,只是白白浪費了好茶。

白茶沖泡時的致命漏洞,這個錯誤比坐杯更讓人觸不及防!

白茶沖泡時的致命漏洞,這個錯誤比坐杯更讓人觸不及防!

《4》

快出水,是有指標的。

從水注入,到水開始倒出至公道杯,是五秒。從水注入,到水大部分倒乾淨,是七秒多一點。

當然,這是專業人士的指標。

如果是非專業人士,有難度的,可以適當放鬆尺度,把五秒,延到七秒,把七秒,延到九秒。

快出水的要領其實也很簡單,把水注入蓋碗,迅速合上蓋子,倒出蓋碗中的茶湯,便可。

要實現快出水,手法很重要,蓋碗的品質很重要(不好的蓋碗燙手),當然,更重要的,是茶具的擺放位置。

曾經看到一位茶友泡茶,公道杯在蓋碗的右手邊,距離蓋碗十五公分的距離。

而他,是右手泡茶,左手注水。

於是,便出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左手注水後,右手合上蓋子,端起蓋碗,再把蓋碗移到更右邊的茶盤上,對準放在那個位置的公道杯,才能出湯。

這個移動十五公分到公道杯的過程中,出水的速度,便慢了五六秒。

而移動時,如果手抬得不夠高,右手往右邊移的時候,很容易撞倒公道杯,萬一公道杯倒了,沒地方出湯,這泡茶便更加要長時間悶在蓋碗裏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泡茶時,所有茶具,都放在它該放的地方,公道杯在左,蓋碗在右,注水後,合上蓋子出湯,蓋碗端起來,出水口正好對着左邊的公道杯,只兩公分的距離,容易對準,容易出湯,不致於悶壞了好茶。

白茶沖泡時的致命漏洞,這個錯誤比坐杯更讓人觸不及防!

白茶沖泡時的致命漏洞,這個錯誤比坐杯更讓人觸不及防!

《5》

田伯光的快,是一把刀。

村姑陳的快,是一個蓋碗。

這世界上,有的時候,快不一定好,但是,要論泡茶的出湯,以我的經驗來說,對待內質豐富的高山茶,前四衝只有快出湯,才能釋放出它最原汁原味的本色。

慢了,坐杯了,便濃了,澀了。

唯有快出湯,才能顯現這高山茶空靈的底色來。

是三月林間的那一抹鶯啼。

是六月荷上的那一隻蜻蜓。

是皚皚白雪裏,那一枝猶沾新露的紅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