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作者:村姑陳

《1》

正是煩躁的夏日,望着窗外被日光曬得發白的風景,不由得打消了出門的念頭。

一位茶友發來信息說:前段時間買了一提(8餅)白茶餅,能不能寄回去?

寄回來?是要退貨嗎?村姑陳第一個冒出來的念頭便是如此。

茶友趕忙補充:“不是的,茶很好,只是一餅一餅的撬開,實在太麻煩了。

反正最後都要喝,不如請你撬開之後放在罐子裏。罐子和人工的運費由我來出,這樣可好?”

聽到這兒,想必有不少茶友一拍大腿,要說:有緣吶,這老兄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

確實,光聽茶友的一番描述,會覺得很是在理。

白茶餅也是茶,反正都要喝,自然是怎麼方便怎麼來。

若是選擇將茶餅一次性撬開,頂多在最開始的時候多費些功夫,在之後的每一次沖泡裏都能夠省下不少時間。

既然有更加便捷的方法,又何必繞彎路呢?

等等!茶友別忙着將自家的茶餅全部撬開。這麼做對茶葉的長久儲存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2》

將茶餅全部撬開儲存,真是一個好法子嗎?

不是!

白茶餅,是在白茶散茶的基礎上,經過蒸軟、包揉、壓餅、烘乾等步驟製作而成。

製作完成之後的白茶餅,一般呈現出圓餅狀。

一整塊白茶餅較大,若是要進行沖泡,需要先用茶刀或者茶針將白茶餅分成小塊。

在撬餅的過程中,茶友們會發現所撬下的茶餅,呈現出不規則的薄片狀。

當一整塊茶餅被全部撬開時,茶友們會發現除了較爲完整的餅茶薄片之外,還有些因爲茶葉乾燥而迸濺的碎茶。

被完全撬開的餅茶和原本一整塊的餅茶對比,兩者看起來體積懸殊頗大。

這是因爲在一整塊茶餅裏,茶葉和茶葉之間的距離固定。

而撬開之後的餅茶相較於完整的茶餅,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大大增加。

這也就意味着餅茶和空氣中水分以及異味接觸的幾率更大了。

就像是玻璃罐裝的柚子茶,每次消耗到約莫半罐的時候,便很容易變質。

理由同樣是內裏物質和空氣的接觸變多,故而內在物受到空氣中細菌污染的可能性也就要大許多。

也就是說,完全被撬開的白茶餅確實是要方便一些,但是增大了存茶的風險,所以並不利於儲存。

《3》

飲用餅茶的正確打開方式:喝多少撬多少

茶葉和空氣過多的接觸會增加茶葉存壞的風險,所以在撬茶的時候無需多撬,夠兩三次沖泡的量即可。

要是一次性撬的過多,又沒有儘快的將茶喝完,同樣會影響剩餘茶葉的品質。

撬開後的茶餅,除去每次沖泡的5克之外,剩餘的那些仍舊應該和較爲完整的茶餅放在一起,用餅紙包裹起來,並且放入短期存茶的鍍鋁膜牛皮餅袋中進行儲存。

若是長期不在飲用,還要將餅茶套上一層鋁袋、一層塑料袋,分別用繩子束緊,然後放進五層的瓦楞紙箱當中存放。

被撬開的茶餅,增加了茶葉和空氣之間的接觸面積,水汽和異味都更加容易侵入茶葉內部。

而有利於白茶陳化的茶香,卻被擴散到了空氣之中,不利於茶葉轉化。

誠然,在每次飲用餅茶之前都要撬餅,略微有些麻煩。

但是正是因爲茶餅之間相互抱團在一塊兒,纔有利於茶香的聚集。

並且,聚合在一塊兒的茶餅也有利於茶香將其包裹,共同抵禦外界對於白茶的打擾。

好比一塊完整的土豆不容易放壞,可要是將土豆切成絲之後,內部便完全的暴露在了空氣之中。

這時候便會發現土豆絲的顏色由漂亮的黃色逐漸變成了淺褐色,這就是被氧化的結果。

茶友們爲了更方便的喝茶,可以將撬茶用的茶刀和茶針放在茶筒當中,方便日常取用。

存茶取茶時,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效率,但這和偷懶可有着本質的區別。

前者是節省時間,而後者卻沒有分清權害利弊。

《4》

儘管並不建議大家將茶餅一次性撬開儲存,但還是有茶友不信邪的進行了嘗試。

一位嘗試過的茶友說:剛開始幾天進行沖泡的時候,全部撬開存在罐子裏的茶餅和隨撬隨喝的茶餅沒有什麼不同。

不論是在香氣還是在滋味上,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可是在將白茶全部撬開之後的三四天,茶友便逐漸感受到這時的茶湯與先前相比,湯水的醇厚感減弱了許多,就連香氣也變得微薄。

這便是全部撬開的茶餅,在儲存的過程中吸收了水汽,茶葉受潮影響茶湯的醇厚度。

甚至因爲茶餅被撬開,茶香更容易擴散到空氣中,喝茶的時候連香氣也變得不足。

這可是茶友們用好茶總結出來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就是爲了“後浪”能夠不再重蹈覆轍。

當然,也有些叛逆的茶友還是想要試一試。

這時候倒是可以建議茶友們仔細的進行包裝,在存茶極爲認真細緻的情況下,也能夠大大延長撬開茶餅的儲存時間。

要如何做呢?

舉例,在使用雙層馬口鐵茶葉罐儲存全部撬開的餅茶時,除了用一層食品級的塑料袋以及食品封口夾在罐子內部密封白茶之外,還可以用家家戶戶都會用到的保鮮膜覆蓋在茶葉罐的罐口。

這時再將第一層的蓋子蓋上,就會發現密封性牢靠了不少。

尤其,雙層馬口鐵是兩層的蓋子結構,所以在第二層的蓋子上也可以加上一層保鮮膜,之後再蓋上蓋子,起到一個雙重防護的作用。

保鮮膜本身具有一定的柔韌性,在開蓋的過程中不容易被損壞,所以能夠很好進行密封作用。

退一萬步來說,即使是反覆開合罐子導致保鮮膜破損,容易購買的保鮮膜也很方便茶友們自行更換。

不過畢竟是全部撬開的茶餅,如此防護仍舊不夠妥當。

所以在茶葉罐最外層的縫隙中,仍舊要用保鮮膜纏上幾層,並且套上塑料袋,這才能夠確保萬無一失。

以上,只是全撬開茶餅的包裝而已。

儲存茶葉的環境仍舊需要保持乾燥以及無異味,要是讓水汽入侵,照樣會對茶葉品質造成影響。

唯有細緻至此,才能夠令已經被撬開的茶餅能夠被儘量良好的儲存。

可是細緻至此,將茶葉包裹的層層疊疊反倒是要比喝多少撬多少茶餅要來得麻煩許多,這不是違背了喝茶餅時省事的初衷嗎?

反而是喫力不討好了!

《5》

行文至此,想來有不少茶友要抱怨:喝個茶而已,也太麻煩了吧。

又或許有茶友要提:我偏不信邪,就是要把茶餅全撬開之後,隨便放置。

那也拿茶友們毫無辦法,畢竟是自己茶的茶,要如何揉捏全憑茶友喜好。

只是自古好茶和方便難以兩全。

喝好茶,本就是精緻生活的標配。

好茶不比粗茶淡飯,隨便沖泡有個茶味即可。

好茶講究香清甘活,於是在沖泡的時候要講究方式方法,還要用好水好器相襯。

在儲存的時候,也經不起疏忽大意的存放,稍微受潮跑氣滋味就大不如前。

沒有喝不到的好茶,就怕沒有勤快的愛茶人。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