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0珠峯高程測量活動開始,海拔約5300米的珠峯二本營就變得人聲鼎沸、熱鬧異常,到處都可以看見隊員們奔波忙碌的身影。


前段時間,在二本營附近執行測量登山任務的隊員最多時有53人,他們的一日三餐,全靠劉澤旭帶着兩名藏族小夥一起張羅。


“讓大家喫飽了幹活兒”


每天清晨,劉澤旭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洗菜、切菜、配菜、炒菜,一日三餐成爲他每天的必修課。劉澤旭來自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以下稱國測一大隊,本職是車隊司機,但由於做得一手好菜,因此負責二本營的後勤保障。




自從到了二本營,廚房就成爲劉澤旭的“主戰場”,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裏度過的。在不足20平米的帳篷裏,大約佔據房間三分之一的空間是廚房,緊挨着廚房固定着幾張長方木桌,隊員們的一日三餐都在這裏。


身爲大廚,讓劉澤旭操心的事情很多。隊員們來自五湖四海,衆口難調,再豐盛的飯菜,喫上一兩個星期也會讓人厭煩。因此,劉澤旭在菜品上絞盡腦汁想辦法,努力做到每天菜譜不重樣,儘可能讓隊員們有食慾。


二本營的低溫容易使蔬菜凍壞腐爛,新鮮蔬菜幾天就會凍成冰疙瘩。因此,劉澤旭在室外用幾塊石板搭建了一個“天然冰箱”,保存肉類、蔬菜。在他的精心保護下,今年的食品保存效果很好,確保隊員們的蔬菜、肉類供應。


“我們配備的蔬菜大多爲白菜、洋蔥、土豆等耐久性強的蔬菜,這些物資都是兄弟們手提肩扛背上來的。”劉澤旭說,“現在,我就一門心思想着儘量讓大家喫好點,喫飽了纔有力氣幹活兒嘛!”


愛“小家”更愛“大家”


其實,和很多80後一樣,劉澤旭一直在尋找青春綻放的地方。


劉澤旭是“測三代”,爺爺、父親都是國測一大隊的測繪隊員,自己從小在國測一大隊的大院裏長大。原本,他應該在家庭的薰陶下“子承父業”。但是,劉澤旭不甘心,總想着去外邊闖一闖。


前些年,他從一個城市漂到另一個城市,幹過廚師、當過兵、學過財會,換了幾份不同的工作,但心裏總是空落落的。最後,他選擇了測繪,回到了國測一大隊。在這裏,他找到了青春的價值。他說,現在回想,這幾年的經歷也是一個尋找價值的心路歷程。


2003年,他開始一路尋夢。劉澤旭的第一站是北京,工作是廚師,願望是學點手藝。慢慢地,他有了收入,但總感覺生活不是腳踏實地的。


一年多後,他辭職入伍,成爲一名解放軍陸軍戰士。他直言自個兒生性“愛跑”,原本可以在老家附近的西安臨潼入伍,但他還是想去遠一點兒,最後選擇到了西藏拉薩,幹得還是老本行——炊事班。


退伍前夕,家人告訴他一個消息:“國測一大隊在招人。”


作爲一個從小聽爺爺講野外出測故事長大的孩子,他知道測繪是一個利國利民的職業。這一次,劉澤旭心動了。


他很忐忑地投了簡歷,沒多久,面試的通知來了。劉澤旭說,面試後,他一下子就覺得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真正回到了“家”。“男人的責任不僅僅是對美滿幸福的小家負責,也要對國家這個大家負責。”


三代人心中永遠的“痛”


可是,工作的苦超出了他的想象。


2009年,經過培訓和實習後,劉澤旭進入國測一大隊幹起了技術員,經常跑野外出測。幾年後,轉崗到車隊當司機。


有一次,劉澤旭在重慶深山執行測繪任務,連續幾天都要爬海拔2500米以上的大山。之後的工作更苦,山裏下起了凍雨,他在作業點堅守了5天5夜,餓了只能買老鄉家的白菜用清水煮開充飢。沒有暖氣,有時只能找了些廢紙箱墊在地上睡,一晚上被凍醒幾次是常事。這樣的苦,他都一笑而過。


“我不知道是什麼支撐着我們,可能是一種情懷吧。每天上班下班,一大隊的一棵樹、一棵草都會看在眼裏,就覺得這裏跟自己的家一樣。”劉澤旭說。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入隊快10年了。在外人看來,他的工作很“瀟灑”,常年跑野外,可以看到許多人看不到的風景。但劉澤旭心裏清楚,茫茫戈壁、雪域高原不只有壯美的景色,還有漫天的風沙和難以言表的苦楚。每年300多天野外出測,一個個精準的地理座標都是用腳步“走”出來的。


“奶奶去世時,父親在西藏出測。他接到電報時,老人已經火化了15天。雖然我當時很小,但這個事情依然記憶猶新。”劉澤旭說,父親出生時爺爺出測沒在身邊、自己出生時父親出測沒在身邊、大兒子出生時自己也是出測沒在身邊。沒能在孩子出生時、親人去世時守候在家人身邊,是他們三代測繪人心中永遠的“痛”。


2009年9月,劉澤旭在四川執行災後重建測繪保障任務,恰逢妻子臨產。由於任務重、人手緊,他毅然選擇留在測區繼續工作。一個星期後,兒子出生了,母子平安。


“在這關鍵時刻,你不回去陪妻子,就不怕被埋怨嗎?”同事問。


“作爲測繪隊員的妻子,她會理解我的。我也是測繪隊員的兒子,我出生時父親也遠在測區,我從來沒有怪過他,反而爲他自豪。”劉澤旭說。


2016年,劉澤旭上半年在浙江寧波出測、下半年在廣東深圳出差。那年8月是出測間隙,他難得在妻子身邊迎來了二兒子出生,了卻了心中多年的夙願。


“如今,大兒子已經快10歲了,二兒子快3歲,明顯感到大兒子跟我沒有二兒子親,如果不是媽媽讓叫爸爸,他從來不主動叫。”談及家庭,劉澤旭不禁有些凝噎。


有時候,他想起當年來回換工作的經歷,會不好意思地笑笑。但不管怎麼說,他感覺現在的自己是幸福的,因爲找到了一個願意奮鬥終身的職業。


現在,二本營上,漫天風沙,一羣身着國測一大隊隊服的年輕人,圍着測量儀器奉獻着青春。劉澤旭說:“進了一大隊才知道,有價值的生活很充實,有理想的人生很幸福。”


來源: 中國自然資源報


編輯: 錢招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