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一个务工人员在京昆高速的宁陕服务区病亡,病因是患上了出血热,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公众的担忧。人们纷纷表示,新冠病毒还没被完全控制住,又来一种病毒,这是怎么回事呢?不了解出血热的人会以为这是一种新病毒,必须指出的是,经过诊断该务工人员患上的流行性出血热,这种疾病是可防可控而且有疫苗的,因此大家都不必惊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必要对这种疾病进行了解。
首先说说流行性出血热,这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被定义为乙类传染病。同时这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简而言之就是这种病毒最早出现在自然界的动物身上,那么什么动物是天然寄主呢?答案是啮齿类动物。病毒学家曾在多种啮齿类动物的粪便、尿液中都检测到了汉坦病毒的存在,并且对该病毒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也是一种RNA病毒。幸运的是,这种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在加热或者75%的酒精条件下都能够将其杀死。
尽管汉坦病毒离开寄主后的生存能力并不高,但是它们的传播途径多样,这是使得这种疾病成为了许多国家重点的防控对象。作为汉坦病毒的天然寄主,啮齿类动物通常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等五种途径进行传播。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居住环境周围出现了携带汉坦病毒的啮齿动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感染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这种病毒感染人类并没有倾向性,几乎什么样的人都是它们的目标,主要看什么样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它们。
根据医学专家的介绍,汉坦病毒感染人体之后,会在体内潜伏14~21天左右,然后开始突然发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头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状,这些症状和感冒还是较为相似的,因此也多次出现过误诊的现象。相关数据显示,出血热一旦被误诊之后,患者的死亡率在20%~90%之间,可见这还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疾病。初期症状过后就会出现典型的“三痛”症状,分别是头痛、腰痛和眼眶痛。如果疾病发展到病毒侵入肾脏,最终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出血热大规模肆虐人类的现象,就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但幸运的是最终科学家弄清楚了疾病的起源,并且采取了相关的防控措施。那么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应该怎样防控才有效呢?首先防鼠是关键,作为四大公害之一,人类没有理由不对生存环境的老鼠进行消灭。但灭鼠也讲究科学策略,否则不但达不到灭鼠效果,还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其次是个人提高防护意识,一般不要接触啮齿类动物,不吃被老鼠咬过的食物。最后是接种疫苗,这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