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機大哥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他說“要是特別執着的人就適合做餐飲,因爲只有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繁華,才能賺得了那份錢。談起曾經的工作得知原來司機大哥幹了將近20年的餐飲,聊起餐飲他可是老兵:“我擺過地攤、開過小店做麻辣燙、燒烤,還跟朋友合夥搞過音樂餐吧.......”。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國慶黃金週,參加大學聚會,我晚到了幾分鐘,大老遠就看到在門口肩膀夾着電話,手裏拿着急忙敲擊手機的老黃。老黃是我大學舍友,畢業後繼承家業,回江蘇打理家裏的餐飲生意。

電話裏暴躁的女聲:“兒子,剛剛環保局又來人了,要求2天內整改,要不然.....”

他掛了電話,跟我打招呼,點起一根菸,一臉無奈:“最近江蘇抓市容市貌,環保抓得嚴,最近爲了這事白天跑文件,晚上招待這個所長那個局長,沒怎麼休息,今晚的酒你幫我扛扛,胃實在受不了。”

我驚訝“嘿,現在酒量可以呀,還能招待局長了,大學你都沒怎麼喝。”他一臉凝重,“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關係做到位了才能開門做生意啊。”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一句沒辦法,道出了餐飲人的痛。只要選擇走餐飲這條路,很多時候只能硬着頭皮上。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手上抓的是鍋碗瓢盆,肩上扛的是家庭重擔

自從踏入餐飲這一行,認識不少同行。每次喝酒總有餐飲道上的彪形大漢留下男兒淚。

前幾年出差東北在大巴上結識了蒙大哥。

蒙大哥憨厚老實一身的肌肉,15歲就輟學外出工作了。他本來工作是在工地打零工,他的工種很雜,搬磚、和混凝土、扎鋼筋樣樣都做,哪裏人手不夠,就會把蒙大哥調過去搭把手。

不幸的是2016年,蒙大哥搭建腳手架的時候左腳踩空從3米多高掉下來,摔斷了左腳。包工頭負擔了蒙大哥的治療和後期的恢復,還給了10萬的補償。蒙大哥在治療的時候就在想,等腿恢復了怎樣養家,啥都不會,平常的工資都用來養兩個孩子了,也沒什麼存款。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Robin攝

蒙大哥媳婦的表哥是在夜市擺攤做燒烤的,就想着問問還有沒有商鋪。打聽了才知道一個不起眼的位置轉讓費要13萬,月租金2萬多!當時想想還是算了。

等蒙大哥出院,在家閒了兩週,覺得自己沒有文化,也沒有一技之長,現在腿連走路還一瘸一拐的,以前的粗活也幹不了了。於是孟大哥咬了咬牙,問老婆娘家借了10萬,在表哥同個步行街租了一個店面做石鍋魚。

可是現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如願。

蒙大哥的石鍋魚主要做晚餐時段,那條美食街晚上的競爭太激烈了,燒烤、烤魚、湘菜、砂鍋粥的店家都在搶客戶。於是,爲了增加更多營收,蒙大哥決定早餐和午餐也做,每天早上六點不到就起來賣包子,中午做4葷4素的自選快餐。

那天蒙大哥約我去他的餐廳喫飯,一段時間不見,他彷彿蒼老了不少,眼球裏還佈滿了血絲。喝了點酒後他對我說:“這兩年我天天只睡5個小時,這家小館的錢是媳婦家出的,他娘倆什麼也沒說就支持我幹,咱可要做出成績,咱可是頂天立地的老爺們!”。

說着,蒙大哥就端起自己的酒杯一飲而盡,放下酒杯的那一刻我看見了他溼潤的雙眼,不輕彈的男兒淚和剛剛那杯酒水相融,都被他一併嚥下去了。

多少餐飲創業者跟蒙大哥一樣,沒有什麼出路所以選擇踏入餐飲行業,最後跟幹工地沒兩樣,都是通過超額的工作量謀求心中那一份安全感。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腰跨寶刀本想仗劍天涯,卻未曾想竟敗給了餐飲的柴米油鹽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Rita攝

父輩追求的穩定生活,在年輕人眼裏究竟算什麼?

趙哥是我的大學師兄,上大學的時候就是那種循規蹈矩的男孩。是我見過唯一一個真正做到3點一線的人,除了上課就是泡在圖書館。

大學畢業不到兩年,月薪就有18k,外加年底提成、獎金,全年算下來有30萬,這應該是很多人剛畢業大學生夢寐以求的工資待遇了。

他在公司主要從事的是財經分析編輯工作,每天對着各種財經新聞和股票走勢圖,幹了兩年多實在是麻木了,於是跟同期進入公司銷售部的老李一併辭職,合夥幹起了餐飲。

兩人選擇在上海陸家嘴開了一家80平的日料店,生意還不錯,但不到半年就聽他說和合夥人分道揚鑣了!

“上次合夥人走,整個店我盤下來了。當時資金緊張就偷偷貸了款,後來被你嫂子知道了,你嫂子氣我當時沒跟她商量,那段時間還跟我鬧離婚。”

師兄對自己當初衝動之下做出辭職幹餐飲的這個決定感到十分懊悔,“以前在公司只要把項目做好別的都不用管,現在一個人管着一家日料店真的是力不從心。”

“你嫂子勸我不要繼續幹下去了”。師兄跟我說完這句話,無奈地嘆了口氣。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

大家都說打工無趣,都認爲“既然打工和做老闆都那麼累,不如爲自己幹活”。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開店容易守店難,當老闆哪有那麼簡單。打工每個月還有固定工資,自己當老闆,除了要有一大批前置性投入外,還有日常的運營開支,最磨人心的還是努力後有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看似風光的餐館老闆在運營籌劃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委屈和苦水真的是外人永遠體會不來的。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想着小試牛刀賺點小錢,卻深陷加盟無底沼澤!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高中同學爸爸(吳叔)去年退休了,看在自己身體還挺好的,一心想着做點什麼給孩子多攢些錢爲兒子以後的婚禮做打算。正好那段時間掀起了股加盟熱,於是吳叔就想着要不也加盟個餐飲品牌。

報紙、短視頻APP、新聞資訊平臺的“加盟”廣告宣傳層出不窮,吳叔都認真看了並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兩天內,吳叔接了不下二十個品牌的電話,最後吳叔精挑細選了一個加盟費偏高但是回報率非常可觀的茶飲品牌。

吳叔還親自去了一趟南京,實地考察品牌總部,在對方銷售熱情+強調稀缺+高回報誘惑下,當天就果斷拿下了我們家那邊的區域代理,光代理費就交了15萬。後來據我同學說,吳叔那15萬還有6萬是當天管親戚朋友借湊回來的。

茶飲店開起來了,我同學辭掉原來的文職工作全身心打理這家小店。門店裝修、貨款、轉讓費雜七雜八加起來總共花費20多萬,在我們縣城來講這個投入算是高的了。

開業那一天還挺多人捧場,吳叔心裏可開心了,覺得自己投資對了。但好景不長,除了開張的第一個月,後面的經營都在虧損。吳叔多次聯繫總部,要求總部下店指導,總部嘴上說好,可從來沒在店裏出現過。

“什麼保證投資回報、精準選址、駐店指導、網絡推廣、協助招商.......通通都是忽悠人的”!我從來沒有見過吳叔那麼動氣。我同學說:“我爸之所以那麼生氣,不單單是因爲店裏生意不好,他也知道生意這事沒有絕對的賺錢,真正讓他生氣的是當時總部給他承諾的都沒有兌現!”

吳叔說他們還有個100多人的加盟商羣,羣裏曾組織過兩次到總部上訪的行動,拉橫幅想討回個公道,結果都是徒勞。這個羣裏的人跟吳叔遭遇一樣,業務人員在他們不瞭解餐飲市場的情況下,有意識的利用投資者急於求好的心理不斷畫餅。

這種情況這兩年屢見不鮮,當下加盟品牌方越來越狡猾,無底線的承諾沒有經驗的投資者,如果加盟商們做不到面面俱到的瞭解,不能把品牌方承諾的每一項落實到合同上,那麼稍有不留神就會陷入“加盟圈套”。

像吳叔他們還好,家裏有一些積蓄和每個月有固定的退休金,大不了把店轉出去及時止損,可在我身邊聽說很多借錢加盟的故事,特別是剛剛從工廠出來的那部分人,想大幹一番事業最後卻落到“回到解放前”的下場。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情面和生意兩難,是否有統一的衡量尺度?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Robin攝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特慷慨的朋友,我有個哥們,江湖人稱——義哥,因爲他特別講義氣。

義哥年輕時在縣城當小混混,平時就幫老闆看夜總會的場子、幫別人催債,混沌度日。但自從成家以後,金盆洗手幹起了正當買賣。幾年下來也攢了點小積蓄,就在縣城裏開了家粵式海鮮酒樓。

由於義哥平時喜歡廣交朋友還特別講義氣,朋友的結婚宴、學子宴、生日宴基本都在他那辦,他的餐飲生意如日中天、如火如荼。但有一次聽客戶說我才知道,義哥和嫂子在經營問題上出現了矛盾,都鬧到離婚的地步了。

他倆的分工是義哥主外招呼客人和對接宴會,嫂子主內負責財務和內部管理,而主要矛盾在於義哥的“豪氣”,一年下來免了12場朋友酒席的單,掙的錢也被他借出去了三分之一。

就在上月中旬,有一個之前在道上很關照義哥的大哥,在他的酒樓假借醉酒賒賬3次,加起來已是兩萬多塊,這次又來用同樣的套路,於是嫂子當場就翻臉了,和義哥吵起來了。

這其實是大多數開餐廳的老闆會面臨的一個窘境,當大多數的客源直接來自身邊的親戚朋友,那這家餐廳其實很難走得長久,因爲中國人的傳統思想覺得既然自己開了餐廳,那在自己的店裏請客喫飯是很正常的事,不然顯得自己很小氣、沒有面子。

但是做生意畢竟不是做慈善,我想大多數老闆開餐廳的初衷一定不是拿來撐排面的,那麼利潤一定是作爲老闆首要考慮的因素,如果最後被自己一時的“義氣”和“面子”把餐廳開垮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餐飲是一門磨人心智的生意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Robin攝

昨天我出差回深圳,因爲司機和我同是老鄉就多聊了幾句。談起曾經的工作得知原來司機大哥幹了將近20年的餐飲,聊起餐飲他可是老兵:“我擺過地攤、開過小店做麻辣燙、燒烤,還跟朋友合夥搞過音樂餐吧.......”

“說一點不掙錢是假的,但是每年盈餘總感覺收穫和付出不成正比!一年365天,有360天在店裏守着,每天至少10個小時在店,幹小規模有小規模的雜事,做大了又有人眼紅要找你麻煩。”大哥感慨萬千。

“這麼多年是賺到了錢,卻給家人覺得沒有人情味”。

是的,幹餐飲是一件時間成本是非常高的生意,畢竟年輕時還有體力和精力去支撐,但像大哥這種年紀,上有老下有小,他說每次家裏老人家進醫院或是節假日親戚聚會他都在店裏忙,全靠老婆出面“擺平”。

現在大哥把餐飲生意該退股的退股,該關店的關店,轉行做了最平凡的滴滴司機。“現在家裏每次聚會我都能準時出席”大哥說起這話臉上滿是驕傲。

從擺地攤到小老闆、從小老闆到滴滴司機,其實每一步都不容易。餐飲的確是一個時間成本高且極其辛苦的事業,需要持久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細膩。

司機大哥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他說“要是特別執着的人就適合做餐飲,因爲只有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繁華,才能賺得了那份錢。”

所謂耐得住寂寞就是在餐飲平淡期依然堅守;所謂經得起誘惑就是在其他行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仍能初心不改堅持做餐飲;所謂守得住繁華就是,在餐飲事業火熱期依舊保證質量,不驕不躁。

餐飲的確是這個時代的風口,每年都能保持10%以上的增長,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奔向餐飲的大市場,其中包括工廠裏的流水線工人、辦公室白領、剛出社會的大學生、傳統行業老闆等等,但有一個殘酷的事實很多人並不知道:餐飲淘汰率達80%,新店存活期僅有5.5個月!

我無法說選擇餐飲創業是對還是錯,我分享我身邊的故事就是想告訴大家,餐飲這條路看上去四通八達,其實裏面的每一步都波濤洶湧暗藏機關。

如果你認定餐飲是你未來的路,希望你能熱愛它,因爲唯獨熱愛才能讓你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堅持下去。

真正的熱愛是由痛苦鑄就的高層次快樂,是一種愛恨交織。

健身很痛苦,能健出腹肌算是熱愛了;看書很痛苦,能出口成章算是熱愛了。當你做到熱愛餐飲這個行業,再加上不斷學習新時代的經營思維,那你的餐飲夢也照樣能實現!

如果你身邊有幹餐飲的朋友,請多主動跟他聯繫,不是他把你忘記了,而是太多的瑣事纏身;

如果你身邊有幹餐飲的朋友,去捧場時請主動買單,談到錢都不好意思,主動掃碼是一種禮儀;

如果你身邊的朋友準備幹餐飲,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

餐飲人:沒辦法,做餐飲就得這樣...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歡迎戳話題 #2019生機大會# ,給我們投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