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時候風度MX6終端裸車大概在13萬左右,而哈弗H6在10萬左右,還是有一定的售價差距,但很明顯品牌差異化給了不少人偏執的勇氣,即便是一臺掛着自主品牌車標的合資車,也有不少人有品牌信仰,畢竟MX6說到底還是一臺日產。其實差距很快就被扭轉,認可H6的人越來越多,去年銷量達到50萬左右,車主數量已經擴大大到300萬,相反風度MX6在短暫的大自主鋒芒之後,沒有挺過兩年。

這件事兒對我的影響挺大的,迄今爲止都沒有辦法容忍那些偏執份子。

4年前,也就是2015年東風風度MX6初代上市的時候,那時東風大自主搞的火熱,MX6又是典型的奇駿換標車,日產剛剛停售老奇駿不久,東風風度開始創立。

那時候,風度MX6=奇駿的想法在某些“懂車一族”心中根深蒂固,恰遇某事兒藉着朋友的經典H6上路,鎖車進商場的時候旁邊以MX6車主跟我說這破車得幾個油,是不是經常壞。沒有緣故的兩句惡意攻擊,讓我直接沒有理由的懟了回去。

那時候風度MX6終端裸車大概在13萬左右,而哈弗H6在10萬左右,還是有一定的售價差距,但很明顯品牌差異化給了不少人偏執的勇氣,即便是一臺掛着自主品牌車標的合資車,也有不少人有品牌信仰,畢竟MX6說到底還是一臺日產。

其實差距很快就被扭轉,認可H6的人越來越多,去年銷量達到50萬左右,車主數量已經擴大大到300萬,相反風度MX6在短暫的大自主鋒芒之後,沒有挺過兩年。

很明顯,品牌光環在一些車型上不好使,因爲產品除了穩定一無是處,而穩定性這個優勢需要5年甚至8年的用車過程來驗證。

去年春節回老家,帝豪、H6多了起來,而時間軸翻到2013年,購入的私家車多是捷達、賽歐、K2這些產品,6年時間打破了傳統的品牌觀念,越來越多開始選擇自主品牌。

其實客觀來說,那些認爲國外月亮比較圓的人越來越少,但因爲自主品牌起步較晚,所以對於一部分人來說,不信任因素依然挺多。這也直接簇生了這樣一羣人,開着10萬的朗逸,嘲笑10萬的哈弗H6車主,品牌背書強大使得他們有DISS他人的資本。

品牌影響力是如此強大。兩天前,當他和一位從業者談論捷豹時,他給我的答案基本上超過了我對這個行業的瞭解。他仍然認爲捷豹是一個超級奢侈品牌。原因是捷豹曾經對XJ有過輝煌、根深蒂固的印象,即使目前Xel終端只有25萬臺,也不能讓這些頑固的人重新定位一個失敗的品牌。

品牌從上往下走,潛在認知還是一線豪華品牌,那品牌從下往上走,其實也是這樣。

前兩天試駕了全新VV6,從設計到做工,從操控到質感都有了新的高度表現,但是在更多人眼中VV6還是不行,這些人大多連VV6都沒見過,張嘴就噴,對自主品牌的詆譭進入到瘋狂的狀態。

10萬是個分水嶺,以下自主品牌正在做清場動作,未來幾年份額繼續擴大,以上自主品牌做入侵動作,佈局更好的市場搶佔更多的資源。

從產品力上來說,自主品牌沒有比合資品牌差,相反不少低端合資車在品牌的包庇下,產品力其實已經無法拿得到檯面來說,而從力上來說,能拿出10萬預算買車的消費者,經濟條件相差不多,買大衆沒有嘲笑買長城的資本,合資車也沒有很優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