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诺庄严,掷地有声。

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彼时,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更是还有约占总人口七分之一的各族群众尚在贫困线上徘徊、挣扎。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全州上下万众一心,鏖战不息。在这场输入不起的脱贫攻坚战中,公安机关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如何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冲锋陷阵、攻城拔寨中履行好职责使命?如何给予人民群众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黔西南州公安机关用实践和实干书写答案。

2016年以来,黔西南州公安局党委按照中央、省、州扶贫脱贫决策部署,警务前移,夯实基础,融入群众,聚焦扶贫、投身扶贫、助力扶贫、保障扶贫,以护航“大扶贫战略行动”、捍卫“大扶贫战略成果”为核心的“大扶贫警务”应运而生,应势而为,为全州脱贫攻坚创造了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实现全州349万各族群众与全省、全国人民同步小康积极做出公安贡献。

真心实意“干”

建章立制夯基础促履职

黔西南州公安局紧紧围绕“大扶贫战略”中心任务,立足公安工作实际,坚持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全警参与。2016年4月22日,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大扶贫”警务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此后,以“聚焦扶贫、投身扶贫、助力扶贫、保障扶贫”为核心要务的“九项行动”“十个精准”“十三个有序”等系列务实举措相继制订出台并在全州公安机关推广实施。

全面实施扶贫警务“九项行动”。全面推行“千警挂村结对帮扶”行动、易地扶贫搬迁护航行动、公安党建扶贫行动、治安突出问题整治行动、农村治安立体防控织网行动、特殊群体管理帮扶行动、群众治安“免疫力”提升行动、便民利民服务行动、公安基层基础提质增效行动。在1210个村(社区)分别明确1名民警结对帮扶,选派优秀党员民警进驻公安包保联系的17个贫困村,对挂村民警实行建档立卡,季度对账、半年查账、年底结账考评。建立公安扶贫专项基金,在村级党支部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贫项目建设、区域公共安全隐患治理等方面给予精准帮扶。构建新型治安联防“3+N模式”,充分发挥片区民警、挂村民警、警务助理“三人小组”和治安积极分子、义务巡逻队员等“N个组织”作用。对涉及扶贫攻坚的投资兴业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和快捷服务。推行临时身份证办理“直通车”和异地受理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群众实行错时延时、预约和上门服务。对内加强基层公安机关硬件建设扶持,加大“边困”派出所帮扶力度,重点帮扶辖区群众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10个派出所和1个县级公安机关。

全面实行民警挂村“十个精准”。坚持“挂村民警安排精准、搬迁情况掌握精准、线索隐患排查精准、村级治安共商精准、重点人员帮扶精准、数据采集督导精准、户籍管理服务精准、信息流转处置精准、挂村信息报送精准”措施,全面规范“千警挂村结对帮扶”。在治安形势复杂、刑事案件高发、毒情形势严峻、交通事故频发的村寨安排相应警种民警挂帮,在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明确1名县级公安机关领导包保,挂村民警和包保干部每月驻村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天,对接当地政府推进安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治安形势分析研判与预警防控、信息流转办理工作。2016年5月,帮扶民警在全州完成“治安共商会”架构搭建,全面掌握“三类人员”底数,完成建档立卡,督促推进“一标三实”工作。州公安局严格实施“挂帮”考核,每月调度、每季排名、每年奖惩,对考核年度累计分值排名前3位的民警,且公务员年度考核为合格的,在干部选拔中将优先给予考虑;对未能按期完成既定任务,绩效排名连续两次靠后的3位民警进行通报约谈。经连续两次约谈,在年度考评中分值排名仍靠后的3位民警,将依照《黔西南州公安局不胜任现职民警(职工)召回管理工作办法》予以召回处理,不予选拔考虑。

全面保障易地搬迁“13个有序”。黔西南州公安局于2016年8月制定出台易地扶贫搬迁护航组织有序、迁入迁出有序、分房选房有序、旧房拆除有序、安防建设有序、搬迁运输有序、财物保护有序、温馨提示有序、帮扶管控有序、纠纷调处有序、户口迁移有序、治安巡防有序、共商共治有序等“十三个有序”机制。在群众易地搬迁特别是整乡、整村、整寨过程中,公安机关全程参与安全防范和便民服务,确保搬出秩序、平安和方便,搬出城镇化率和警民鱼水深情。全州3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计划迁出地公安机关密切对接,对搬迁群众意愿、治安风险点、行政服务需求等要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维护搬迁群众选房分房秩序,安全管护搬迁群众财物,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搬迁户原有旧房拆除工作。从天网工程、警务室建设等方面提前介入新市民居住区智能安防工程。整合优化新市民小区警务室功能,实行专人专责纠纷调解处理,实现搬迁和安置全程重大案(事)件“零发生”,最大程度上增强迁入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基层社会“安”

警务前移促和谐惠民生

机制定制以后,落实需要靠前。黔西南州公安机关把警务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把“大数据+”警务资源向脱贫攻坚主战场聚集,自2017年初以来全面铺开大数据新型农村警务(综治)中心、新市民居住区多功能警务室建设,把警务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为社会治安装上安全防护网,将一线警务延伸前移阻止返贫、帮助脱贫、保驾扶贫,为全州脱贫攻坚奔小康营造了良好氛围。

推行大数据新型农村综治警务。将“一村一警务室”升格为“一村一综治(警务)中心”,构建新型农村大数据警务“157”构架:组建一个综治(警务)中心,搭建治安共商、综治信息管理、风险感知、平安互助信息、特殊人群监护“五个平台”,形成综合治理网格化、巡逻防控动态化、矛盾调处实时化、信息采集系统化、重口管理精细化、宣传培训全员化、便民服务亲情化的“七化格局”。依托物联网技术,为“偷牛盗马”多发的8个重点村寨3.85万头大牲畜安装监测芯片,实现轨迹监测、一键报警和风险预防,2017年实现全州“偷牛盗马”案同比发案率下降21.6%,破案率从2016年的66.5%上升到92.7%。

推行新市民居住区多功能警务。在全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多功能警务室22个,配备警务人员95人,为迁入群众免费安装摩托车、电动车防盗芯片3400个。统一搭建“人车物事”数据汇聚风险感知平台,布建居住区出入口及周界、公共区域、单元楼“三道防线”,配套建设风险感知设备、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和电子围栏,实现实有人口管理、风险预警、服务民生、布控、信息采集“五大功能”,建成技防网络点913个,通过现代全时警务实现可防性案件、公共安全责任事故、群体性事件 “零发生”,邪教、传销、诈骗、涉黄、涉赌窝点“零存在”,便民服务“零懈怠”。

推行旅游扶贫示范村旅游警务。为适应全域山地旅游井喷发展,2016年8月,黔西南州公安机关率先在贵州省推出“山地旅游警务”,建立州、县、景区、旅游扶贫示范村四级山地旅游警察队伍,以支队、大队、中队、警务室、执勤点为脉络的完整山地旅游警务架构为体系,全面覆盖9县(市、区)3个4A级景区,109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建成旅游警务室并开展标牌标识规范化、内务勤务正规化、接警服务一体化、巡逻防控网格化、预警监测智能化、指挥调度扁平化、治安管理多元化“七化”建设,全力服务景区景点治安防范、矛盾化解、案件侦破、事件处置等工作,保障旅游扶贫示范村可持续发展。

推行“护航战队”脱贫攻坚警务。州公安局组建减贫摘帽攻坚行动“护航战队”,对脱贫警情严查快处,严厉打击采取不正当手段争当贫困户和故意损毁公私财物、强拿硬要、寻衅滋事等影响脱贫攻坚的违法行为。2018年4月至7月,“护航战队”支持兴仁县脱贫攻坚、减贫摘帽,参与召开群众院坝会30余场,开展法制政策宣讲125场次,宣传教育2370余人次,对2286名有风险人员进行研判,集中谈话、训诫277人,累计走访接待群众420余人,化解不满诉求33件、矛盾纠纷47起,转化“钉子户”32名,行政拘留故意寻衅滋事人员19人,办理、审核刑事案件42件、行政案件49件,暗访治安乱点的宾馆、旅社、洗脚场所20余处,为兴仁减贫摘帽、撤县建市贡献了公安力量。

赢得百姓“赞”

便民利民解难题接地气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黔西南州公安局积极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紧密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创新推出新市民居住证新政。同时,全州公安机关全力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通过“让千万农产品进食堂、帮助千家困难户、资助千名学生”等“三千计划”措施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

创新实施新市民居住证制度。创新实施《黔西南州新市民居住证管理办法(试行)》,从2018年5月3日起在贵州省乃至全国率先实行“新市民居住证”制度,将其作为农村贫困群众搬迁到城镇安置区的户口迁移过渡政策,实行户籍和居住证并行。其中,扶贫、移民部门负责新市民名单的审核,公安机关负责新市民居住证的受理、制作、签发、签注等工作。新市民居住证持有人在农村权益保障不变的基础上,享受城镇公共就业、教育、就医、社会保障等级7类39项权益。至2018年8月,全州完成新市民居住证办理16724户66897人并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解决最低生活保障695人,100%完成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并带动了近3万户贫困群众主动申请搬迁,搬迁入住新市民居住区人口接近18万人,实实在在提升了新市民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持续推进助学帮困“警航行动”。出台《黔西南州关爱留守(困境)儿童警航行动计划》,持续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大学生。2017年,全州投入400余万元为90000余名儿童配发平安手环,实现留守儿童监护“静知位置、动知轨迹”;每年组织“爱心警训·放飞梦想”警训夏令营1次、每次1000名留守(困境)儿童参加,每次活动3天,连续开展3年;向1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发放民警捐助助学金,2017年捐助贫困大学生300名、发放助学金90万元,2018年已捐助贫困大学生310名、发放助学金96万元。按计划2019年、2020年分别资助200名贫困大学生;州公安局还创建校园平安法制教育园地15个,设置校园警务室 1637个,成立“警航基金”并筹措资金30万元。

做实公安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州公安局选派7名县处级干部联系包保贫困村,实现贞丰县董畔村、晴隆县战马村脱贫。州公安局争取100余万元经费帮助义龙新区打锣锤村建成4条通组公路,筹集16万元发展了24亩红花刺桐树种植;协调帮助贞丰县者颡村建成巴西菇种植大棚195个,发展百香果种植100亩、绿壳蛋鸡养殖8000羽,争取帮扶资金150余万元并发动民警捐款21万余元投入产业扶贫,成功脱贫137户534人;针对普安县普白林场天麻、百合种植发展困难和青山镇警务建设落后情况,州政府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李淞从“州长扶贫基金”中分别安排10万元予以支持;推行“千万农产品进公安食堂”,全州各级公安机关食堂采购扶贫点价值230万余元的优质农产品。

护航脱贫攻坚发总攻夺全胜。制定出台《黔西南州公安机关护航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胜”实施意见》,全面推行打赢“四场硬仗”40条、防范化解风险43条、推进新时代派出所建设19条、优化审批服务45条共147条惠民举措。重点包括推进30户以上“组组通”公路“3个全覆盖”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完善新市民居住区警务与智能安防建设;严打涉农违法犯罪;建立实施“三方五共”警政企联席机制,建立实施招商引资重点企业“项目警官制”;开辟贫困人口落户便捷通道、按需分户;全面推行微型消防站管理和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集中充电、集中管理;推进“1+N”现代警务建设,实现便民化、标准化、一体化、个性化审批服务。

警民携手“富”

真抓实干扶到点帮到根

让村子美起来,让村民富起来。

2017年10月3日,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淞到义龙新区木咱镇打锣锤村,走访慰问对口帮扶的困难群众刘启玉一家,深入调研当地异地扶贫搬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刘启玉一家积极响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帮扶下已顺利建成新居并搬迁入住。在挂村民警、村第一书记李世辉帮助下,刘启玉不用出远门就有工可打,每月能领到“低保”1000余元,生活困难已基本得到解决,建房搬家后经济尚有结余。谈及公安机关的帮忙,刘启玉及他双目失明的妻子、年迈的母亲及两个孩子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感谢你们了,我们除了说声谢谢什么都做不了!”刘启玉的妻子反复说着这句话。

在刘启玉家,李淞说:“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见一户之暖,而知扶贫之实。”他要求区、镇、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围绕“同步小康”,用好用活资金和政策。扶贫干部和挂村民警要主动扛起政治责任,苦干实干加油干,还要注意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在黔西南州公安局的重点帮扶村——贞丰县北盘江镇者颡村,包村扶贫的黔西南州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克华让村民们有了自己的经济产业支柱,让贫困户看到了“钱途”和希望。

2017年,王克华争取各级各部门30万元帮助者颡村搭建巴西菇种植大棚20个,从安龙县引进巴西菇种子和种植技术并取得成功,以每斤8元的市价有序销售,单个大棚每月为贫困户带来经济收益2万余元,当年就让一部分贫困户腰包鼓了起来,激发了更多的贫困户发家致富的兴趣。

近两年,在黔西南州公安局支持帮助下,者颡村大力发展巴西菇、百香果、绿壳鸡蛋、烤烟等为支柱的扶贫产业,村里的优质农产品在销售贵阳、兴义、贞丰等各大超市的同时,也在农村电商平台成为“香饽饽”,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安龙县兴隆镇木城村下井科组,因火灾致贫的孟正坤一家在黔西南州公安局和安龙县公安局的帮助下,先后获得资金16万元发展起养牛的活计,占地560平方米的彩钢瓦结构圈舍承载着孟正坤全家的希望在发展。

2017年5月17日,看到挂村扶贫民警、黔西南州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吴成锴到来,正在牛圈里忙活着的孟正坤赶紧走出来,一边迎接一边高兴的说道:“前几天卖了两头了,净赚2000多块。”

在这之前,吴成锴和战友们先后十次赴孟正坤家中走访、实地踏勘,对养牛圈舍的修建及养牛项目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指导帮扶,将先后申请的司法救助金、协调帮扶资金送到孟正坤手中,让其发展养牛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孟正坤首批15头牛,已经出栏2头。他表示要扩展到养殖60头……

在望谟县大观镇红星村,大观派出所科员、村第一书记姚锦将村里的发展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受到村里党员干部和群众广泛赞誉,2018年还被贵州省公安厅评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2017年3月走马上任以来,姚锦带领红星村“两委”实地查看了村里的涉矿山地,觉得这其中“大有可为”。经多次与贵州省望谟县大观金矿有限公司协商谈判,最终签订土地出租合同,争取到土地租金62.6万元和土地管理费22.4万元,为红星村带来他驻村的“第一桶金”。

近两年来,姚锦带领村里28名党员发动群众,在原来地势山高坡陡,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的红星村共实施荒山造林1200亩,退耕还林2340亩。组织23户贫困户建成153头生猪养殖项目,获得项目补助资金18.36万,目前已经实现9户48人脱贫。

饮水难、用电难、出行难是红星村各组的通病。为解决这些疑难杂症,姚锦四处奔走,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饮水改造、电网改造、组组通项目等民生工程建设。目前红星村已全部完成饮水和用电改造、宽带安装,2017年年底,红星村最后一条“组组通”公路完成硬化,标志着红星村全村有了组组通公路。

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和挂村民警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在找准切入点、提高实效性上精准发力,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为实现困难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担当有为,做到了保平安、护稳定、促和谐,为扶贫成果可持续性提供了坚实的平安保障,真正扶在了“点”上、帮在了“根”上,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暖了民心,赢得民意,增进了警民鱼水情。

2018年4月16日,100名干警组成“护航战队”增援兴仁脱贫摘帽。2018年9月2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桐梓等14个县(区)退出贫困县的通告》正式发布,兴仁县名列其中。2018年8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兴仁县撤县建市,设立为县级兴仁市……

2018年11月6日,黔西南州公安局组织开展“爱心暖冬行动”,州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许波带领工作组赴安龙县、义龙新区等地,看望慰问罗建和、李世辉等“挂村扶贫”民警,详细了解了推进当地扶贫产业发展、建设平安村寨中存在的困难,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努力让乡亲们早日过上幸福生活。工作组还走访帮扶杨友刚、王材安等贫困群众,为他们送去过冬物资,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在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大力帮扶下努力通过自身的奋斗早离困境,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决战脱贫攻坚,公安责无旁贷!

决胜同步小康,公安仍在路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