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祁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今年航天日的主題是"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短短一句話,彰顯了中國航天人不忘初心的堅持和進軍深空的熱望。

在地球上,向星辰大海前進的第一步便是火箭發射,如果不能掙脫地心引力的束縛,一切都將無從談起。

以目前我國比較先進的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B爲例,它的全長達到53.7米,起飛質量可達849噸。想要將這樣的龐然大物送上太空,自然少不了推力強大的火箭發動機。

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火箭發動機的推力那麼猛,火箭在飛行中如何保證自己處於正確的姿態而不發生"跑偏"?如果姿態發生異常時火箭又是如何進行調整的呢?這篇文章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火箭姿態控制和調整系統是如何"馴服"火箭的。

火箭內心獨白:我在哪,我在做什麼?

對於火箭的姿態控制而言,最首要的任務在於先明白自己的姿態處於怎樣的情況。試想手握方向盤的你想要通過車水馬龍的街道時,是否想起了科目考試那句話:先觀察路口情況?

對於火箭同樣如此。而火箭"觀察"自己角度(朝向)和速度的途徑,是陀螺儀和加速度計。陀螺儀的結構及運作的大致原理如下面的動圖所示。

陀螺儀的原理比較複雜,不過我們可以將、 它類比成我們平常玩的陀螺,只是這個陀螺的轉速相當高。我們在玩陀螺的時候都能看到,陀螺轉的越快,它越容易維持轉動姿態。

而火箭用到的就是一種高速旋轉的陀螺儀。陀螺儀有一個性質,它在高速旋轉的時候其轉動所圍繞的軸不會發生變化。根據這一特性,我們就可以得到火箭飛行過程中的角度,也即朝向。

下圖中展示的是航空領域早期的陀螺儀,它就是通過上述性質來測量當前航向角度的。一般的火箭會安裝三個速率陀螺,由於載人火箭具有高可靠性要求,可能會配備更多的陀螺儀。如長征2F載人火箭安裝了六個速率陀螺,分別測量火箭的俯仰角速度、偏航角速度和滾動角速度。

除傳統的機械陀螺儀以外,還有激光陀螺儀、光纖陀螺儀、量子陀螺儀和微機電MEMS陀螺儀等。激光陀螺儀和光纖陀螺儀是目前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更多的陀螺儀,它的精度更高、反應更快、可靠性也更強。此外,量子陀螺儀也有極高的精度,但結構也更復雜。

生活中較爲常見的是微機電MEMS陀螺儀,一般更廣泛地應用於消費類電子產品中,如手機、VR設備、移動遊戲機及相機等。

不過,知道朝向還不夠,還要時刻檢查"油門",也就是火箭的加速度。經典加速度計的原理如圖所示,其中藍色的殼體安裝在火箭上,感受軸線與想要測得的火箭加速度方向平行。在火箭有加速度時,兩個彈簧的力將有所區別。此時中間的滑塊會有位置上的變化。位置變化帶動上方的接觸點變化,從而影響電壓輸出。加速度大,輸出電壓的部分所分得的電壓就越小,就可以根據輸出的值計算火箭此時的加速度。

當然,這只是一個加速度計原理的簡單示例,現在還有很多其他原理的加速度計,如電容式(通過測量電容的變化來檢測加速度的變化)、電感式、應變式、壓阻式(通過使用壓敏元件將受到的力的微小變化轉變爲電信號)和壓電式等等。這些都是各種運載工具瞭解自己速度的途徑和方法。

假如火箭"跑偏",誰來下令糾正?

假設火箭現在"看"到自己飛行的方向和速度存在種種問題,及時調整就是必須的了。不過,具體做什麼樣的調整還需要一個"大腦"來統合處理"看到"的各種問題。

調整火箭姿態涉及到自動控制的一些理論,具體情況當然非常複雜,我們只能粗略的介紹一些其中的要點。火箭首先通過陀螺儀得到姿態信息,在經過一系列處理將姿態信息轉化成可用的信號。這個處理過程包括對測量信息的運算、轉換和放大等。之後,控制系統將這些經過轉化後的信息編製成可用於操作火箭的命令,進而實現對火箭的操控。

簡單理解,通過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可以知道火箭在天上的角度和速度,角度有沒有跑偏?是快了還是慢了?當得到相關信息後,將這些值與預先設計好的值進行對比(還是類比開車,我們要儘量讓車保持在道路的中央)。對比發現一切正常,就可以繼續飛行過程;對比一旦發現角度與設定值偏差太大(好比汽車要撞到柵欄了),或者速度過高或過低了(低於最低限速或高於最高限速了),那就需要進行一些調整。

此時箭載計算機將會經過運算給出指令,通過特定的機構來實現調整。那麼這些特定的機構,又是一些怎樣對火箭姿態進行調整的呢?

如何把"跑偏"的火箭拉回正確的方向?

現在我們假設火箭已經知道自己哪裏出了問題,也得到了需要調整的指令。此時,火箭的伺服機構和操縱機構就會充當"手"和"腳"的角色。以傳統噴管可擺動的火箭爲例,伺服機構和操縱機構的結構如圖。左圖顯示的是放大後的操縱機構,這裏以柔性擺動噴管爲例。右圖所示的爲伺服機構和操縱機構的相對安裝關係,右圖藍色框中的爲操縱機構,紅色框爲操縱機構。

火箭伺服機構一般由伺服閥、作動器、反饋電位器和能源等組成,爲流體、機械、電磁、電子一體化產品。以長征2F載人火箭爲例,爲提高可靠性,它採用了三冗餘度伺服機構。這意味着同時有三臺計算器對火箭的姿態、角度等進行控制。三者之間結果互相參考,當其中一個出現故障時,另外兩個還能正常獨立運作。

可擺動噴管的姿態調節原理爲矢量推進控制,此外還有使用燃氣舵的氣動控制。如圖所示,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氣動控制是時刻都有的,只要火箭還處於大氣層環境內。而矢量控制是主動的,需要主動操作纔有。同時氣動控制無需推力,但矢量推進控制主要依靠發動機產生的推力。目前氣動控制多見於導彈等武器,而對運載火箭而言,這兩種方式都會使用到。同時,對於大推力火箭,起主要作用的還是矢量推進控制。

正是有了伺服機構和操縱機構的調整,火箭才能航向堅定不"跑偏"。

50年前,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我們篳路藍縷,集中全國的力量發展航天事業,將東方紅一號送上太空,在太空中有了一席之地。

50年後的今天,東方紅一號已經成爲航天史上的一座豐碑,中國航天事業也蓬勃發展,在和平探索和利用太空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火箭,爲我國航天事業的騰飛插上翅膀;而火箭的姿態控制系統爲其成功發射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爲航天夢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春利編.航空航天推進系統[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2.王玉新著.噴氣發動機軸對稱推力矢量噴管[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

3.方昌德主編.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歷程[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7.

4.王曉東. 導彈和運載火箭姿態穩定與控制技術發展的回顧和展望[J]. 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 2003(3):25-30.

5.吳燕生, 何麟書. Attitude control technology of new-generation launch Vehicles [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9, 035(011):1294-1297.

6.張衛東, 劉玉璽, 劉漢兵,等. 運載火箭姿態控制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展望[J]. 航天控制, 2017(03):86-90.

7.Armenise, Mario N, Ciminelli, Caterina, Dell'Olio, Francesco,等. Advances in gyroscope technologies[J]. 2010.

8.Herve C. Lefevre, Philippe Martin, Thierry P. Gaiffe,等. Latest advances in fiber optic gyroscope technology at Photonetics[J]. Proceedings of Spie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1994, 2292:156-165.

9.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http://clep.org.cn/n6909/n6990/c35671/content.html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中國科普博覽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