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拜託了爸媽!

十個月的孕期,寶寶從一顆受精卵發育成胎兒,備孕期間,準媽媽要多方面的準備,在不同的階段,也有不同的重點需要準媽媽去注意。

1、第一個月:培養好的飲食習慣

懷孕的第一個月,準爸媽遠離菸酒,且準媽媽不可接觸任何有害物質,比如說麻醉藥、鉛、汞等,也不要有高強度運動與過度疲勞的狀態。

準媽媽要堅持口服葉酸,能有效防止胎兒發育缺陷及先天畸形,還能有效改善懷孕初期的噁心、嘔吐以及眩暈等症狀。

2、第二個月:堅持每日散步

懷孕的第二個月,是神經管的發育時期。爲了避免胎兒異常,準媽媽應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早孕症狀逐漸明顯,一般爲噁心、食慾減退、頭暈乏力,不能聞到油煙味。

建議每日增加一小時的睡眠時間,時刻注意休息,並適度規劃散步時間。

3、第三個月:多攝入營養食物

懷孕的第三個月,胎兒最容易畸形的時期,這個月也最容易流產,準媽媽不要勞累過度,防止腹部受到壓迫。

同時也要喫得精,多喫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新鮮的水果、蔬菜等,如各種瘦肉、豆類、西紅柿等。

4、第四個月:食物搭配粗細

懷孕的第四個月,胎兒對蛋白質等需求增加,而胎兒的大腦發育,都需要充足的營養作爲後盾,準媽媽要科學攝入各種營養素。

飲食注重多樣化,搭配粗細食用,不偏食、食物宜偏淡,也能有效防止引起水腫、妊高症等症狀。

5、第五個月:關注體重增加

懷孕的第五個月,確保體重每週增加不超過500克,妊娠的女性體重平均要增加10千克到12.5千克,倘若準媽媽肥胖,容易誘發糖尿病等。

還會對胎兒的發育,同時,懷孕中期是最容易發生生理性貧血的階段,所以建議多攝取含有鐵質的食物,如海藻、動物內臟等。

6、第六個月:關注浮腫問題,適時運動不可過度勞累

懷孕的第六個月,多數準媽媽都會出現腳面、小腿浮腫的現象,因此站立、蹲坐太久、腰帶扎得太緊,浮腫的問題就會增加,因此在此準媽媽應該避免做危險動作。

要注意防止便祕,多喫些含有粗纖維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水果等,應多喝水,避免從事劇烈運動。

7、第七個月:動作應注意,飲食清淡爲主

懷孕的第七個月,準媽媽的肚子會越來越大,體型也明顯有了變化,這時常會有小腿抽筋、後背與腰部有時會有疼痛感。

這時準媽媽的動作要注意,過於激烈的運動會造成早產,上下樓的次數也要儘量減少,睡覺時建議把腳稍微墊高一些,少食用過鹹、過辛辣的食品,適合多喫些瘦肉、牛奶、雞蛋等。

8、第八個月:每日測胎動

懷孕第八個月,孕期晚期要謹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徵,主要表現有浮腫、蛋白尿、高血壓等,準媽媽應控制好體重、保持適當運動纔是預防該症狀最有效的辦法。

這時準媽媽可以使用胎動儀對孩子進行監護,每天早、中、晚個一次,每次次數一個小時,之後把每天三次的監測胎動數目給加起來,在乘以四,即可得出,其正常數值爲三十到一百次之間。

9、第九個月:控制高糖、高脂類食品

懷孕第九個月,越來越大的腹部,會讓準媽媽感到心慌、氣喘、腹部脹滿感,這時飲食適時限制脂肪、糖類、澱粉類等食品的攝取,要保證營養,不可過分強調營養。

倘若食用過多的高糖、高脂食品,又不適時運動的話,是很容易造成胎兒過大,造成分娩困擾的。

10、第十個月:提早準備入院物品

懷孕第十個月,準媽媽應避免在人多的場合出入,也不宜出遠門,建議準媽媽以休息、散步爲主要,預產期越來越逼近的當下,準媽媽也應提早爲入院與分娩做準備,如寶寶衣物、盥洗用具等。

準媽媽除了做好上述每個月應做的事情外,也應保持好的心態。倘若在孕期情緒不穩定、心情焦躁不安,很容易致使體內激素無法正常分泌,容易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產生不利的影響。

爲了胎兒的高智商,準媽媽要保持好的心態,準爸爸也應做好最佳陪伴角色,懷孕期間準媽媽會有很多情緒,準爸爸這時應多多體諒準媽媽,避免激烈衝突,才能共同迎接健康的寶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