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歌手李榮浩公開斥責新專輯被拖半年未能發行後,該事便持續發酵。如今,距離李榮浩設定的12月5日發行新專輯的截止日期越來越近,這也令外界對發行新歌的流程產生濃厚的好奇。記者調查發現,發行新專輯並非只是將新歌上傳到音樂平臺那麼簡單,實際會涉及製作人、發行團隊、內容審覈部門、音樂平臺等多方面,並覆蓋制定發行計劃、審覈作品內容、宣傳推廣等多個環節,少則三週,假若中間出現問題便會導致延期。

360截圖20191203183115402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最快上線需3周

已經一年多未出新作的李榮浩,日前通過微博公開了新專輯的進程,但看起來似乎難以算是一個好消息。“從今年5月開始新專輯已經制作的差不多,一直在等公司安排發行,從9月等到12月,現在還告訴我一切暫無定論,我一問就說‘一切需要流程’,天天流程流程搪塞我……”

該微博一經發布,便引起外界高度關注。在一米觀察創始人王毅看來,“從微博上描述的時間來看,這次發片的確時間拖得有些長了,順利的話,暑期檔便應差不多能發出來了。”

無獨有偶,李榮浩並不是近段時間唯一一位新專輯發行出現延遲的歌手。10月30日,歌手汪峯通過微博發佈長文宣佈,因某些無法解釋的原因,已經制作完成且本應在2019秋天如期而至的新專輯將推遲發行,並預計新專輯最晚在明年春天和粉絲見面。

除此之外,新曲的發行往往會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因素。以歌手孫燕姿2011年睽違四年發佈的全新專輯《是時候》爲例,該專輯在宣傳時曾對外展開預購,歌迷若預購專輯還可得到贈品。然而沒想到的是,預購開啓後僅用短短3天便達到唱片公司預估的整體預購期的銷售量,且此後仍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導致此前準備的贈品與專輯數量無法滿足歌迷的需要,因此唱片公司經過考慮後,決定推遲實體唱片上市的日期,從而能讓歌迷同步拿到贈品與專輯。

多位歌手新專輯遭遇延遲的情況,令外界感到好奇。樂評人王樂表示,一張新專輯從無到有並實現發行,中間會經歷多重環節,“不僅收歌、製作便需要時間,在歌曲完成後,唱片公司還需將作品傳送給發行公司或相關發行部門,制定發行規劃、確認權限、製作物料,內容審覈部門則對音樂作品進行檢查,音樂平臺也會依據自身情況以及與唱片公司、發行公司的合作規劃上線宣傳事項,種種環節累積下來,順利的話預計能在三週左右完成,但若是不順利,何時才能上線便成爲一個未知數。”

前期發行確認權限

新專輯從製作完成到實現上線,其中不可缺少的一方便是發行團隊。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新專輯的內容製作完成後,唱片公司便會將作品發送給負責發行的工作人員,在與製作人、歌手等方面商討宣傳方案的同時,也會對各種權限進行確認。

資深經紀人張志表示,在確認發行權限中,主要是關於該歌手的新專輯能夠在哪些地區實現發行,是否有海外上線計劃等,同時根據此前與音樂平臺簽署的版權協議,確認新專輯會在哪些平臺上上線,是否存在特殊條款等。而在宣傳方案時,則會制定出宣傳主題與方向,確定一系列宣傳物料並依據時間表確認在各平臺的宣傳時期等。

在此次李榮浩新專輯遲遲未能發行一事中,王毅表示,“李榮浩的唱片公司是華納唱片,而這種大型唱片公司一般會有自己的發片排期,並針對不同藝人在不同地區制定發片計劃,比如國內或東南亞等,且由於華納唱片的背景,歌曲還會涉及到是否報金曲獎等情況,此外發行渠道上若宣發、企劃、物料拍攝等一旦延誤,也都會影響到發歌的時間。”

假若發行公司與唱片公司之間的合作出現問題或障礙,無疑會直接影響到藝人新專輯的發行公司,林俊杰推出專輯《編號89757》時便遭遇當時海蝶音樂與合作發行公司星文唱片發生矛盾,雙方各執一詞均稱對方在以往的合作過程中給自身帶來損失,導致該專輯延期發行。

內容審覈字字必糾

或許在部分人看來,一旦新專輯製作完成,便不會再對內容進行調整或修改,但實則不然。自新專輯作品發送給發行公司或相關部門後,內容審覈部門也會同時上線,對新專輯及音樂作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

“首先最基礎的便是對新專輯的歌名、人名等進行錯別字的審查,同時歌曲內容、專輯封面同樣也需要進行審查,避免出現不合時宜的詞語或描述,導致專輯上線發行後產生負面影響,且一旦問題發生後再去進行修正,也會爲各方帶來一定損失。”王樂如是說。不止是錯別字,新專輯的封面同樣也是審覈的重點領域之一,保證無誤並符合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已出現政策文件並對歌曲上線作出內容審查的規定,包括網絡歌曲也需審查備案。據此前發佈的《文化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網絡音樂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顯示,自2016年1月1日起,網絡音樂經營單位需對網絡音樂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審覈通過後方可上線經營。且從2016年4月1日開始,需在每季度第一個月月底前,通過“監管與服務平臺”將上一季度網絡音樂內容自審相關信息報文化部備案。

王樂表示,假若內容審覈環節中存在用詞無法通過,便會重新對內容進行修改,有的唱片公司或製作人或許會選擇直接刪除的方式解決問題,但很多時候無法按此方式操作,只需重新調整,便會耽誤發行上線的時間。

宣發環節細節複雜

在唱片公司、發行公司對新專輯的上線發行工作進行一系列籌劃時,新專輯上線時所對應的音樂平臺也有着自己的工作。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音樂平臺收到新專輯的具體信息如音頻、介紹信息、封面、歌詞等物料後,也會自身進行一遍審覈,確保不會出現敏感的用語,假若對方提供的資料或格式等方面並不匹配,也會與對方溝通進行修改或調整。

在以上保證無誤後,音樂平臺便會對具體的宣傳工作進行安排,包括何時開始在自己的平臺上推廣、安排在哪些版面進行宣傳、是否會上主頁頭條及停留天數、會放置在哪一類別的歌單中、是否會與相關方或商業合作方聯動推廣、是否推出粉絲活動等。

業內人士表示,當新專輯到了音樂平臺這一環節,意味着大部分工作已經完成,並進入最後的上線流程,如果中間不發生意外,幾天時間便可結束所有工作,靜待上線日期的到來,但有時也會臨時發現問題或物料交接延誤,導致該環節的工作也會較爲緊張。“一般情況下,熱度較高的藝人往往會得到各方更多的關注及資源,在工作推進過程中也會實現更高的銷量,畢竟該類藝人能爲唱片公司、發行公司、音樂公司帶來更爲客觀的利好。”張志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