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马昭便试探性的问刘禅:“安乐公有没有思念蜀国呢。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

刘禅小名阿斗字公嗣是三国时期蜀汉皇帝,也就是汉昭烈帝刘备之子。

很多人了解刘禅是因为一个成语:乐不思蜀。

相传刘禅亡国之后,有一天,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席中司马昭嘱咐乐队演奏蜀中乐曲,并让歌姬跳舞助兴,这让先前的蜀汉旧臣们不禁想起了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唯有刘禅怡然自若,并不伤心。司马昭便试探性的问刘禅:“安乐公有没有思念蜀国呢?”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这时他的旧臣郤正听到司马昭的问话后,便趁着上厕所的时候对他说:“陛下,如果下次司马昭再问这件事,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国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此言一出,直接将司马昭心中的猜忌打消了,因为他认为刘禅丝毫没有大志,只是一个享受安乐之徒。从此乐不思蜀成为刘禅是傻子的代名词。

那么历史上的刘禅到底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呢?

现在越来越多得人给刘禅翻案。说是当时的魏国实力强大,为了避免蜀国的子民再遭到一次大屠杀,也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他绝不是一个智商有问题的人。

笔者认为,历史上的刘禅是有可能是傻子的。我们都知道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的故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挥军南下荆州,刘备军势力弱小,不足以抵抗,往江陵败逃,因为荆州十余万百姓相随,致使行军速度非常缓慢。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危急之下,刘备丢下妻子和孩子,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逃跑,混乱中不见了赵云,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往北边曹操那里去了,刘备直接用手戟打过去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而后,赵云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这时,我们注意到原著中是这么写的: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高兴的对刘备说:"公子没事。“并双手抱过玉玄德。谁知刘备将阿斗扔到地上说,为了这小子,几乎损了我一员大将。我们知道刘备的身高是七尺五寸,按现在的方式计算也就是1.78米左右,试问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婴儿从一米多高的地方扔下,有很大的可能会摔出个问题来。所以历史上的刘禅是傻子不是没有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