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省辽北地区的考古研究当中,专家们汇总当地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址、遗迹,也还原出了一幅同样冷冰的场景:以秦汉长城为分界线,边关外难见遗存,成了名副其实的蛮荒之地。经过多年观察与思考,周向永借鉴了我国著名数学家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通过考古和文献研究相结合,把视点放到秦汉时期气候环境因素的考量上,他发现秦汉时期,相对寒冷的气候环境是辽北地区人类文明活动稀少的重要客观因素。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为人们勾勒出一幅秦汉时期凄冷的边关画面。在我省辽北地区的考古研究当中,专家们汇总当地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址、遗迹,也还原出了一幅同样冷冰的场景:以秦汉长城为分界线,边关外难见遗存,成了名副其实的蛮荒之地。

铁岭邱台遗址所在地征集的陶网坠。

专家们注意到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当时异常寒冷的气候环境不无关系,同时,长城的存在也使得当时民族融和与冲撞往往就在这条分界线附近展开。

经过三次大规模、深入细致的文物普查,当铁岭地区的文化遗存总体框架被整理出来之后,看到结果,铁岭市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周向永头脑中划了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按年代来划分,到了秦汉时期,辽北地区文化遗址突然变得异常稀少,只有秦汉长城沿线几个墩台遗址和一个年代约为东汉时期的墓葬群,与我省其他地区的秦汉文化遗存无法相比。

铁岭邱台遗址出土的用于纺麻的陶轮。

所以史家有“秦故障空塞”的说法。

他说:“即使不搞考古,也要发生疑问,2500多年前,在辽北呈现一派繁荣的,在这里繁衍了1000多年的那支文化怎么会突然消失了?”

经过多年观察与思考,周向永借鉴了我国著名数学家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通过考古和文献研究相结合,把视点放到秦汉时期气候环境因素的考量上,他发现秦汉时期,相对寒冷的气候环境是辽北地区人类文明活动稀少的重要客观因素。

据介绍,秦汉时期的全球气候发生一次较大变化,处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二次寒冷期”,对于此时的气候情况,历史文献中已经有了一定记载。

如《汉书·武帝纪》有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夏四月,陨霜杀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冻死”;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关东十余郡人相食”。

周向永说,阳春三月,中原已经进入春耕季节,这时却出现“霜杀草”。而元鼎三年四月那场雨雪,造成了粮荒,十多个郡出现了“人相食”的极端场面,反映了寒冷气候对当时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他说,这种记载,到了王莽时代出现的更为频繁:

《汉书·王莽传中》有天凤元年(公元14年),“四月,陨霜,杀木”;“三年二月乙酉,地震,大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死”;《汉书·王莽传下》中有:天凤四年(公元17年),“是年八月……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地皇二年(公元21年),“秋,陨霜杀菽,关东大饥”等。

在史料中,关于气候转寒,周向永在《续汉书·礼仪志》中还找到一个极端的例证:“永平元年六月乙卯,初令百官貙膢[chū lóu] ,白幕皆霜”。他查历史年代表发现,永平元年六月乙卯就是公元58年8月8日,8月初正是人们说的三伏天,汉明帝在这一天让百官参加祭祀宗庙的活动,却下起了霜。中原尚且如此,北方的严寒不难想象。

当然,在铁岭的秦汉遗址发掘中,他们也找到了物证。

在我省地理位置最北的秦汉时期汉文化遗址邱台遗址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红褐色陶罐,陶罐中有炭化谷物颗粒,经研究为粟的遗留,粟属于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喜温暖,耐寒。反映了当时铁岭南部已经不再是此前青铜时代的自然气候环境,即温暖湿润、森林密布、各种野兽经常出没,那时气候已经明显转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