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米海外广告翻车引质疑,品牌出海营销随俗有多难?

小米家的广告又翻车了,这次轮到了海外。

日前,小米国际发布了一则RedmiNote9系列的宣传视频,视频中采用了很多创意的元素才展示RedmiNote9系列的新特性,比如30W快充。而小米这则视频广告却惹怒了日本民众,作为小米全球投放广告的一部分,宣传片中一个吃寿司的白人男性发胖后从日式房屋里出来,然后爆炸后生成蘑菇云,视频后面还点了个赞,再往后就是欢庆场面。本来是宣传自家手机充电快,但是蘑菇云的出现,被认为是在拿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开涮,因为当时美军在长崎投放的原子弹就叫"小胖子"(fatboy)。

广告一出,作为唯一被原子弹炸过的国家——日本民众直接把小米骂上了热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这样的视频的确是很难接受。

小米翻车海外版广告片

目前小米已经在海外官方平台致歉以求将影响降到最低,小米日本表示,这次我们针对海外市场的最新产品促销包含了未慎重考虑的内容,该视频已经删除。小米尊重世界各地的用户和文化,在生产宣传新产品时,我们将更贴近用户。我们将尽一切努力防止将来再次发生,并且将解决问题。

一位小米市场部人士在群聊中解释,此为海外的供应商制作的视频,小米海外同事有存在对物料审查不严的责任。

但是不管怎么道歉,小米的这支广告片对于日本民众的心理伤害、对于小米品牌在日本本地的口碑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国内品牌出海、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广告翻车的事件屡屡发生,真的就无法避免吗?

从企业初心上来看,这次海外宣传片在日本翻车肯定是无心之举,相关市场人员和供应商显然是没有考虑到广告片中的片段对日本民众带来的伤害,受限于每个人的认知边界,尤其是对海外文化的熟悉程度有限,诞生这样有问题的创意其实是无法避免的。

很多广告回过头看,涉及到的问题都是相当明显的,罪魁祸首在先生看来不是创意的问题,而是流程的问题。对于绝大部分公司来说,都没有科学完善创意测试的机制和流程。一般来说,通过脑暴中收集几个备选创意,然后团队、领导敲定一个就拿去执行制作了。这样的风险性很高,创意是否只是品牌方的自嗨,是否具备传播性,是否会引起用户反感,是否价值观正确,这些参与广告策划和创意的人其实是无法自己比较客观的感知的,领导的审核也非常具有偶然性,这种决策环境下就极易出现上述举例的价值观失导致引发争议的广告出街的情况。

所以,一套科学完善的创意测试机制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品牌准备力推的广告,请市场调研公司或者团队自行组织安排,视品牌大小选择适当数量的客观的目标用户去做小范围的测试(对于一个成熟的大品牌来说,这个人数最好不要低于1000人),从传播度、价值观、品牌关联度、用户评价、文化差异等多个维度去进行考量,确保对即将要推广的广告有一个比较客观清晰的认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