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投融界研究院原創

轉載請聯繫授權

5月3日,杭州西湖因被絡繹不絕的遊人“淹沒”而登上微博熱搜。

這一天,在西湖喧鬧的另一邊,雲集創始人兼CEO肖尚略和他的戰友們,等待一個里程碑時刻的到來。

雲集,這個曾飽受爭議的電商平臺,在成立四週年的紀念日,正式於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肖尚略並未奔赴曼哈頓,而是留在了杭州,“我的創業過程,和杭州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緊密相連。最重要的時刻,一定要和最重要的人分享,所以我們特意把上市活動主會場放在了杭州,放在了西湖邊。”

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西湖,是不是又在見證一段新的傳奇?

01 奇蹟背後:涉嫌“三級分銷”曾被罰957萬元

中國電商,一個從來不缺少奇蹟與神話的領域。

在雲集於納斯達克“敲鐘”的280天前,成立未滿三年的拼多多赴美IPO。那時拼多多仍頭頂“山寨”、“假貨氾濫”、“消費降級”等衆多質疑,但刷新中國企業創建到上市最快速度記錄、2018年收入131.2億元等實績,讓人們不得不承認在中國電商領域,又誕生了一頭不可忽視的龐然“巨獸”。

雲集,在很多方面與拼多多有着相似之處。它的身上曾長期被貼着“微商”標籤,被外界質疑爲線上傳銷,更在2017年,因層層提取產品收益涉嫌“三級分銷”,被處以957萬元的罰款;同年8月,雲集微信公衆號、服務號被微信官方永久封停。

但它的發展同樣驚人,其招股書中有這樣一組數據:雲集平臺買家數量2016年、2017年與2018年的數據分別爲250萬、1690萬與2320萬;而其付費會員,從2016年的90萬,增長到2017年的290萬,2018年更是達到了740萬。同時,雲集用戶的復購率高達93.6%;從2016年到2018年,雲集的總收入爲分別爲12.84億元、64.44億元、130.15億元。

四年整,入駐納斯達克。

拼多多和雲集,在由淘寶、京東、蘇寧等巨頭統治的賽道上,劍走偏鋒,獲得了同場較量的資格。

這其中的祕密,我們可以稱爲——在流量紅利的末世代,掌握了社交的力量。

中國投資中心合夥人陳宇飛在分析社交電商發展時曾說過:“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時代已經結束了。商品信息過載,用戶選擇成本增加,品牌獲客成本大幅提升,讓傳統電商的路變得越來越狹窄,而藉助拼團、分銷、社羣等多樣化的社交運營模式,能讓流量實現更快速地裂變。”

投融界研究院研報中也提到:“截至2018年6月,我國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接近5.6億;手機網絡購物使用率達到70.7%。”移動端網絡購物的普及與流量紅利消失的客觀影響,使電子商務與社交應用融合加深,爲社交電商的發展建立了用戶基礎。

據投融界統計,2018年內相對規模較大的以社交驅動的電商平臺就有拼多多、雲集、有贊、微盟、禮物說、萬色城等超過10家,一些以微信公衆號、小程序爲抓手的小型社交類電商更是數不勝數, 2018年社交電商融資總金額已超200億元。

這其中,拼多多的運營模式以社交分享爲核心,用戶通過自主拼團或加入已有拼團,來實現流量層層裂變,改變了以往傳統電商依靠搜索、廣告爲主的購買模式。雲集的流量裂變則是讓每位用戶都可以成爲一個分銷渠道,用戶在平臺開店,貨源來自雲集,社交推薦賣貨可獲得訂單提成,自購時可享受優惠。

社交電商蘊藏的互動感和裂變式傳播在傳統電商打法中都嚴重缺乏,社交下的購買行爲,從未被這樣淋漓盡致地挖掘而出。

02 從“社交”到“會員”,尋找新戰場

但依靠社交力量打穿被巨頭壟斷的電商平臺這塊市場“鐵板”後,拼多多和雲集如今卻紛紛對自己社交電商的身份“矢口否認”。

拼多多新電商的定位,雲集的會員電商之路,轟動過後還有新的戰場。

正如投融界權威專家吳燁維在接受採訪時曾說的那樣,“很多時候,成功的創業要在風口到來之前,用行爲去推動趨勢,才能讓自己成爲潮流。所以,投資人很多時候站在自己角度對很多項目的質疑是能夠理解的,但創業者卻要用很大的勇氣和信心去堅守自己的夢想。”

有新的戰場,也是因爲戰場中還暗藏無窮的潛力。

泰合資本管理合夥人胡文欽在解釋雲集爲何選擇會員制時表示:我們在研究Costco時就看見,會員制會是未來重要的趨勢,體現爲高留存、高復購、高轉化、高產出。”

據投融界研究院分析:“目前,80、90後是我國移動社交網絡發展的中堅力量,00後是移動社交網絡界的新生代,而主打年輕一代的社交電商用戶規模勢必會隨年輕人對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使用率的增長而水漲船高。2018年我國社交零售用戶規模達到3.1萬人,至2020年這一數字將增長至5.73萬人左右 ;2018年中國網絡零售銷售額爲70198億元,佔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18.4%,且有逐年攀升的趨勢。

03 創業有多困苦,就有多少貴人相助

雲集在納斯達克上市前,肖尚略剛剛結束了長達半年的上市路演,杭州、香港、紐約、波斯頓、舊金山、芝加哥……開了一百多個投資人見面會。

雲集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資本助推,肖尚略曾笑言: “創業有多困苦,就有多少貴人相助。”

資料顯示,雲集發展歷程中一共獲得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鐘鼎資本、摯信資本、鼎暉投資等。不過商業模式上存在的巨大爭議,讓雲集的融資之路走得並沒有那麼順利。

2015年,資本市場對社交電商的未來充滿疑問,泰合資本管理合夥人胡文欽回憶起那段融資時光滿是感慨:“我和老肖(肖尚略)一起在北京‘挨家挨戶’地拜訪投資人,一次又一次地向VC機構解釋雲集的商業模式,由東往西從東三環到望京到海淀,非常辛苦。”

2016年12月12日,雲集獲社交電商領域最高A輪融資2.28億;2018年4月23日,雲集完成B輪融資,金額達1.2億美元。雲集給投資人交出的答卷是充滿驚喜的,正如其早期投資人鐘鼎資本合夥人孫豔華說的那樣:“坦率地說,雲集的成長速度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今時不同往日,2018年的社交電商已備受資本青睞,而整個行業仍處於跑馬圈地階段,未來社交電商領域的混戰註定火熱,資本對社交電商依舊充滿期待。

而在中國投資中心合夥人、投融界總裁陳宇飛眼中,社交電商下的細分領域社區拼團,或將成爲下一波浪潮。陳宇飛稱:“目前社區拼團市場非常分散,在產品質量、供應鏈管理和服務質量方面差異較大,這都爲行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二三四線城市的社區關係相對密切,爲社區拼團業務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只要在品類佈局和消費頻次上實現突破,社區拼團的市場份額將快速擴張。”

以投融界服務客戶秦先生爲例,在原本線下社區實體服務門店+線上生活服務APP相結合的新零售模式基礎上,着力加強供應鏈建設,提升產品品類及質量,通過社區團購與線下門店的互動打造差異化產品組合,緊緊抓住了社區拼團的發展浪潮。

很多時候,我們的確可以選擇在賽道上跟跑,但在不斷翻湧的創業浪潮裏,或許也需要一點“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創新與勇敢,才能創造奇蹟。

2019年,熱鬧的社交電商戰場, 又會殺出哪些黑馬?又有誰會來動盪格局?投融界研究院與您一起拭目以待!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