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交将于4月25日(周四)晚七点在人民会堂举办《如何听懂交响乐中的旋律与和声、节奏》系列专题讲座的第一讲“如何听懂交响音乐中的旋律”,由乐团徐学敏老师讲授。

自青岛交响乐团爱乐沙龙成立七年来,音乐讲座已成为乐团推广交响音乐的重要平台,在国内首创将系列化的音乐讲座(如音乐讲座、小型讲解音乐会、排练观摩、读书会、音乐导赏、音乐家见面会等活动)纳入乐团年度音乐季的规划中,提前安排好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及嘉宾等,许多从未接触过交响音乐的乐友逐渐成为乐团音乐季听众中的中坚力量,带动了更多的听众加入了乐友队伍。

但由于交响音乐是听觉艺术,而且其结构宏大、意蕴深广、思想内容丰富,又具有极其复杂的技术性,是艺术门类中最难读懂的。对于大多数缺乏交响音乐基本知识的听众来讲仅靠音乐文字解说和一般的讲解还是难以理解的。为此,青交今后将根据广大乐友的接受能力,尝试举办系列音乐理论方面的专题讲座,以逐步提高广大乐友的音乐素质与欣赏音乐的能力。

今年推出的《交响乐中的旋律与和声、节奏》系列专题讲座超出了一般欣赏音乐的范畴,在交响音乐更深层次中,引领乐友去探索交响音乐的奥秘。讲座将从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音乐四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作曲家的作品中选取精华,以通俗的语言详细讲述旋律的构思、创作、风格和与语言的关系以及在交响音乐中的作用。讲座中还将穿插音乐会视频以及现场音乐家示范演奏,使乐友能更好地理解音乐。

在欣赏交响音乐过程中,要想听懂交响音乐首先要读懂旋律,了解旋律的有关知识。因为在古今中外的各种交响音乐中,旋律是最有表现力、最能打动人心的,是交响音乐中最富于创作性和艺术性、最为活跃、自由的一个重要因素。

音乐中的旋律如同说话一样;有呼吸、语气、句法、表情、起伏、声音变化等要求。旋律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和声、曲式、配器复杂得多,其多样化、个性化,使规律性难以琢磨,其技术性和艺术性也难以分开。其形象性、风格性、时代性更为复杂,因此难以建立系统性的旋律学学课。目前世界上至今没有建立像和声、曲式、配器等一整套有关旋律的技术理论学科,虽然也有许多音乐家撰写了有关旋律的专著,但难成体系。旋律创作要靠音乐家的天赋和灵感,也要靠音乐家的日积月累以及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写作技术。但是,旋律也并不单是凭灵感就能产生的,它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有机结合的产物,即使像和声、曲式、配器等技术也需要靠艺术想象和灵感创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