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这是因为美国所在的土地,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口,最初它只是英国的殖民地,在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独立后,这才形成了一个政府,比起其他历史悠久的国家地区,建国200多年的美国确实在过去历史上没有太多要学习的,不过历史课程依然是他们的重中之重。

《世界历史》是美国中学生的必修课,而美国教育部制定的教材,则是一本将近1000也的大杂烩,书里面图文并茂,学生必须通过几个学期来进行学习。这本书包含了世界历史和美国独立后各种情况的描述,自然也提到了古代中国的文明,相信也让不少网友感到好奇,美国教科书是怎么描写中国历史的呢?

虽然这本书很大,但是比起漫长的人类文明而言就很小了,历史教材重点是写的欧洲,有关中国笔墨不多,但是这六个中国人,却是必不可少的存在。首先第一个人,就是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杰出的教育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东庭的门上,就以摩西、孔子、梭伦为中心建立雕塑,分别代表宗教、教育还有法律。

对于孔夫子,美国教材也是不吝惜赞美之词,认为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能够发现不同学生的才能,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第二三位提到的,则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美国人认为,这两位皇帝奠定了中国王朝的基础,并且影响到了亚洲地区的格局。美国教材认为,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制度,但是在位期间他大兴劳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

关于汉武帝,美的教科书则评价认为,他是一位十分好战的皇帝,非常热衷于扩张领土,对中亚文明而言,汉武帝刘彻显然是一位征服者。

第四位和第五位被写进教材的,则是唐朝时期的两位君主,唐太宗和武则天(美国人认为武则天实际上也是唐朝的帝王)。在他们所统治的时代,唐帝国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度,而且因为唐朝的开放,对日本和东亚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武则天,他打破了中国古代封建男权社会的传统,以女性的身份登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她执政期间注重百姓修生养息,也为后来唐玄宗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美国历史教科书提到的最后一个人,相信让很多人意外,虽然他也是名人,但是比起前面的几位,名气还是要差一些。这就是明朝下西洋的太监郑和,美国人认为“郑和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跨越了半个地球,把明帝国的声威最大限度地远播到海外。

在这个过程中,他进行了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同时他们也提出,郑和因为处于“暮气日增”的年代,他的下西洋并不能像汉朝丝绸之路那样,对东西方交流有太大的影响。坦率来说,美国教材对郑和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