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夏天要到了,办公室里爱美的女性的烦恼事也跟着来了。每年一到潮湿闷热的时候,女生的肩背、胳膊上就长出很多红疙瘩,一出汗还痒。严重时,小疙瘩还会破溃流出脓液,弄得她连露背的衣服都不敢穿。


在朋友的建议下,女同事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取了脓液分泌物后进行涂片、培养,结果显示——细菌性毛囊炎。

夏天来了,看看你裸露在外面的皮肤,是不是一片小红疙瘩


  1. 什么是毛囊炎?

毛囊炎是由细菌或真菌感染毛囊所造成的皮肤化脓性炎症,初期表现为红色的小斑点,触摸时会有痛感或痒感,之后可鼓起小脓包。随病情进展,脓包会发生破溃,流出脓液。根据感染类型不同,可分为细菌性毛囊炎和真菌性毛囊炎。


1.细菌性毛囊炎:这种类型的毛囊炎最为常见,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所引起。症状为红肿热痛、容易起脓疱、有出脓,脓疱水分变干或破溃后形成黄痂。常出现在毛囊分布丰富的地方,如腋窝、外阴、小腿等,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疼痛。

2.真菌性毛囊炎:看起来比细菌性毛囊炎的疙瘩大,且颜色也更深,为暗红色。形状较圆,不出脓、不痒不痛。真菌性毛囊炎多是由马拉色菌感染导致。该菌本是寄住在毛囊中的正常菌群,一般不会致病。一旦不受约束,过量繁殖,那么就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真菌性毛囊炎。

由于细菌、真菌喜欢出现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春天潮湿易出汗、夏季气温高多汗,因此是毛囊炎的高发季节。一些年轻人代谢快、易出汗,又喜欢高热量饮食,导致皮肤油腻。如果不及时清洁,就容易患毛囊炎。

  1. 为什么毛囊炎反反复复总不好


毛囊炎之所以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多是由于没有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比如明明是细菌性毛囊炎,却使用抗真菌的药物;还有就是疗程不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开出外用药和内服药,但有的患者只用了外用药,却没有足疗程服用内服药。


一般来说,细菌性毛囊炎,可外用或内服抗生素,如百多邦、罗红霉素等;真菌性毛囊炎,可外用抗真菌的药膏或药水,如酮康唑洗剂或二硫化硒洗剂外洗、涂擦药膏等,内服抗真菌的药物,如如伊曲康唑等。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一定要在正确的诊断基础上,由专业医生指导进行。

夏天来了,看看你裸露在外面的皮肤,是不是一片小红疙瘩


  1. 如何远离毛囊炎困扰?


1.改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不熬夜,避免压力过大和过度疲劳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此外,对于高热量食物,如甜食、肥肉、油炸食品等,也应限制食用。多吃新鲜蔬果。戒烟限酒。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出汗后及时擦干。尽量避免高温作业,不宜蒸桑拿、高温瑜伽等。油性皮肤者,每周使用两次硫磺皂洗澡;干性皮肤者则不能使用硫磺皂,应以保湿为主。

3.头皮清洁:每2天左右洗一次头,有条件者可每日一洗。需注意的是,没冲干净的洗发水、护发素,粘附在头发上,容易沾染灰尘,堵塞毛囊。经常染发、烫发,这些化学物质接触到头皮时,可能会破坏头皮环境,导致头皮的抵抗力慢慢降低,致病菌易侵入,诱发毛囊炎。

4.避免阳光暴晒: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会使毛囊炎病情更加严重,而且流汗之后会使毛囊孔再次感染,这样就导致了毛囊炎复发或病情更加严重。

5.选择温和型护肤品:一些护肤品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皮肤,容易将毛孔阻塞,最后导致毛囊炎病情更加严重。且一些不合格的添加剂,如激素、重金属等,也会加重毛囊炎。


6.不要乱挤:手残党们要注意,不要乱挤。毛囊炎如果用手去挤压,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因手上的细菌而造成二次感染,或因挤压的力道,造成皮下瘀血,留下很久才会消失的瘢痕。

简而言之,对于皮肤上的这些小红疙瘩,可能看着症状相似,实际原因则会有所区别,因此切记不要私自处理,最好及时前往医院查明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


夏天来了,看看你裸露在外面的皮肤,是不是一片小红疙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