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董奉的名聲自然也就沒有華佗和張仲景那般出名,所以,他鮮爲人知。但在東漢末年中,除了華佗和張仲景之外,還有一人的醫術不下於他們二人,這個人名爲董奉,但可能是由於董奉沒有著書,也沒有如華佗那般接觸過傳奇的人物,如關羽、周泰和曹操。

在東漢末年,華佗被稱之爲神醫,張仲景被尊爲醫聖,這二人在世人中有非常大的名聲。但在東漢末年中,除了華佗和張仲景之外,還有一人的醫術不下於他們二人,這個人名爲董奉,但可能是由於董奉沒有著書,也沒有如華佗那般接觸過傳奇的人物,如關羽、周泰和曹操。所以,董奉就很少出現在世人的眼簾之中,人們也只有在偶然的情況下聽到這個名字,然後感興趣的會去了解一番。

但是,不管是在醫術、還是醫者仁心這一方面,董奉都不遜色於華佗和張仲景二人。我們現在所說的杏林聖手這一詞就是因爲董奉才創造出來的。


找他看病不花錢,種杏樹就行

董奉出生於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少年時期就開始學醫,信奉道教。年輕的時候也曾做過官府小吏,後來可能是因爲不適應官場的環境隱居了。

當時,看病對於老百姓來說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小病不敢去看,大病只能熬着,太費銀錢了。董奉很體諒勞苦百姓,因此,他立下了一個規矩,百姓來找他治病不收錢,只要在病情治癒後在山中種下杏樹即可。小病種一株,大病種五株。數年後,董奉的後山就有了萬餘棵杏樹,一片杏林就坐落在了這裏。


當杏子結果成熟後,如果有人想要杏子,董奉就叫他拿糧食來換,久而久之,糧食也堆滿了董奉的糧倉。在荒年來臨的時候,董奉就開倉放糧。因爲董奉的醫者仁心,人們就開始稱頌他“杏林春暖”。杏林一詞因爲董奉而出現。

建安三神醫

張仲景爲南陽太守,醫術十分了得,有着官位的加成,加上張仲景也是一個醫者仁心之人,在南陽周邊,張仲景的名聲很大。


華佗四處行醫,可以說是一個行腳醫,那裏有病痛,華佗就往哪裏去。華佗的一生從未停留下腳步,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世間出現了一個大夫華佗。

董奉和華佗一樣,出行在南方一帶行醫。和華佗不同的是,董奉更擅長於用藥救人。他採集藥用植物製作成丹藥給人治病。一直到了晚年,董奉依舊在醫治病人。董奉的醫術高明,不求名利、樂善好施,所以被人們傳爲佳話,千古流傳。

因爲這三位醫者都出現在建安年間,所以,人們就把這三人並稱爲“建安三神醫”。


鮮爲人知

同爲“建安三神醫”,華佗、張仲景我們都耳熟能詳,即使是小孩子都知道這兩個神醫。但對於董奉,我們瞭解的就比較少了,甚至有的人還不知道董奉是誰,這又是爲什麼呢?

原因是因爲董奉沒有什麼特別出名的故事,沒有和當時的名人產生糾葛,也沒有著書流傳下來。

而華佗就不一樣了,他出現在三國演義當中,給關羽刮骨療毒、爲周泰治過重傷、甚至還想給曹操做開顱手術。這樣的事蹟很快就讓華佗的名聲傳揚開來,因爲醫術神奇,華佗被稱爲神醫。

張仲景則是在晚年著作了《傷寒雜病論》一書,從此,人們對於傷寒疾病的抵抗力能力就變得強悍了許多。因此,張仲景被稱之爲醫聖。


而董奉呢?他老老實實的治病救人,救治的也一般都是平民百姓,因爲信奉道家的關係,董奉這個人對於名聲也看得比較淡,所以也不想著書什麼的。因此,在後世,很少能聽到董奉的傳說。於是,董奉的名聲自然也就沒有華佗和張仲景那般出名,所以,他鮮爲人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