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

打通了!

5月6日上午,

铁峰山隧道全线顺利贯通!

工程建设者们眼含激动的泪花,

在隧道洞口前欢呼雀跃起来,

见证这一幸福时刻!

铁峰山隧道是全国市政最长山岭隧道,

它的顺利贯通,

为万(州)开(州)快速通道工程年底通车打下基础。

万开快速通道工程是重庆市市级重点项目,采用城市快速路设计,双向4车道,线路全长11.6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总投资20.8亿元,于2015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

铁峰山隧道位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万州经济开发区与开州浦里新区之间,全长9228米,是我国市政最长山岭隧道,也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该隧道围岩复杂,存在大型煤矿采空区、低瓦斯、强涌水、溶洞、膏岩等不良地质情况,日涌水量曾达38000立方米,施工安全风险极大。

针对隧道复杂地质情况,中铁二十五局克服重重困难,采取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沉降观测等措施,运用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激发极化法等探测方法,其中利用激发极化法对地质情况进行“核磁共振”,对复杂地质进行“望闻问切”,有效规避安全风险。中铁二十五局还专门制定一整套应急预案,抽调维护专员对电路、设备等进行巡查,联合业主、设计、地勘等单位与专家先后进行8次方案评审,为隧道贯通奠定技术基础。

“隧道下穿一段大型煤矿采空区,里面充满水和泥水混合物多达20万方,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大面积塌方,我们通过加强衬砌支护,给隧道穿上一层厚厚的盔甲”,中铁十一局项目技术负责人杨永东说,该采空区位于隧洞上方约50米处,长200米,分布着数十个纵横交错的废弃巷道,犹如一颗“定时炸弹”悬在施工人员头上,施工方通过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和专项应急预案等多种措施,最终安全通过采空区。

“隧道涌水难题非常突出,我们累计抽水量多达180万方,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的储水量,若用作发电可以满足一个中型社区的用电需求。”中铁二十五局项目指挥长彭小明告诉记者,针对隧道涌水难题,中铁二十五局深入地底布置9条抽水管,每条抽水管长1400米,抽水落差有100多米,相当于40多层楼高,配置多台专用抽水设备和1600千伏安变压器,顺利攻克涌水难题。施工方还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全日监控作业情况,随时掌握隧道内作业动态,每天安排安全员对作业面进行巡查,及时对各班组进行协调调配,做到班组“无缝化”衔接施工,确保隧道以每天平均掘进3米的速度向前推进,顺利实现了隧道全线贯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施工方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花费50多万元购置多台污水净化设备,对隧道施工排水进行过滤处理,组织专人定时对排水进行取样检测,确保排水无害排放,并采购两台洒水车对施工路段进行全天不间断洒水降尘,做好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同时,引入隧道现场气候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实时显示现场环境信息,做到环保与施工同步推进。

万开快速通道工程通车后,

将成为万州、开州两地同城化的重要交通枢纽,

届时万州至开州车程将由1小时缩短至15分钟,

助推三峡库区经济发展。

线路将延伸至城开高速公路,

极大方便沿线市民旅游出行,

将强化区域市场互联、旅游互通、产业互补和信息共享等,

同时对重庆市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

发挥支撑作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蒲翔

部分图片来自上游新闻

编辑 张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