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

打通了!

5月6日上午,

鐵峯山隧道全線順利貫通!

工程建設者們眼含激動的淚花,

在隧道洞口前歡呼雀躍起來,

見證這一幸福時刻!

鐵峯山隧道是全國市政最長山嶺隧道,

它的順利貫通,

爲萬(州)開(州)快速通道工程年底通車打下基礎。

萬開快速通道工程是重慶市市級重點項目,採用城市快速路設計,雙向4車道,線路全長11.6公里,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總投資20.8億元,於2015年12月27日正式開工。

鐵峯山隧道位於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萬州經濟開發區與開州浦裏新區之間,全長9228米,是我國市政最長山嶺隧道,也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

該隧道圍巖複雜,存在大型煤礦採空區、低瓦斯、強湧水、溶洞、膏巖等不良地質情況,日湧水量曾達38000立方米,施工安全風險極大。

針對隧道複雜地質情況,中鐵二十五局克服重重困難,採取有毒有害氣體檢測、沉降觀測等措施,運用地質雷達、超前預報、激發極化法等探測方法,其中利用激發極化法對地質情況進行“核磁共振”,對複雜地質進行“望聞問切”,有效規避安全風險。中鐵二十五局還專門制定一整套應急預案,抽調維護專員對電路、設備等進行巡查,聯合業主、設計、地勘等單位與專家先後進行8次方案評審,爲隧道貫通奠定技術基礎。

“隧道下穿一段大型煤礦採空區,裏面充滿水和泥水混合物多達20萬方,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大面積塌方,我們通過加強襯砌支護,給隧道穿上一層厚厚的盔甲”,中鐵十一局項目技術負責人楊永東說,該採空區位於隧洞上方約50米處,長200米,分佈着數十個縱橫交錯的廢棄巷道,猶如一顆“定時炸彈”懸在施工人員頭上,施工方通過編制安全技術交底和專項應急預案等多種措施,最終安全通過採空區。

“隧道湧水難題非常突出,我們累計抽水量多達180萬方,相當於一個小型水庫的儲水量,若用作發電可以滿足一箇中型社區的用電需求。”中鐵二十五局項目指揮長彭小明告訴記者,針對隧道湧水難題,中鐵二十五局深入地底佈置9條抽水管,每條抽水管長1400米,抽水落差有100多米,相當於40多層樓高,配置多臺專用抽水設備和1600千伏安變壓器,順利攻克湧水難題。施工方還利用視頻監控系統全日監控作業情況,隨時掌握隧道內作業動態,每天安排安全員對作業面進行巡查,及時對各班組進行協調調配,做到班組“無縫化”銜接施工,確保隧道以每天平均掘進3米的速度向前推進,順利實現了隧道全線貫通。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施工方高度重視環境保護,花費50多萬元購置多臺污水淨化設備,對隧道施工排水進行過濾處理,組織專人定時對排水進行取樣檢測,確保排水無害排放,並採購兩臺灑水車對施工路段進行全天不間斷灑水降塵,做好揚塵污染控制工作。同時,引入隧道現場氣候環境實時監測系統,實時顯示現場環境信息,做到環保與施工同步推進。

萬開快速通道工程通車後,

將成爲萬州、開州兩地同城化的重要交通樞紐,

屆時萬州至開州車程將由1小時縮短至15分鐘,

助推三峽庫區經濟發展。

線路將延伸至城開高速公路,

極大方便沿線市民旅遊出行,

將強化區域市場互聯、旅遊互通、產業互補和信息共享等,

同時對重慶市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

發揮支撐作用、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峽都市報社全媒體記者 蒲翔

部分圖片來自上游新聞

編輯 張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