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表明大衆投資的心理變化

曾經有一個研究報告顯示——股票投資:學心理勝過學經濟。爲此經濟學家牽頭搞了一個實驗,查看幾十個大學裏各個專業的人交易股票的成功率,結果顯示,學心理學的人平均贏利超過8%,高於學企業經濟學和數學的,甚至相當於學國民經濟學和物理學的人的3倍。

創業板

休整之後將繼續進攻! data-cover=https://zimeiti-eastmoney-com.oss-cn-shanghai.aliyuncs.com/6759a69360c04988a7c24235ca27b2cd.em/art data-time=2018-04-03 13:29:04 data-watch=438 data-zan=15 data-islive=1 data-duration=277 data-size=81800022 data-id=3541776 alt=創業板休整之後將繼續進攻!>

他們認爲,心理學學生和老師取勝的原因在於:“他們並不相信被捧的過高的證券,經常反對一種有許多人去購買,從而使之變得太貴的股票。”爲了避免像大多數的散戶一樣追漲殺跌,就從心理學的角度給大家說說股票心理。

下面是一張普通大衆投資心理變化過程:

觀察上面的例子,我們不難發現普通大衆在投資股票上面普遍存在着幾個錯誤的炒股心態:從衆,貪婪和恐懼。

人類的本性——貪婪

貪婪的特點:無滿足性,僥倖性,意志薄弱性

現實中,人們或多或少都會表現出貪婪,這在投資中尤爲明顯。投資中的貪婪大多表現在對投資項目進行過多盲目的追求,因爲投資者認爲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盈利。

比如,貪婪地對熱門項目進行投資,認爲其能夠產生令人滿意的回報;投資中過分戀戰,認爲遭受的損失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可能會補回來。殊不知,這種美好的願景往往只是一廂情願。在投資中如果投資者不能認真地糾正錯誤 任其發展下去,不僅使投資得不到回報,還會讓自身變得越來越貪婪,最後落得血本無歸的下場。

投資中的貪婪是投資者願意參與投資交易的內在動力。因爲想要自己的錢變得越來越多,所以會貪婪;因爲投資中變得貪婪,纔會不停地參與到投資中去。

比如,歷史上著名的荷蘭鬱金香狂潮,就是人類貪婪的寫照。如果市場上商品的價格漲了而貨幣的價格不跟上去的話,總有一天價格會重新跌到原本的起點。如果供給既不短缺,質量也不好,價格卻在上漲的話,這其實是必需以外的假需求造成的泡沫價格,而泡沫總有一天會破裂的。

羊羣效應——從衆

羊羣效應產生的原因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信息相似性產生的類羊羣效應,另一種是由於信息不完全產生的羊羣效應。類羊羣效應指機構投資者具有高度的同質性,他們通常關注同樣的市場信息,採用相似的經濟模型、信息處理技術、組合及對沖策略。在這種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可能對盈利預警或證券分析師的建議等相同外部信息作出相似反應,在交易活動中則表現爲羊羣行爲。

而後者則是指我們大多數股民的“羊羣”心理。由於信息可以減少不確定性,投資者獲得準確、及時和有效的信息就意味着可以獲得高額利潤或者避免重大的經濟損失。但是在現實市場中,信息的獲得需要支付經濟成本,不同投資者獲得信息的途徑和能力各不相同,機構投資者擁有資金、技術、人才的規模優勢,個體投資者在信息成本的支付上遠遠不能同機構投資者相比。

由此機構投資者比個體投資者獲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個體投資者在獲取有效信息和獲得投資收益時處於不利地位。因此在牛市中會慢漲快跌,而殺跌又往往一次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爲股民普遍的存在從衆心理。

恐懼心理

恐懼是指個體在投資的過程中,由於遭遇到阻力或者干擾,使投資不能獲利而出現的情緒變化。當然,恐懼心理也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一個人遭受的恐懼體驗可以轉成警號信號,讓個體建立自身的防禦機制,併產生自我暗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磨練意志力,提高適應力。

投資中面臨的恐懼的情況及應對方法:

1.投資者對投資虧損的恐懼。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投資,併合理控制好倉位,最關鍵的一點是要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進行合理的投資,這樣才能放心去做投資。

2.恐懼離場。分爲兩種,一種是投資者獲利之後不願離場,第二種是出現虧損不願離場。出現第二種的概率遠大於第一種(沉沒成本)。所以一定要理清自己的投資邏輯後再做出明智的選擇。

3.恐懼失去市場的機會。投資中不要去觸碰那些自己不懂或者沒有接觸過的東西,賺自己瞭解並且能夠把我的錢,這樣投資機會才能越來越多。

從衆,貪婪,恐懼,這三個在股票市場上投資最容易有的幾種心理狀態,貪婪和恐懼是人性的弱點,兩者在充滿風險的股市體現得尤其明顯。沃倫巴菲特說過: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所以從絕對意義上來講,每一個股票投資者在盯盤時,都在做買入還是賣出,亦或是持幣不動的思想鬥爭,因此經歷貪婪與恐懼的雙重煎熬。每一輪大盤的牛熊轉換,每一隻股票的價格漲跌,都在不同的投資者心中引發貪婪或恐懼的念頭,從而導致多空博弈、買賣交織的複雜投資行爲。

由於恐懼,就不敢在大多數人恐慌的時候買進,總是希望能夠抄底埋到最低點;由於貪婪就不會再股價大漲時選擇離場,總是幻想着還會漲,能夠多賺一些。由於要抑制從衆,就必須要判斷別人究竟是正在貪婪還是正在恐懼,在股票市場上面需要分析的因素實在是太多,很多東西我們都還要繼續去衡量。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MACD指標:

MACD 稱爲指數平滑異同平均線,是從雙指數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減去慢的指數移動平均線,MACD的意義和雙移動平均線基本相 同,但閱讀起來更方便。當MACD從負數轉向正數,是買的信號。當MACD從正數轉向負數,是賣的信號。當MACD以大角度變化,表示快的移動平均線和慢 的移動平均線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開,代表了一個市場大趨勢的轉變。

MACD組成

MACD指標由diff線、dea線、MACD紅綠柱線和零軸這三線一軸組成。交易者主要是觀察這三線一軸的交叉、背離、突破、支撐線、壓力線等形態的變化來進行操作。

a、零軸

簡單的說,零軸是多空市場分界線。零軸以上,屬股票強勢區,零軸以下,屬股票弱勢區。比較強勢的股票表現爲股價從高位回落不能有效跌破0軸,整理一般是在0軸以上完成的。我們操作股票時,一般操作零軸以上的。

b、金叉、死叉、交叉

金叉:DIF和DEA都向上,並且DIF向上穿越DEA的同時,形成金叉;

死叉:DIF和DEA都向下,並且DIF向下穿越DEA的同時,形成死叉;

交叉:DIF和DEA方向相反,DIF穿越DEA時候形成交叉;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指導意義不大

c、支撐線、壓力線

下面重點來講一下MACD具體 買賣點把握的戰法

1、0軸金叉(買入)

DIFF、DEA在0抽之上運行一段時間後回到0軸附近,DIFF上穿DEA形成金叉,是中長期底部形成後開始主升的標誌,後市爆發力和持久力都非常強。

2、粘合多頭髮散(買入)

DIFF和DEA經過一段時間橫向粘合後向上開口發散,爲買入信號。此形態是MACD最經典的實戰技法,一旦形成,通常都會有一段很好的漲幅,而且粘合時間愈長,後市爆發力度愈強。三種此形態以0軸爲界可分爲:0軸之上、0軸附近、0軸之下 MACD溼吻 (飛吻和溼吻)

3、上漲之眼(買入)

當DEA處於上升狀態或由上升、下跌轉爲走平狀態,DIFF由上向下死叉DEA之後很快又向上金叉DEA,兩線之間形成一個空洞,稱爲“上漲之眼”,爲較佳買點。此形態以0軸爲界可分爲三種:0軸之上、0軸附近、0軸之下(出現雙眼,後期漲幅更大)

4、粘合空頭髮散(賣出)

DIFF和DEA經過一段時間橫向粘合後向下開口發散,爲賣出信號。此形態表明股價經過盤整向下突破,通常都會有一段很大的跌幅,而且粘合時間愈長,後市下跌力度愈強。遇此形態需要堅決賣出。

5、塌肩型死叉(賣出)

當上行中的DIFF受到下行中的DEA的壓制在離DEA尚有一定距離時便拐頭向上或DIFF由下向上即將金叉DEA卻未金叉而再次向下時,遇此形態需要堅決賣出。

6、下跌之眼(賣出)

當DEA處於下行狀態或由上行、下行轉爲走平狀態,DIFF由下向上金叉DEA之後很快又向下死叉DEA,兩線之間形成一個空洞,稱爲“下跌之眼”, 遇此形態需要堅決賣出。2017年11月18日002194出現下跌之眼,後期跌幅加大。(雙眼後期跌幅會更大)

MACD指標特殊用法

1、頂/底背離

macd最有價值的在他的背離,結合波浪理論中MACD在4浪時要過零軸的確經典,而且運用不背離不見頂不出場就更爲經典了,下面給大家嚴重分享一系列的MACD背離模式:

【頂背離】在指數創出新高而MACD柱狀線不再創新高就是頂背離,意味着上升動能衰竭是賣空信號。

【底背離】在指數創出新低而MACD柱狀線不再創新低就是底背離,意味着暫時需要向上反彈是做多信號。

【頂勝底】頂背離通常比底背離的準確性通常要高,行情要快!左側越墨跡的推動行情右側越容易發飆。

大多交易者認爲背離就是單純的抄頂和抄底,這裏給大家分享背離非常經典的用法,而且能熟練掌握並把握門道背後的細節就能夠賺錢!

【順勢背離】順勢背離就是指在多頭趨勢中去尋找底背離去,在空頭趨勢中去尋找頂背離,我們運用逆小勢順大勢的原則方法來獲利要比單純的抄頂抄底更勝一籌!

【縮量背離】在多頭的頂部出現了背離的同時K線出現了K線逐漸趨小,動能逐漸趨弱的現象去做空,這種形態多是終結楔形,反過來在空頭的底部出現縮量現象去做多要比直接抄頂和抄底的成功率更高,而且這種情況的背後通常是以巨量釋放的結果展現出來,很容易拿到大好行情。

【雙峯背離】大週期出現了頂背離+末端的小週期再次出現了頂背離雙重確定了頂部賣空!一個週期上的雙峯背離是不多的,如果你已經很熟練了,要靈活在配對的週期小週期中去等待二次背離,會交易得更有快感.

【順勢縮量背離】很明顯就是既順大勢逆小勢的同時有縮量現象進一步加強頂底信號。

【雙峯縮量背離】在大週期上出現了雙峯背離的同時,末期出現了縮量現象更加強了頂部和底部的確定性。

【順勢雙峯背離】順大趨勢逆小趨勢的同時,在大週期上已經出現過一次背離了,而且在小週期上再次出現背離!

2、凹型理論

作爲滯後性指標,在實際使用中常會讓短線投機者進入誤區。比如金叉時入場後立即死叉,死叉賣出後立即又金叉,使其把握難度較大。在研究中發現,其實這類形態也有跡可循。

如上圖所示,在MACD死叉出現後,三天內立即出金叉信號,隨後股價便一路上升並創出上一平臺高點開始走出上升趨勢,類似市場的中“空翻多”。對個股而言,若其出現死叉調整,投資者則可參考底/浮方法,率先減去浮倉迴避風險。剩下的浮倉則可參考常用的上升趨勢線30日均線或智能輔助線,關注其死叉後的三日內(以死叉出現計第一天)能否再次金叉。由於走出反轉行情需要突破平臺,則可同時參考流動資金方便判斷是否具備向上突破的能力。從形狀來看呈現“凹”型,於是將其命名爲【凹型理論】。

如上圖所示,同理,當MACD金叉後,三天後立即出後死叉信號,此意爲“多翻空”。一般情況下,此類股則容易跌破前期平臺,創出新低。對個股而言,若其金叉後立即出現死叉,則應堅決出貨,等待其跌破前低後是否具備再次低吸機會,此形態則呈倒凹型,也是凹型理論的一種。由於目前A股仍以單向交易爲主,所以倒凹型在作空機制中運用較爲廣泛,如股指期貨、商品期貨等。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將凹型理論解釋爲:一般情況下,凹型口以3日內形成有效。正向凹型口形態,會破上一輪反彈高點;而反向凹型口形態,則會破上一輪反彈低點。特別是在個股應用時,一定要配上其它組合指標。

炒股鐵律

1、 只買上升軌道的股票,不買下降軌道的股票,如果股票一直在上升軌道,就永遠持有,永遠不要賣!

2、 在上升軌道的下沿買進股票,然後持有,到上升軌道發生明顯的變化,賣出。

3、 局面複雜看不清的股票,千萬不要進去,柿子撿軟的捏,炒股也一樣。

4、不要把所有的錢一次性買進同一只股票,即便你非常看好它,而且事後證明你是對的,也不要一次性買進。總有可能買得更低,或者有更好的機會買進。

5、 如果誤買了下降通道的股票,趕緊賣出,避免損失擴大。如果沒有損失,也趕緊退出觀望。

6、 不是上升通道的股票,根本不要看。管它將來怎麼樣,不要陪主力去建倉。沒時間陪他們耗着。

7、 贏錢時加倉,輸錢時減碼,如果你不想死的快而想賺得快,這是唯一的方法。

8、 不要相信業績,那隻代表過去,不代表將來。炒股是炒將來,不是過去。

9、不要幻想老是去做短線,每天進進出出。股票不是做愛,頻繁進出,可能給你帶來快感,但會讓你損失很多的錢,唯一受益的是證券公司,而且你不會有那麼高的水準,你也不是莊家。

10、股票很便宜了,跌了很多了,不是你買入的理由,永遠不是!他還可能更加便宜!

11、股票很貴了,漲了很多了,也不是你拒絕買入或者賣出的理由。他還可能漲得更高。

選股心得:

股票漲跌的浪是主力造的,沒有主力就沒有大的漲跌,沒有主力,再好的題材,再好的概念,再多的理由,一樣是一潭死水。前進股市第一個思路,就是要知道無風不起浪,浪是莊家主力造的,沒有當莊的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動,你要想在股市獲利,就要與莊家共舞與主力同進退。

底部讓一點,頭部讓一點,中間多喫一點,操作是這樣。

做股票:一、工具要單純,二、想法要單純。

買進的方法有兩種:逢低接,轉強買。

股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會買是徒弟,會賣纔是師父。

知道如何等待,纔是股市成功的祕決,“未贏先想輸”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高度智能,看得懂的時候就進場,看不懂的時候就觀望,觀望也是一種策略。

光會看如何是買點、如何是賣點還是不夠的,心態的鍛鍊纔是散戶投資人最欠缺的,散戶欠缺的是殺手的本質,心性不夠殘忍,該買時不敢買,該殺的時候又遲疑,該抱的時候也沒有堅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