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到校一直都是初升高的熱門途徑,光看這70%的比例,不少家長和孩子都已經心動不已。事實也確實如此,隨着備考壓力和升學壓力不斷攀升,很多家長也是絞盡腦汁爲孩子選擇一些途徑和方法,哪怕有一點可能都會去嘗試,爲的就是最後能讓孩子多讀點書,以後生活得容易一點,這也是每個家長的初衷。

所以指標到校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特別是對於部分成績中等或者中偏上的孩子來說,能夠憑藉指標到校的機會進入區重,也是非常不錯的!那指標到校作爲JW的一項政策,其實裏面也有很多誤區,有意願走指標到校的家長都來看看,這些“坑”你們是不是踩過或者即將要踩!

1.原七大直屬校沒有指標到校名額

這裏需要非常強調的就是原七大直屬校是沒有指標到校名額的,但是2019屆的渝八和渝一的初三學生是可以參加的,所以從大範圍來說原來的七所直屬校是沒有指標到校名額的,今年的渝八和渝一有例外情況,有這方面問題的家長可以去招辦老師那裏問問2020的政策是什麼。

所以家長的誤區之一可能就是等着明年指標到校的時候填報原直屬校,切記,原七大直屬校沒有指標到校名額!想要去直屬校的家長前期就一定要多去諮詢QY的事,或者後期中考志願填報。

2.指標到校有區域限制

這一點也是很多家長的誤區,指標到校的實質是區重點的保送。孩子在明年填報指標到校的時候,在報名表的下方備註裏面會明確寫着可以填報的學校,因爲指標到校是有區域限制的。

比如說你是南岸區的學生,那你指標到校填報的範圍就只能選擇11中、二外、南坪中學、廣益中學和輔仁中學,所以家長有想要走指標到校的想法的,可以提前關注自己所在轄區的重點中學,不能跨到其他區去填報指標到校。

3.指標到校最後仍然需要參加中考,而且成績有意義

很多家長覺得只要指標到校填報成功了,就不用參加中考了或者中考成績不重要了,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就算指標到校成功之後,也是需要參加中考的,只是試卷在區內閱卷,相當於畢業考試。部分學校仍然會把最後的中考成績作爲分班依據或者是一些優惠條件的評定標準,所以如果想要進重點班型或者拿到比較好的優惠條件,就一定不能鬆懈,沒到最後成功錄取的那一天,都是需要堅持的!

4.指標到校最後的中考志願只能選擇當時指標到校錄取的學校

這一點也是需要家長切記的,因爲指標到校不像QY,你可以毀約,指標到校是有法律效力的。所以一旦你指標到校錄取成功之後,最後的中考志願填報也只能選擇那一個學校,不能選擇其他學校。

這是非常重要的,之前聽說有孩子沒有按照這樣去做,學籍都沒有跟着人走。這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所以家長和孩子爲了後期不出現很多麻煩,在填報指標到校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最後是不是讀這個學校,這些問題一定要想要再做決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