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当前各期分摊人数增量递减和分摊金额急剧增加来看,相互宝老年防癌计划虽能有效填补老年互助保障的不足,但未来增长空间有限。在早期会员度过等待期后,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帮助成员人数先缓慢后迅速地增加,到2019年9月,第2期增长至1581人,2019年10月则稳定在1700人以上。

作者│宋占军 卢雨萱

文章│《金融博览·财富》第11期


自相互宝的前身“相互保”2018年10月16日上线以来,相互宝在一年之内实现参保人数超过9300万人。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21日,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参与分摊人数达8968.2万人,老年防癌计划参与分摊人数达381.2万人,整体分摊人数达到9349.4万人。

一年多来,如表1所示,尽管上线初期引发了诸多争议,但相互宝在螺旋式上升的演进中不断加强技术迭代、保障升级和制度建设,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单一互助计划。

相互宝一周年:回顾与展望

相互宝,现状如何?

截至2019年10月21日,相互宝已累计帮助7957名成员,筹集13.06亿元互助金。

如图1所示,自2019年1月起,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分摊成员人数平稳上升。2019年2月前后半个月的时间,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分摊成员增长910万人;2019年9月下旬以来,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分摊增长人数趋于稳定,每期增长约200万人。

相互宝一周年:回顾与展望

在帮助成员人数方面,由于90天等待期的原因,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运营初期帮助成员数量极为有限甚至部分时间为0人。在早期会员度过等待期后,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帮助成员人数先缓慢后迅速地增加,到2019年9月,第2期增长至1581人,2019年10月则稳定在1700人以上。

2019年9月第2期以来,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连续3期分摊金额分别为2.96元、3.01元和3.06元,表明在当前成员人数和帮助成员人数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每位成员参与分摊金额约3元。

如果以2019年9月第2期以来帮助成员和分摊成员数量来计算相互宝为代表的网络互助计划的重症发生率,则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连续3期重症发生率分别为0.000018、0.000019、0.000020,平均发生率为0.000019。这一发生率远远低于《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30岁男性25种病种重疾发生率0.000949、30岁女性0.000987。

与此同时,作为和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分别运营的相互宝老年防癌计划,自2019年5月8日上线以来,2019年5月底参加人数达到146.39万人,随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每期增加成员人数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19年10月21日,相互宝老年防癌计划分摊成员达到381.2万人,较上期增长11.3万人。(见表2)。

相互宝一周年:回顾与展望

从当前各期分摊人数增量递减和分摊金额急剧增加来看,相互宝老年防癌计划虽能有效填补老年互助保障的不足,但未来增长空间有限。

相互宝,价值何在?

在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相互宝等网络互助计划有望成为完善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根据《2018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职工医保实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71.8%,实际住院费用个人负担28.2%。居民医保实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56.1%,个人负担比例为43.9%。

总体来看,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不足,以及政策范围外自费费用的占比过高,是影响我国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重要因素。再加上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一般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倍的设置,使得当参保人发生医疗费用超过20万元或者30万元时,即触达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在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尚未普遍或者保障力度不足时,当患者发生癌症等重大疾病需要高额医疗费用支出时,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力度就显得更为不足。从数据看,截至2018年,当前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超过40%。

相互宝以恶性肿瘤和99种大病为保障内容,病种数量较多,受益人群较广。在较高受益面的前提下,相互宝对39周岁及以下人群提供30万元的健康互助金,对40-59周岁的人群提供10万元的健康互助金。

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和相互宝在保障待遇享受方面不冲突,因此当参保人患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时,一方面能得到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另一方面能得到相互宝30万元或10万元的互助金,对于弥补自费医疗费用支出、补偿收入损失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当地方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仅为30万元左右时,相互宝相当于将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翻倍了。

● 拓展覆盖人群范围

根据《2018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参加全国基本医疗保险134459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人员全覆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全国大中城市的调研发现,2017年全国大中城市健康险市场的渗透率仅为9.1%。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应对自身与家庭重大疾病费用支出方面,仍主要通过基本医疗保险与自筹资金解决。

相互宝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互助活动,在三线城市及以下区域的相互宝成员占到整体的56%,其中来自县城及农村的占到整体的30%。此外,中西部区域成员相当踊跃,成员数最多的十个省份中,中西部省份占了四席,分别为河南、四川、湖北、安徽。

相互宝在保障人群方面极大地拓展了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的不足,并且通过家庭参保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城乡居民等自愿参保人群的医保稳定性。总的来看,相互宝进一步拓展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人群。

● 完善保障体系结构

相互宝以“互助保障”为核心理念,而互助保障正是我国保障体系严重缺失但又极其重要的一环。理想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包括三大部分,底层是社会保障,上层是商业保险,而位居中间的就是互助保障,三者组成金字塔形保障体系。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民众对商业保险既不了解也不信任,造成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障市场渗透率偏低的现状。而社保尽管已经覆盖了超过95%的人口,但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无论占总体医疗费用还是占个人收入比重都过大,而且存在进口药物、康复治疗等未被纳入社保范围的问题,使得其保障功能有所削弱。

我国的互助保障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展起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技术条件不成熟,而并非缺乏市场需求。

实际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越来越关注个人健康,在这方面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可以说,相互宝的问世真正抓住了民众的需求,同时借助蚂蚁金服强大的信用基础和金融科技力量,摸准了时代的脉搏,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相互宝,未来在哪里?

相互宝作为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互助协议由平台单方面拟定,尚未纳入特定的监管体系。

医疗互助保障涉及复杂的疾病定义、医学诊断和健康告知等一系列问题,极易引发纠纷。事实上,相互宝上线一年多以来的两次赔审团审议案例和某***平台作者关于“相互宝四宗罪”的文章,均反映了相互宝在健康告知条件、审核、调查工作流程中存在不足,尤其是立案资料的要求告知不到位,影响了立案效率,导致互助案件调查周期过长。

展望未来,相互宝作为一款参加人数超过9300万的互助计划,其互助计划的公允、调整或退出涉及上千万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因此务必承担更高的社会责任。

从长远看,首先,相互宝应尽快明确监管部门。根据相互保险的定义,相互保险与相互宝等类保险网络互助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如非营利性、成本低廉、普惠互助等,且都主要服务于中低收入群体。因此,建议将相互宝等类保险网络互助纳入广义相互保险的范畴,由银保监会进行监管。

其次,出台指导意见。相关监管部门应加紧制定出台网络互助的监管规范性文件,对网络互助予以明确定性。借鉴共享单车平台等共享经济模式治理的经验,加强网络互助平台资金监管、资金安全的保障。调整改善网络互助平台的运营规则,如允许会员参与互助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形成民主、合理的治理结构,以切实保障会员权益。网络互助平台可参照相互保险公司的资金要求,事先筹集必要的初始运营资金或最小资本公积金,以加强网络互助平台刚性兑付的保障能力。

最后,加强行业自律。在当前监管体系尚未明确的情况下,相互宝等类保险网络互助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和金融科技等方式加强自律,保证会员数据真实性、互助资金安全性、平台数据安全性。在现有的互助公示之外,定期对会员数量、管理费用支出的总量与结构等进行信息披露,坚持经营行为规范的底线。在重症疾病互助的基础上,根据基本医保保障水平的调整、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需求的变化,及时升级健康互助方案。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