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莊士敦考慮到他們之間交流語言還是有些障礙,於是後來決定讓留學剛回國的徐志摩做翻譯,林徽因小姐作陪,他們一行人從神武門進入紫禁城,泰戈爾一度感慨道這裏的建築氣勢宏偉,陳設富麗堂皇,貴族氣質十分顯著,想想得到一個走遍半個世界的文豪誇獎,可見我們故宮的實力。泰戈爾是東方古國印度的詩人,全名叫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1861年 5月7日,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出生

1924年4月12日,一艘輪船緩緩駛進上海匯山碼頭,船上有泰戈爾率領的“國際大學訪問團”。這是中國學界期待已久的訪問,發出邀請的是梁啓超、蔡元培這兩位中國學界泰斗,他們以北京“講學社”的名義邀請泰戈爾訪華並提供路費。隨行的還有梵文學者克提莫亨沈、國際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畫家蘭達爾波斯,泰戈爾的祕書恩厚之,加爾各答大學歷史學家卡里達斯諾格教授以及美國社會工作者葛玲女士。此次泰戈爾一行的到來,最喜出望外的是徐志摩。講學社請他做印度詩人的翻譯,並照料這位六旬老人。不過,徐志摩不會說梵文,泰戈爾也不會說漢語,他們之間只能用英語作交流。泰戈爾的中國行計劃是6個星期,其中最主要的逗留地點是北京,上海是他到達和離開都必須經過的城市。

泰戈爾是東方古國印度的詩人,全名叫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泰戈爾的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階級,是婆羅門種姓,在英國東印度公司時代財運亨通,成爲柴明達地主。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社會活動家,在當時積極贊成孟加拉的啓蒙運動,支持社會改革。他的父親對吠陀和奧義書頗有研究,是哲學家和宗教改革者,富有民族主義傾向,由於與社會上的傳統習俗格格不入,被習慣勢力祝爲沒有種姓的外化之人。他有子女十四人,泰戈爾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就是在這個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輩中頗出了一些學者和藝術家。由於生長在這樣一個印度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和諧交融的書香門第,因而泰戈爾從小就受到家庭環境的薰陶。

他進過東方學院、師範學院和孟加拉學院,但生性自由,厭惡刻板的泰戈爾沒有完成學校的正規學習課程。他從小就醉心於詩歌創作,從13歲起就開始寫詩,詩中洋溢着反對殖民主義和熱愛祖國的情緒。泰戈爾發表了長詩《野花》、《詩人的故事》等。1878年,他遵照父兄的意願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但他不喜歡法律,於是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創作。

1901年,爲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聖地尼克坦創辦了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後來發展成爲有名的國際大學。1910年,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複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這期間還寫了象徵劇《國王》和《郵局》及諷刺劇《頑固堡壘》。同年,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出版,後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獻集》裏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譯本出版,泰戈爾成爲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1916年,泰戈爾來到日本,他對日本這樣充滿生機的一個新興國家,頗多感慨。後來他從日本又到了美國,以:“國家主義”爲題,作了許多報告,他譴責東方和西方的“國家主義”。1919年,發生了“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了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非常氣憤,挺身而出,寫了一封義正辭嚴的信給印度總督,提出抗議,並聲明放棄英國國王給他的“爵士”稱號。

泰戈爾從年幼時起就嚮往中國這個古老而富饒的東方大國,並且十分同情當時中國人民的處境,寫文怒斥英國殖民主義者的鴉片貿易。1924年4月12日,泰戈爾來到了中國,終於實現了他多年的願望。對於這樣一位有東方的靈魂,又能夠從容進出西方文明的印度詩人,亞洲第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學界也是充滿了期待、豔羨和好奇。泰戈爾到達中國後,就受到了中國文壇各類著名人士的熱烈歡迎。泰戈爾情不自禁的說了一段話:中國朋友們,我實在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到達了這片土地就像回到了自己的故鄉。我一直都有這樣的感覺,印度和中國其實是近親,我們兩個國家其實是古老而又親愛的兄弟。次日在慕爾鳴路32號應上海各學術團體邀請發表演說,後訪問杭州、南京、濟南、北京、太原、武漢等地,並發表演說。

莊士敦是溥儀的老師,跟泰戈爾又是好朋友,他向泰戈爾講述了皇宮的奢華與宏偉,這讓泰戈爾充滿好奇心,於是決定前來拜訪溥儀。溥儀知道後也是欣喜若狂,畢竟每天只呆在高高的紅牆大院內難免對外面的世界感到新奇。後來莊士敦考慮到他們之間交流語言還是有些障礙,於是後來決定讓留學剛回國的徐志摩做翻譯,林徽因小姐作陪,他們一行人從神武門進入紫禁城,泰戈爾一度感慨道這裏的建築氣勢宏偉,陳設富麗堂皇,貴族氣質十分顯著,想想得到一個走遍半個世界的文豪誇獎,可見我們故宮的實力。後來溥儀在御花園招待的賓客,並在御花園的一起合照,重點是拍照片他們的站位也是非常有考究的,溥儀站的比泰戈爾高一個臺階,一個兩鬢斑白的長者對一個19歲的小生如此尊重,或許只是因爲他的皇帝頭銜,或許是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敬畏。5月29日,泰戈爾在徐志摩陪同下搭船去日本東京,後取道香港返回印度。

1941年,生病的泰戈爾曾經在紙上寫下這樣的詩句:“有一次我去中國,我取了一箇中國名字,穿上中國衣服……”8月6日,泰戈爾在加爾各答祖居宅第裏平靜地離開人世,成千上萬的市民爲他送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