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窗外雨噗噗噗的,只能在家閒扯蛋!

聽說最近“娘炮”這個詞又火了,大有成爲一種文化的趨勢。

話說咱不是圈內人,也不理圈內事,想說這明星吧,咱也不認識幾個,咱還是扯扯文化吧。

“娘炮”這個詞不是個先進詞,其實由來已久。

粗略的翻了下史料,最早應該出現在《大明兵部火器志》。具體是不是最早,你們可以查查看~

記載說,萬曆十五年左右,大明海軍在南海巡航時,遭遇了葡萄牙海盜的襲擊。於是雙方擺開了架勢,狠狠幹了一架。

大明海軍神武,全殲葡萄牙海盜。收繳戰利品時,在廢棄的海盜戰船上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火炮。當時的海軍頭領覺得這炮倍兒精神,於是命人拉到了北京給萬曆皇帝請賞。

還別說,拉回來經兵部官員反覆試驗後,得出結論:此炮巨牛逼,威力大,射速快,射程遠,遠超咱的“虎蹲炮”。末了還給皇帝備註道:建議仿造!

萬曆皇帝那會還年輕,剛把張居正扳倒,幹勁十足,於是隨手一揮就給批了:責令神機營即日召集工匠仿造。

此炮即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紅衣大炮”,也叫“紅夷大炮”,民間俗稱“紅毛炮”。

雖然是仿造,比創造要簡單上不少,但也是有些難度的。話說造炮的負責人把那炮拆開一看,頓時傻眼了,說這炮看着不復雜,沒曾想打開裏面零件這麼多,咱對這沒啥經驗,就先造個十門試試吧,造多了怕全浪費了。

中國人別的可能不行,但仿造能力那是沒得說。你看世界上只要有啥新鮮玩意出來了,沒技術不要緊,買個回來研究研究,不出十天半個月準保給你造個新的出來。仿造且不說,往往比原裝的還好用,你不得不服。

當時的大明火器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又有“佛郎機”之類的火器仿造經驗,於是不出半年,這“紅衣大炮”也給弄出來了。

弄出來咋辦?試炮唄!

沒那麼簡單,火炮這種大型武器,在古代都是神明的象徵,當時科技還不算發達,往往會有炸膛的風險,自個造的炮把自己人給炸死了是常有的事。

怎麼辦?這時候就該封建迷信起作用了。當時大家覺得,試炮前要請神明庇佑,就是請炮神天降,保佑這炮只炸敵人,不炸自己。

於是,大家請了個道士給這十門新炮做了場法事,爲每個炮都請了炮神,還各自取好了名字,比如“震遠”“震山”“鐵威”等等,末了還都給封了個將軍的榮譽稱號。

所以古代對火炮是敬若神明的,你不能像李雲龍似的,動不動就“二營長,你他孃的意大利炮呢?給我拉上來!”這就是對炮神不敬了,應該是“二營長,咱的意大利大將軍炮呢?你快給我請上來!”

請了神,起了名,封了榮譽,把炮神安撫熨帖了,接下里就該試炮了。

那天(據說還是專門請“欽天監”的人挑選的黃道吉日),十門新炮被拉到城郊靶場上,挨個點火試炮。

前面九門炮都是一點就響,威力巨大,聲振寰宇,可輪到這最後一門XX時,炮卻半天沒響。

具體這門炮叫啥,我也不知道。大家可以隨意發揮,“陸撼”也好,“不凡”也行,自行對號入座。

這門炮不響,可把造炮的工匠給嚇壞了。按說十門炮九門響,這成品率夠高的了,爲還啥嚇呢?

因爲當時的一些重要工程都是要刻工匠名字的,比如城牆、城門磚、大炮這些,以便出了問題好找人。前九門都響,就你這最後一門不響,你說這造炮的工匠能不怕麼。

既然不響,那就得檢查。話說這工匠剛準備過去看看究竟,這炮居然響了,只聽“Duang”的一聲,炮彈只飛了半米,且還沒炸,看這威力也就能砸傷人的腳。

於是,開膛檢查,反覆檢查,再開膛,再檢查。

這他孃的沒問題啊!這門炮和前九門沒有絲毫偏差,可爲啥就這麼軟呢?

古人是很智慧的,既然技術上沒問題,那就只能推給神神鬼鬼身上去了,於是大傢伙就請來京城有名的算命先生來給看看。

算命先生是很牛的,一聽這事,就知道了個大概:一定是出在炮神身上。只見他走到十門炮前,雙眼一閉,神力氣運,天眼開,掃視了一圈,突然笑道:原來如此,問題出在這!

大夥急着問:“先生,這到底啥問題呀?”

算命先生微微一笑,不傾城!他說,其他九門炮都沒問題,是因爲請神時請到了男炮神,這門XX炮卻不知爲何,請到了天上的一個娘娘。你想想,你讓一個娘娘這麼光溜溜的立在這裏給你打炮,她能不生氣嗎?這回還好,她只是給你們點小小教訓,軟了一下,下回說不準就要炸膛了。

大夥嚇了一跳:“那……這可如何是好啊!”

算命先生:“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定保沒事!”

於是,不久後,經萬曆皇帝特批,這門XX將軍炮改名XX娘娘炮,出門需紅紗覆身,炮口塗上好胭脂,炮管掛香料,炮輪系粉色絲帶。不久後再試炮,果然一點火就響,雖然打得不遠,還有點彎,但總算是響了。

最後,經兵部商議,神機營貼出了一張佈告:

偶遇娘炮,無需傷神!且每日以上好胭脂供之,上等紗衣而侍,可保戰場無恙。諸將當物盡其用,切不可貽誤戰機!

清軍入關後,將這門娘娘炮繳獲,送給了一名格格,我會亂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