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第二天彭友信早早来到竹桥相待,可朱元璋始终没有出现,而彭友信想了想,反正自己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又想起了当年张良三等黄石公的故事,他就继续优哉游哉的等了下去,直到傍晚,忽然几个太监说皇帝有旨,请彭友信进宫面见皇帝。据明董谷《碧里杂存》记载:洪武七年,有一天朱元璋兴致颇高,带着几个身穿便衣的随从就来到南京的街头走动,当时正雨过天晴,忽然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而朱元璋见此情此景,他也并非常人所认为的大老粗形象,自从称帝之后,朱元璋对于诸子典籍其实都有所涉猎,并且他还专门为《道德经》做过注释。

乾隆爱好微服出游,已经众所周知,可很少有人知道,一贯勤政的朱元璋,却也对微服出巡抱有极高的兴趣,当然,和乾隆的单纯玩乐不同,朱元璋每次出宫都只在南京附近活动,他一是为了监察百官作为,以及民生问题,二是为了发现治国理政的人才,为明帝国招揽贤士。
据明董谷《碧里杂存》记载:洪武七年,有一天朱元璋兴致颇高,带着几个身穿便衣的随从就来到南京的街头走动,当时正雨过天晴,忽然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而朱元璋见此情此景,他也并非常人所认为的大老粗形象,自从称帝之后,朱元璋对于诸子典籍其实都有所涉猎,并且他还专门为《道德经》做过注释。如今眼见彩虹出现,朱元璋忍不住诗兴大发,他随口吟道:“谁把青红线两条,和云和雨系天腰。”

而后朱元璋正在苦思后两句,结果后面传来一个男子的硬朗声音:“玉皇昨夜鸾舆出,万里长空驾彩桥。”朱元璋听后不仅大为叹赏,后两句气势非凡,并且和前两句一气贯通,他不仅和来人攀谈起来,这才得知此人名叫彭友信,是一位准备来京应考的贡生。
朱元璋见此人一表人才并且出口不凡,于是和他相约明天继续在竹桥见面。结果第二天彭友信早早来到竹桥相待,可朱元璋始终没有出现,而彭友信想了想,反正自己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又想起了当年张良三等黄石公的故事,他就继续优哉游哉的等了下去,直到傍晚,忽然几个太监说皇帝有旨,请彭友信进宫面见皇帝。

这次彭友信知道自己摊上大事了,等他看见皇帝的模样,才知道自己昨天居然和天子共同合作了一首闲诗,可朱元璋确劝他不必紧张,并表扬他“有学有行,君子也”。随后朱元璋找了一些治国理政的问题询问彭友信,他都按照自己的见解一一给出答案,朱元璋说会作诗当然是本事,能做官才是男子汉的真正施展之处。他就此任命彭友信为北平布政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