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果第二天彭友信早早來到竹橋相待,可朱元璋始終沒有出現,而彭友信想了想,反正自己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又想起了當年張良三等黃石公的故事,他就繼續優哉遊哉的等了下去,直到傍晚,忽然幾個太監說皇帝有旨,請彭友信進宮面見皇帝。據明董谷《碧裏雜存》記載:洪武七年,有一天朱元璋興致頗高,帶着幾個身穿便衣的隨從就來到南京的街頭走動,當時正雨過天晴,忽然天空出現了一道彩虹,而朱元璋見此情此景,他也並非常人所認爲的大老粗形象,自從稱帝之後,朱元璋對於諸子典籍其實都有所涉獵,並且他還專門爲《道德經》做過註釋。

乾隆愛好微服出遊,已經衆所周知,可很少有人知道,一貫勤政的朱元璋,卻也對微服出巡抱有極高的興趣,當然,和乾隆的單純玩樂不同,朱元璋每次出宮都只在南京附近活動,他一是爲了監察百官作爲,以及民生問題,二是爲了發現治國理政的人才,爲明帝國招攬賢士。
據明董谷《碧裏雜存》記載:洪武七年,有一天朱元璋興致頗高,帶着幾個身穿便衣的隨從就來到南京的街頭走動,當時正雨過天晴,忽然天空出現了一道彩虹,而朱元璋見此情此景,他也並非常人所認爲的大老粗形象,自從稱帝之後,朱元璋對於諸子典籍其實都有所涉獵,並且他還專門爲《道德經》做過註釋。如今眼見彩虹出現,朱元璋忍不住詩興大發,他隨口吟道:“誰把青紅線兩條,和雲和雨系天腰。”

而後朱元璋正在苦思後兩句,結果後面傳來一個男子的硬朗聲音:“玉皇昨夜鸞輿出,萬里長空駕彩橋。”朱元璋聽後不僅大爲歎賞,後兩句氣勢非凡,並且和前兩句一氣貫通,他不僅和來人攀談起來,這才得知此人名叫彭友信,是一位準備來京應考的貢生。
朱元璋見此人一表人才並且出口不凡,於是和他相約明天繼續在竹橋見面。結果第二天彭友信早早來到竹橋相待,可朱元璋始終沒有出現,而彭友信想了想,反正自己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又想起了當年張良三等黃石公的故事,他就繼續優哉遊哉的等了下去,直到傍晚,忽然幾個太監說皇帝有旨,請彭友信進宮面見皇帝。

這次彭友信知道自己攤上大事了,等他看見皇帝的模樣,才知道自己昨天居然和天子共同合作了一首閒詩,可朱元璋確勸他不必緊張,並表揚他“有學有行,君子也”。隨後朱元璋找了一些治國理政的問題詢問彭友信,他都按照自己的見解一一給出答案,朱元璋說會作詩當然是本事,能做官纔是男子漢的真正施展之處。他就此任命彭友信爲北平布政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