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28年,農民朱五四的妻子生下了一個男嬰,朱五四給這個孩子取了個很土氣的名字——朱重八,也就是後來的大明帝國開創者朱元璋。

一個農民開創一個帝國,這是個奇蹟。

然而對於朱元璋來說,他從小就有如此偉大的夢想嗎?

未必!

這個世界很現實的一件事就是:大多數時候都是事情推着人走,而不是人推着事情走。

對於朱元璋來說,如果可以選,有得選,他的本意應該是想安心地做個放牛娃,奈何這條路走不通。

爲什麼這麼說?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了,如果放到現在恐怕是要放鞭炮慶祝的事情,然而在那個時代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在朱元璋之前,朱五四已經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現在又添個孩子,喫飯成了大問題。

朱家的經濟來源主要有兩個:磨豆腐,給地主幹活。

農民要想活下去只有一個選擇:不停地幹活,幹到死爲止。所以,朱元璋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一個叫劉德的地主放牛。

日子雖苦,但畢竟一家人還是有口飯喫,在古代,農民只要還有口飯喫,那就一定不會胡思亂想,朱元璋也是一樣,他就安心的給地主劉德放了整整十二年牛。

朱元璋也想讀書,想跟地主劉德的兒子一樣學文化,可惜家裏沒錢。

算了吧,那就安心的放牛吧,做個放牛娃也不錯,朱元璋應該就是這樣想的。

朱元璋十六那年,一個好心的媒婆給他找了個媳婦,朱元璋高興壞了,整個朱家也高興壞了,畢竟他們這個家境能夠找到個媳婦確實太不容易了。

對於此時的朱元璋來說,他覺得他的人生已經圓滿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生兒育女,然後自己的兒女繼續給地主放牛,兒女的兒女還是給地主放牛,子子孫孫週而復始。

可惜朱元璋未能如願。

公元1344年,元朝歷史上爆發了嚴重的水災,黃河氾濫,山東河南等省幾十萬人無家可歸。與此同時,淮河兩岸又爆發嚴重的瘟疫,百姓流離失所,病死,餓死者不計其數。

元順帝害怕發生民變,於是下令賑災。然而此時的元朝政府已經爛到了骨頭裏,各級官員層層剋扣盤剝賑災糧食,導致災民連一粒糧食也沒能分到。

1344年4月,這是朱元璋刻骨銘心的一個月,就像用刀刻在心臟上一般。

4月初6,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餓死了;4月初9,朱元璋的大哥餓死了;4月12,朱元璋大哥的兒子餓死了;4月22日,朱元璋的母親也餓死了。

這是一種什麼場景?面對着滿屋子餓死的親人遺體,朱元璋不瘋就算不錯了,畢竟那時的朱元璋才十幾歲。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又懂些什麼呢?唯一能做的就是哭,大哭,痛哭,哭到暈過去。

可哭夠了又怎麼辦呢?朱元璋想到了地主劉德。

朱元璋純潔的心靈想當然地認爲他從小給劉德放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劉德那麼有錢,應該可憐可憐他,幫助他一把。

於是朱元璋找到劉德,希望劉德能夠給他一小塊地安葬他的父母。

可是劉德卻冷冰冰地拒絕了朱元璋:你安葬父母管我什麼事?

朱元璋的內心崩塌了,他沒有辦法,只能與自己的二哥用門板抬着自己父母的遺體滿世界的走,希望能夠找到一塊地安葬自己的父母。

那時的農民沒有自己的地,哪怕是一片荒野都是地主的。

朱元璋就想不明白,普天之下如此之大,怎麼就沒有父母的一小塊安葬之地。

後來終於有好心人可憐朱元璋,給了他一塊地,朱元璋的父母才終於入土爲安了。

遭此鉅變,朱元璋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可此時他也沒有想過要造反。他其實還是想繼續去給地主劉德放牛的,可惜劉德不要他了。

放牛這條路走不通了,怎麼辦?爲了活下去,朱元璋選擇了做和尚。

朱元璋做和尚的日子雖然苦,但畢竟有口飯喫,畢竟能夠活着。如果不是一個人的出現,恐怕朱元璋真的要當一輩子和尚了。

這個人就是湯和。

湯和給朱元璋寫了一封信,邀請朱元璋參加起義軍,推翻元朝。

朱元璋看了湯和的信是什麼反應呢?

嚇了一大跳。

爲何?因爲朱元璋不想造反,也沒有想過造反,當和尚雖然苦,但畢竟有口飯喫,中國古代的老百姓但凡有口飯喫絕不會輕易的去造反。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再次將朱元璋逼上了絕路。

一個和尚發現了湯和給朱元璋寫的信,並且要去官府舉報朱元璋。

朱元璋無路可退,只得前往湯和處投軍,從此,歷史被朱元璋改寫,一個嶄新的王朝由朱元璋而開始。

回顧朱元璋的經歷,他本想安心地做個放牛娃,奈何這條路走不通。如果可以選,有得選,恐怕朱元璋不會選擇造反,而會選擇安心的做個放牛娃。

人的成就,很多時候都是一個個陰差陽錯和一個個絕境給逼出來的,朱元璋就是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