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皇帝中,朱元璋無疑是最多疑的,沒有之一。朱元璋這種多疑的心理,並不是在明朝建立之後,爲捍衛皇權而氾濫起來,事實上,早在創業時期,朱元璋便有較爲嚴重的猜疑心理。

朱元璋對武將缺乏信任,時常擔心武將們叛變,這種憂慮感完全不下於趙匡胤。所以,每當武將出徵在外,朱元璋總要將他們的家屬照顧起來(其實就是以其家屬爲人質,以免武將叛變)。

徐達、常遇春等朱元璋器重的將領,深知朱元璋的秉性,在朱元璋面前表現得總是很低調,從不敢居功自傲。有一次,常遇春打了一個漂亮的勝戰,朱元璋派人表彰他,常遇春馬上表示:這都是朱元璋的功勞,是朱元璋指導有方。

不僅猜疑武將,朱元璋也猜疑文臣,這點他和趙匡胤很不一樣。明朝建立後,朱元璋設置錦衣衛,專門打探朝臣的生活和隱私,連文臣也在他的監視之下。

一日,有個叫錢宰的大臣在家中做了一句詩: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門朝見尚嫌遲,吐槽在朝廷上班辛苦。沒想到這句詩很快就被朱元璋知曉。顯然,錢宰也在錦衣衛的監視之下,儘管他已經是個鬚髮皆白、年近八旬的老頭。

次日錢宰上朝,朱元璋對他說:“昨天你詩作得還可以,不過,朕並沒有嫌遲啊,改作憂字如何?”錢宰大驚,馬上回過味來,磕頭如搗蒜。朱元璋乘機說:“你既然嫌工作累,那朕就讓你回家好好睡吧。”

錢宰於是被准許退休。這對朱元璋時期的老臣而言,無疑是一項恩賜,因爲當時的大臣是幾乎沒有權利退休的。錢宰因爲年事已高,加上官職低微,是個無權無勢的翰林,所以才未被朱元璋猜忌,准許退休。但其他位高權重的文臣,就沒有錢宰這般幸運。

李善長同樣年近八旬,但由於他做過丞相,且與胡惟庸有交情,便遭到朱元璋的猜忌,全家七十多人被處死。還有宋濂,他是太子朱標的老師,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竟也遭到朱元璋的猜忌,差點被處死。

不僅猜疑文臣武將,朱元璋連后妃也不放過,包括馬皇后。朱元璋稱帝后,便給馬皇后立下一條規矩,後宮不許干政。有一年,馬皇后不過問了句“天下百姓如今過得怎樣”,朱元璋便一臉不悅,認爲這是後宮干政的苗頭。

馬皇后當然也不高興,嚴肅地告訴朱元璋:你是百姓之父,我就是百姓之母,我關心自己的兒女,有何不可?朱元璋這才寬下心來。也就是馬皇后,若換作其他妃子,敢和朱元璋這樣說話,早就被賜白綾了。

李淑妃的遭遇足以證明這點。她根本沒有絲毫干政,甚至連半句關心百姓的話也沒說過,但還是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

李淑妃是朱元璋最寵幸的妃子,在後宮的地位,僅次於馬皇后。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不再立皇后,但讓李淑妃掌管後宮,李淑妃成了無冠之後。李淑妃精明能幹,深得衆心,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但她萬萬沒想到,這反而成爲被朱元璋猜忌的重要原因。

朱元璋駕崩前,下令將李淑妃的兄長召入宮中,並李淑妃叫到面前,意味深長地說了九個字:“去和你兄長見個面吧!”

聰明的李淑妃馬上意識到,朱元璋想讓她自盡。和兄長見過面後,李淑妃大哭一場,旋即上吊自殺。

李淑妃死後,其兄長悲痛不已,撫屍痛哭。他不明白,向來賢惠的妹子,爲何會被朱元璋賜死?朱元璋告訴他:“朕不是不知你妹妹賢惠,但你妹妹也太能幹了,朕擔心她會變成第二個武后。”

其實,李淑妃僅僅只是在後宮深得衆心,與朝臣完全沒有往來,根本不具備任何做武則天的條件。而且,當時建文帝已經成年,不再是弄人擺佈的娃娃,也絕不可能讓李淑妃垂簾聽政。

朱元璋的猜疑之心可見一斑。可惜,朱元璋千防萬防,唯獨沒有防範自己的兒子,結果威脅建文帝皇位的恰恰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皇四子燕王朱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