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候思想最繁榮的啓蒙時期,應當是來自於春秋,當時周天子的勢力衰弱,各路諸侯紛紛獨立,成百上千的諸侯有不同的治國思想,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人宰相,然後就出現了盛極一時的百家爭鳴時代。但在千年之後的今天,爲什麼百家思想十不存一,只剩下了儒家一家獨大呢?

焚書坑儒

首先應該講一講焚書坑儒的事情,秦始皇結束了春秋戰國的百年亂世,統一了中國的土地、錢幣等,於國有大功,但後來始皇帝做出了一件事情,就是焚書坑儒。剛剛我們就提到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指導思想,而秦家的指導思想就是法家,丞相李斯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除了法家之外,儒家也是比較大的一個教派,然後國家統一後,儒法兩家人抬頭不見低頭見,這兩個思想水火不容,經常有產生矛盾。

法家提倡以勢壓人,以刑法治國,這幫人不聽話怎麼辦?全都給砍了,殺雞儆猴嘛,然後其他的人就都乖乖聽話。然而儒家提倡以仁治國,只要你對百姓好,百姓覺得你是賢明的,然後他們就會尊重你並且幫助你。一個要殺人,另一個提倡愛人,處處透露着矛盾。

那麼秦始皇支持誰呢?那很肯定的,當然就是支持法家,因爲重用儒家思想的也有幾個國家,結果都被秦國滅了,最後是重用法家思想的自己一統天下,所以始皇帝當然覺得法家就是最正確的指導思想,李斯啊,聽說儒家敢唱反調?寡人替你出頭,於是纔有了焚書坑儒。

二世而亡

秦15年自二世而亡,這事很有話題性,很多人認爲是焚書坑儒得罪了讀書人所引起的嚴重後果。讀書人看上去作用不大,但是他們是民間思想的指導者,讀書人沒了,但思想反而更加深刻,老百姓嘰嘰喳喳一討論,爲啥他們會死,因爲他們說的是對的,所以皇帝很害怕。

於是那些不會讀書的人他們就受到了啓發,再加上秦朝剛滅六國,很多的農民都不是秦國人,大家心裏有着國仇家恨,然後纔有了農民起義,大傢伙纔要拿起鋤頭,拿起菜刀去反抗秦始皇的暴政。

罷黜百家

焚書坑儒主要針對的對象是儒家,但除了法家之外,幾乎所有的學說都被波及到了,因爲法家爲了防止造反,不僅僅是燒儒家的書,它還把除了法家之外的絕大多數書籍都燒了。但書雖然燒了,人還在,可以繼續提倡自己的學說,然後很快漢朝建立了,漢朝就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訓,不再重用法家。

漢朝的指導思想是什麼呢?劉邦覺得黃老之學不錯,然後道家就是西漢的靈魂,也就是老子提倡的無爲而治,但無爲而治也存在着明顯的漏洞,於是纔有了董仲舒。董仲舒改造了儒家,並且把新的儒家推薦給漢武帝,漢武帝從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下好了,除了儒家讀書人,其它讀書人都沒飯喫了。

所以除了焚書坑儒之外,董仲舒也給了百家當頭一棒,焚書坑儒燒的是其它流派的書,罷黜百家針對的是人,書沒了可以再寫,人沒了就真的沒了。

儒法合一

上文我們提到董仲舒給漢武帝推薦了儒家思想,但那是改造過的儒家思想,他是怎麼改造的呢?原來董仲舒覺得法家幫秦國打下了天下,所以是可用的,但需要儒家的框架加以管理,儒家主仁,法家主刑,然後以理服人,以理用刑,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比如說秦始皇殺人,根本就不用跟百姓解釋什麼,大夥就覺得這皇帝有病,萬一哪天把我也抓去殺了怎麼辦?

然後漢武帝及以後的時代殺人,就有以儒家爲內核的法家,比如這傢伙是個窮兇極惡的山賊,先後搶劫了多少人,幹了多少壞事,總之壞到骨子裏了,這樣一個人我們要用刑法來殺他,你們說好不好?這還用說,老百姓當然同意了。

所以董仲舒對儒家的改造很關鍵,而且後世雖然名義上只剩下了儒家,但準確的說是留下了儒家跟法家,因爲這兩者結合在一起了。同時道家思想也沒有沒落,雖然不被皇帝所接受,但它在民間廣爲流傳,逐漸演變成了仙道思想,它衍生了風水學,後來還成爲了古代神話的內核精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