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大一統的時代。雖然朱元璋出身卑微,但他真的是有勇有謀,能文能武,胸懷大志。在元末天下大亂的時候,善於用人的他採用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成功建立一個非常龐大又有實力的王朝,一統了天下。他的功績真的是有目共睹的,也因此被很多人誇讚過,就比如說"治隆唐宋",這是康熙曾經說過的。"自古能君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這是開國領袖說他的。不得不說,他那時候用重典治亂世,在當時來說,對整個民族的生存,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人總是會離開的,像這種偉大的人也有離開的時候。

在1368年夏天的某一天,這位太祖離開了。但是似乎這一切都是命運安排好的,這一年,杭州西湖邊上出生了一名男嬰。就像是註定好的一樣,失去明君的這天他們迎來了一位名臣。在此後的幾十年裏,他成功地挽救了危亡的明,讓這個明朝延續了兩百多年。這個人就是于謙,那個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

也許有的人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不會平凡,于謙就是這樣的人。他和太祖去世的時間是同一年。他從小就很聰明,甚至被稱爲神童。那時候就有一個遊歷四方經過的僧人說他是"將來拯救時局的宰相"。他刻苦讀書,在永樂十九的時候考中了進士,從此當上了官。他那個時候的偶像是文天祥,因爲文天祥是一個民族英雄。他把文天祥的畫像天天放在自己的座位邊上,以此來激勵自己。當官的時候清清廉廉,踏踏實實,很有作爲,後來在一次打仗的時候立了功,成功的被任命爲一方大員。

他當官的時候極度廉潔,清正爲民。他在的地方百姓都安居樂業,因爲所有的貪官都不敢做點什麼,當時的一些賊人盜賊什麼的也不敢行動。那時候的朝廷是楊士奇、楊榮、楊溥來主持內閣,那時候很清明,他的奏摺、建議之類的很受到重視,回覆執行的效率也很高。但是後來就不行了,明英宗朱祁鎮上位,他並沒有非常開明,很重要自己身邊的太監王振。而這個王振很有手段,當時所有的進京的官員都會給這個得意的王振送點禮,但是于謙就不,他每次都是兩手空空的。這也就是"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到了後來,王振的爲非作歹終於給明朝帶來了一些困難。1449年的時候,王振攜明英宗和一衆大臣御駕親征瓦剌,結果在土木堡這個地方慘敗。當時的皇帝被當成了人質,很多的名將無一倖免,當時的精銳部隊一個都沒剩。正當瓦剌俘虜了明英宗,妄圖以此要挾明朝,大家都以爲國家要滅亡的時候,于謙站了出來。他擁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登基稱帝,用這個打斷了一些人的想法。並且以百姓爲重,死守北京。

最後,在他的精心帶領下,大家打贏了,瓦刺成功的被打退了。他們放棄了被當成人質的英宗,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這卻給他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後來英宗回到了自己的家,成了太上皇。于謙在他扶持的皇帝的幫助下,重振朝綱,但這也引來了很多的嫉妒和恨意。他爲人太正直了,所以得罪了很多人。再後來,石亨等人發動了政變,並誣陷於謙謀反,就這樣于謙冤死。

雖然他被冤死了,但是他的"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人格魅力仍然激勵着很多人,更是融入民族精神之中,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

文:追風少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