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存在的基礎,不僅依託於強大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佔比也很大,最具靈魂的是文化滋養。

只有這些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整個國家纔會爲向心力支配,不至於因無法擺脫的離心力所困。曾有不少外強中乾的國家看似繁榮無比,實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只要一碰,立馬就會土崩瓦解了,讓人唏噓不已。曾經風光一時的奧匈帝國用全部的興衰榮辱更是踐行了這一點。

作爲與英、法、俄、德四國並駕齊驅的歐洲五大強國之一,其國土面積、人口總量常常碾壓英法兩國,位居歐洲第三,而軍工企業實力之雄厚,稍稍落後於英、美、德三國,堪稱世界第四,其中斯柯達兵工廠每年所生產的重炮數量更是世界第一的存在;戰時動員能力和常備軍隊擁有數位於歐洲第四,憑藉豐富的原油產量和種類多樣的農產品奪得世界第一的魁首。

1867年奧匈帝國就仗着自己軍事實力的強大,稱霸歐洲,還把自己的手伸到了我國,成爲了最早欺辱我國的一大列強。早在晚清時期,我國體制僵化,政府腐敗無能,軍備廢弛。面對外來侵略,只能是待宰的羔羊,作爲八國聯軍的重要參與國,奧匈帝國更是看透了這一點,遂夥同其他野蠻之徒將北京洗劫一空,可謂是罄竹難書。

除此之外,更是常常欺辱周圍的小國,簡直令人髮指,卻又無人敢惹。在1908年,奧匈帝國終於吞併了夢寐以求的波黑,要知道,爲了將這一領土收歸囊中,奧匈帝國花了不少心思,先是同意在1877年的俄土戰爭中保持中立,以換得此地,結果俄國在壓力之下宣佈單方面與土耳其和解,其算盤也就落空了。但在隨後與德俄簽訂的《柏林條約》中,奧匈帝國擁有了隨時吞併之權,但是由於形勢錯綜複雜,遂在1908年左右才宣佈吞併此地。

沒成想,這一決定終結了原本軍事實力強悍的奧匈帝國。1914年6月28日,由巴爾幹火藥桶引發的薩拉熱窩事件爆發,一戰開啓。四年後,一戰結束,矛盾重重的奧匈帝國最終走向了滅亡,從中分裂出了十一個國家,諸如捷克、匈牙利、奧地利等國。

一代世界強國就此崩塌,但其所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更是成爲巴爾幹衝突的源頭。

本文由歷史沸點原創,歡迎關注,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