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蘇丹在美國斡旋之下以全民公投的方式從母體原蘇丹共和國中獨立,這個爲自立門戶奮鬥五十年的世界最年輕國家終於可以擁抱和平,但戰亂卻仿若魔咒一般始終如影隨形,不曾遠離。而以副總統馬沙爾爲首的第二大部族——努爾人與以總統基爾爲首的第一大部族——丁卡人之間的衝突更是一直持續至今,愈演愈烈。

細數南蘇丹歷史,不難發現其始終貫穿着種族矛盾,無論是國內的,抑或是與蘇丹之間的。在非洲大陸上以撒哈拉大沙漠爲界,南方爲尼格羅黑人的故鄉,稱之爲黑非洲,南蘇丹自然屬於黑非洲;北方爲人類學上屬於歐羅巴人種的阿拉伯人,統稱爲白非洲,而蘇丹正好處於阿拉伯人與黑人兩大種族交界處,更是兩大文明碰撞處。

歷史上,大量阿拉伯人湧入蘇丹北部,使得這片曾屬於黑人文明的地區搖身一變成爲阿拉伯穆斯林的樂園。直到1821年,南北蘇丹被埃及部隊佔領,由此才統一,但在內部形成了較爲嚴格的等級制度,埃及和蘇丹阿拉伯人爲社會統治階層,而在南蘇丹的黑人則是奴隸,甚至成爲歐洲殖民者的獵奴對象,在19世紀就有200萬黑奴受害,而蘇丹阿拉伯人由此積累了鉅額財富,但帶給黑人的只有無盡的苦難,備遭蹂躪,故而在黑人的集體記憶中,北方阿拉伯人是苦難的源頭,應當被仇恨。

即使到了十九世紀中葉,淪爲英國殖民地之後,黑人的境遇並沒有得到提高,反而更加慘淡。當時,英國對蘇丹實行南北分治,將南北兩大區域各自隔離,嚴格管制,雙方不得互通有無,通商也被明確禁止。此時的南蘇丹被劃分爲三個行省,官方語言爲英語,廢除阿拉伯語,允許保留本土黑人文化,強迫全體黑人信基督教,由此將黑人文化中的阿拉伯元素消除,並與北方的穆斯林文明形成衝突。因而蘇丹獨立後,南北雙方缺乏共同的國家認同意識,甚至連最基本的民族認同都無法達成共識,有的只是日益擴大的民族隔閡和無法消解的矛盾。

蘇丹北方自視甚高,堅稱自己爲阿拉伯人後代,而將信奉原始圖騰崇拜的南方黑人視爲野蠻人的代名詞,理應受到歧視和壓迫。這在蘇丹獨立後,北方阿拉伯人大權在握,實行重北輕南的經濟政策,強迫黑人信仰伊斯蘭教,推動黑人阿拉伯化,積極迫害黑人,而且黑人始終處於社會附屬地位。歸根結底,北方所認同的阿拉伯文化卻是黑人受苦的原罪,這種排斥南方黑人基督化傾向的阿拉伯文化定不會爲黑人所接受。因而,蘇丹問題不僅在於文明衝突,而且在於權利與權力之爭。

無獨有偶,蘇丹自獨立後,高層均由阿拉伯人擔任,而黑人出身的幾近於無,甚至還被排除在官僚體系之外,更過分的是,始終未採取任何措施改善南方黑人的生存環境,特別是在1980年南方發現石油後,直接將南方的原油拉到北方提煉和出口,並將所積累的大量財富全部投到北方,而南方甚至連最起碼的水電設施都沒有,溫飽都無法解決。

終於,南方黑人開始了長達五十年之久的鬥爭,就在1956年蘇丹獨立之前的一年,南北雙方爆發第一次內戰,最後雙方宣佈停火,成立南方自治區,歷時17年。但在1983年蘇丹不僅壟斷石油,而且還進一步擠壓南方黑人的生存空間,致使雙方再度爆發戰爭,最後以南蘇丹獨立而告終。

獨立後的南蘇丹生活並沒能朝着美國人所許諾的自由幸福這一方向發展,要知道,南蘇丹能成功公投獨立可是美國一手策劃的,當時美國不顧世界各國的反對執意要讓南蘇丹獨立,只因此地有美國夢寐以求的石油資源,最終美國還是得逞了,但是南蘇丹並沒有多大改觀,由於缺乏相應的輸油管道、煉化設施、出口終端,而這全部被蘇丹牢牢把控,出現了坐擁億噸石油無法變現的尷尬境地,間接導致南蘇丹一直深陷戰爭,成爲世界貧窮國家。最無地自容的是,據聯合國難民公署統計,由於戰亂所導致的超過23萬難民紛紛湧入蘇丹,而蘇丹也成爲提供南蘇丹難民緊急庇護和與援助數量最多的國家,簡直是從側面打臉南蘇丹的獨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