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刘裕在取代东晋改国号为宋国之后,又为什么会对司马氏下手诛杀司马氏一族呢,肯定就是为了刘宋江山考虑,一来是自己年纪大了,当皇帝的时候已经是65岁了,他不想自己死后有人再用司马氏的名义起来对抗刘宋政权,自己最早就是这么起来的,能不考虑后果嘛。刘裕灭族司马氏主要为了保住刘宋江山的稳固,我们都知道刘裕是从司马氏一族的手里夺过来的江山,要是不把司马氏一族灭了,谁能保证在他死后司马氏会不会起来把刘氏给推翻重新建立东晋呢。

大家好,我们的文山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刘裕灭族司马氏主要为了保住刘宋江山的稳固,我们都知道刘裕是从司马氏一族的手里夺过来的江山,要是不把司马氏一族灭了,谁能保证在他死后司马氏会不会起来把刘氏给推翻重新建立东晋呢?
刘裕出生在现在的江苏丹徒,是汉高祖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说起来也是帝王之后,从他这一辈日子过得就很清苦,没办法只能去从军,因为从军还能有口饭吃。最早他是投在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帐下,孙无终看他长得高大魁梧就重用他,不久就让他做了司马。在晋安帝隆安三年,会稽郡的孙恩以五斗米教为组织起来作乱,刘牢之就让刘裕一起来平乱,刘裕在每次与孙恩乱军战斗的时候都拿着长刀冲锋陷阵,每次都大败乱军。所以乱军都很怕刘裕,刘裕也因战功而升任下邳太守(今江苏徐州)。
当时的东晋权臣司马元显贪污腐化,聚敛钱财,宠信小人,败坏朝廷纲纪,引起当时朝廷中许多人的不满。因此桓玄就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要除掉司马元显,司马元显派刘牢之作为先锋去打桓玄,没想到刘牢之被玄给策反了。桓玄在杀了司马元显一党之后,就自称为丞相,总领朝廷一切,都督内外一切事物。当然桓玄的野心也并没有得到满足,要知道他父亲桓温当年就想要取代司马氏当皇帝,可惜没能够做成,于是桓玄就完成父亲未竟之事业,取代晋朝当了皇帝,他把晋安帝废为平固王,自己改国号为楚,正式成为楚国第一任皇帝。当然这一切许多晋朝旧臣心里是不服的,刘裕就是其中的一位。
不服自然是要起来反抗的,刘裕私下和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刘毅等人商议起兵反抗桓玄。他们首先趁桓玄兄弟桓修不注意,冲进丹徒城杀死桓修拿下丹徒(今镇江市), 随即封锁消息,趁广陵(今扬州)和徐州两地没有防备,迅速夺取广陵(今扬州)和徐州。有了这三个地方,刘裕就公开起兵要推翻桓玄,一共聚集军队有一千七百人,并让何无忌发布檄文历数桓玄种种恶行,号召天下义士起来共同对抗桓玄。
各位可别小瞧这仅仅一千七百人的军队,他们不仅仅是战斗力强,而且目标明确,还有肩负匡扶晋室江山的重任,可以说是一支正义之师。古人云:得到多助,失道寡助。桓玄叛变篡晋本来都不得人心,朝廷里好多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桓玄在听到刘裕起兵之后,也是大为惊慌,忙派将军吴甫之、卞范之前去镇压都被刘裕杀死,双方最后决战于南京覆舟山一带,刘裕是身先士卒,将士踊跃冲锋,再加上老天爷相助刘裕这边刚好是顺风向,于是就用火攻,大败桓玄这边的军队。桓玄知道大势已去,赶紧逃回自己的老巢江陵去了。刘裕一面下令安抚石头城军民,一面派兵继续追杀桓氏一族,一面派人去迎回已经被废的晋安帝。就这样东晋又在刘裕的帮助下继续存在了。
刘裕作为恢复东晋江山的最大功臣,东晋王室司马氏自然对他是感恩戴德的,封他为豫章郡公,权力和名望都有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服人心了。怎么服人心呢?那就是靠战争。他先是灭了南燕,后来又平了南方卢、徐之乱,再设计除掉刘毅、诸葛长民两个政敌,西定巴蜀,又灭后秦。可以说是把南方的地盘又打了一遍,这时候刘裕基本就是东晋唯一掌权之人,那取代东晋是指日可待。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对刘裕都非常敬服了,一般人也没有这么能打的,其次就是东晋司马氏确实是不行,只会偏安一隅贪图享乐,失去民心。
那么刘裕在取代东晋改国号为宋国之后,又为什么会对司马氏下手诛杀司马氏一族呢,肯定就是为了刘宋江山考虑,一来是自己年纪大了,当皇帝的时候已经是65岁了,他不想自己死后有人再用司马氏的名义起来对抗刘宋政权,自己最早就是这么起来的,能不考虑后果嘛。二来就是绝除后患,对于刘宋朝廷来说毕竟司马氏是前朝王室,它的存在永远就是一个隐患,只有一劳永逸地除去才能保住刘宋江山的安稳。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