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地聯動經典版《牡丹亭》含《遊園》《驚夢》《尋夢》《冥判》《拾畫叫畫》《幽媾冥誓》等經典摺子戲,經三地院團精心編排製作,由三地一直活躍在崑曲舞臺上的優秀青年演員和中生代演員共同呈獻。《牡丹亭》作爲崑曲的代表,更是凝聚了幾代崑曲人的心血與智慧,四百年來常演不衰,靠的就是崑曲藝術家們的傳承與創新。

崑曲,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爲“崑曲”,現又被稱爲“崑劇”。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爲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2019年4月26日,由上海崑劇團、浙江崑劇團、湖南省崑劇院三地聯動演繹的崑曲《牡丹亭》將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觀《牡丹亭》,享受崑劇的饗宴。穿越時空生死之戀,纏綿穠麗,至情弘貫蒼茫人世,逶迤而來。

奼紫嫣紅 非物質遺產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佈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項目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爲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發源於江蘇崑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的崑曲被稱爲“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許多地方劇種,像晉劇、蒲劇、上黨戲、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等等,都受到過崑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

在崑曲六百年的歷史中,傳唱不衰的劇目數不勝數。但如果說要拿出一部如同名片一樣具有代表性的劇目來的話,那麼毫無疑問《牡丹亭》莫屬。即使沒有看過崑曲,對中國戲曲毫無瞭解的人,恐怕也聽說過“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奼紫嫣紅”等名言名句。

在崑曲藝術到達鼎盛之時產生的《牡丹亭》是中國文學和戲劇的不朽之作。作者湯顯祖是明代著名的劇作家,他的《牡丹亭》不僅是他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戲劇史上浪漫主義傑出代表。而《牡丹亭》的上演,讓當今的觀衆爲四百年前的夢境感動,劇中的至情超越了不同政見,不同人羣,不同年齡以及不同時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感時傷春時,仍然喜歡輕嘆一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說的是戲中詞,道的卻是人間情。

《遊園》杜麗娘(吳心怡飾)、春香(張唐逍飾)

《驚夢》杜麗娘(汪思雅飾)、柳夢梅(倪徐浩飾)

《冥判》判官(吳雙飾)

傳承創新 常演不衰

《牡丹亭》講述的是南宋初年,太守千金杜麗娘在後花園夢見一個書生和她在牡丹亭畔幽會。念念不忘,不久去世。三年後,嶺南秀才柳夢梅遊學至南安,偶遊後園,拾得畫像一軸,畫中美女似曾相識。他以一片癡情,連聲呼喚。後麗娘回生,二人成就了美滿姻緣。

杜麗娘是《牡丹亭》中描寫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她生在官宦之家,曾安於父親替她安排下的道路,穩重、矜持、溫順,但《詩經》中的愛情詩喚起了她青春的覺醒,她埋怨父親在婚姻方面太講究門第,以致耽誤了自己美好的青春。

《拾畫叫畫》柳夢梅(胡維露飾)

《冥誓》杜麗娘(羅晨雪飾)、柳夢梅(胡維露飾)

三地聯動經典版《牡丹亭》含《遊園》《驚夢》《尋夢》《冥判》《拾畫叫畫》《幽媾冥誓》等經典摺子戲,經三地院團精心編排製作,由三地一直活躍在崑曲舞臺上的優秀青年演員和中生代演員共同呈獻。《牡丹亭》作爲崑曲的代表,更是凝聚了幾代崑曲人的心血與智慧,四百年來常演不衰,靠的就是崑曲藝術家們的傳承與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