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歷史上來看,2016年二季度及2018年8-10月,利率債密集發行期間,供給壓力均推動長債收益率走高。分析人士認爲,地方債供給增加將給債市帶來一定壓力。

原標題:資金面寬鬆依舊 供給衝擊擾動債市

□本報記者 羅晗 

5月第一個交易日,國債期貨全線走低,現券收益率上行。雖然資金面仍然寬鬆,但萬億元專項債將在5月完成發行。分析人士認爲,地方債供給增加將給債市帶來一定壓力。

萬億供給將至

6日,國債期貨各品種開盤漲跌不一,但都不約而同地在盤初急跌。Wind數據顯示,10年期、5年期、2年期主力合約分別跌0.35%、0.24%、0.11%。現券收益率也大幅上行,10年期國債活躍券190015收益率上行約5基點,5年期國債活躍券200005收益率上行6基點,3年期國債期貨活躍券200003收益率上行6.5基點。

此前導致債市大漲的因素還在,資金面依舊寬鬆。截至6日,Shibor和銀行間債券質押式回購利率多數下行,隔夜Shbor下行40基點至1.48%,DR001、DR007分別下行38基點、33基點至1.46%、1.57%,仍在低位。

然而,債市將面臨“供給衝擊”。財政部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近期擬再提前下達1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力爭5月底發行完畢。

國海證券靳毅團隊認爲,二季度結束前,利率債發行將進入高峯期。從歷史上來看,2016年二季度及2018年8-10月,利率債密集發行期間,供給壓力均推動長債收益率走高。今年政府赤字率將有所擴大,供給壓力依然不小。在此情況下,做多長債的情緒將受到壓制,曲線陡峭化可能階段性維持。

內外因素博弈

新債供給是否會衝擊債市,還要看財政、貨幣配合的情況。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爲,5月財政發力,大規模的政府債券發行將對流動性造成一定擾動,也會消耗一部分配置力量。但與財政政策相配合,5月貨幣政策也將迎來進一步寬鬆。

光大證券張旭團隊研報指出,從2015年置換債的發行經驗來看,央行靈活運用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降低融資成本;財政部對各地發債規模和節奏進行了必要的組織協調。當年2月,R007還在4.65%的位置,到9月時已經下降至2.41%,彼時財政部已經悄然下達完三批置換債額度。

對於債市而言,除了供給壓力,基本面也出現內外部因素的“博弈”。內部來看,復工復產推進,積極財政政策將落地,二季度經濟料逐步回暖,這會帶動風險偏好回升。但外部來看,海外疫情拐點尚不明確,外需面臨衝擊,而且貿易環境重現不確定性,這些因素讓利率債仍具配置價值。

明明表示,綜合來看,利率還沒到趨勢性拐點,5月影響利率的內部因素超預期成分要看貨幣政策,而債市的核心邏輯中需要引入海外不確定性,長端利率仍有下行空間。天風證券孫彬彬團隊認爲,5月資金面將繼續維持寬鬆狀態,資金利率中樞可能還會進一步下移,雖然曲線可能仍然偏陡,但整體位置還是會下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