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千萬條,靠譜第一條。

更高的報酬,更高的職位,或者更好的生活——這是我們對工作的期待。

同樣,職場對我們也有期待。而出現頻率最多的,就是兩個字:靠譜!

工作這麼多年,最讓我有成就感的不是收入增加,也不是職位晉升,而是上司、同事、下屬口中有意或者無意的一句:這人辦事真靠譜!

如何定義「靠譜」

網絡上比較流行的解釋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

我的理解是:工作能力要強,職場素養要高,二者缺一不可!工作能力強能讓你脫穎而出,而高的職場素養則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如何成爲一個靠譜的職場人?

01

約定時間內給到反饋

反饋是執行力的保障。要做到約定時間內給到反饋,需要具備「閉環思維」

「閉環思維」強調的是如果別人發起了一件事,你不管做得如何,都要最後閉環到這個發起者。

尤其是面向上級時,如果上級交代了一件事,作爲下屬應該竭盡全力去完成,並且最後不管完成的質量如何都應該在約定的時間內給領導一個反饋,這就是閉環

這還不簡單,就是按時完成任務嘛!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你的領導讓你在一週內寫一個方案,你作爲下屬可能需要和領導對方案的內容和框架進行溝通,達成共識。後續進行調研,細節打磨,撰寫出你認爲合適的方案,然後通過郵件發給了領導。

你認爲你已經做到了「約定時間內給到反饋」。過了幾天領導問你:方案寫好了嗎?你一臉無辜:我不是已經發給你了?

這個時候,你應該意識到了,把方案發給領導並不是這件事的目標,而應該通過口頭或者電話方式告知領導方案已發,等領導有時間時徵詢他的修改意見。

在這個案例中,領導可能也沒有意識到「閉環思維」,但他心裏肯定覺得你在工作中缺了點什麼。

雖然他都未必會直接批評你,因爲你確實把方案發給他了。但在領導的潛意識中,對你的信任和靠譜度就會打折扣了

02

及時溝通,有效閉環

職場上的閉環,決定了一個人是否靠譜。

很多時候,領導交辦你的工作或是你答應別人的事,可能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週期完成。那中間過程中怎麼辦?

也許領導已經忘記這件事,或者在想着這件事,但又不知道你現在推進到什麼程度了。與其等着領導想起來來問你進度,不如自己階段性地向領導彙報。

因爲如果領導問你,你就被動了,而如果主動彙報,你就會掌握主動權,在領導心裏留下“積極主動”的好印象。

「閉環思維」強調的不僅僅是責任心,更強調團隊配合和人際敏感性。不僅僅是完成事情本身,更需要心裏裝着與此事相關的人。

能夠洞察到相關者在每個階段對事物的關注程度和相關訴求,尤其是在結束時能夠給對方一個答覆,讓其也在這件事上閉環。

03

做一個靠譜的人

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高度評價一個人,放在過去,你可能會選“善良”、“能力強”這樣的詞。

可是你發現沒有,現在越來越多用來高度評價別人的詞是——“靠譜”。

靠譜,正在變成一個人社會生存的首要優點。

一個靠譜的人,在實際工作中,總能做到:事前有計劃,事中勤彙報,事後能總結,全程多溝通,讓領導放心、讓同事舒心,讓合作伙伴稱心。

要成爲一個靠譜的人,就需要通過一件件事情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閉環思維」,這種思維習慣會讓你的能力你的價值在無形中得到螺旋式的上升,你會變得更加優秀,進入一個新的層次。

靠譜這種特性是無法自證自知自說自話的,它只能通過別人的口中獲得:

它可能出現在某次你跟領導彙報完工作的例會上;也有可能出現在你跟同事通宵加班完一起下班的路上;還有可能出現在你跟客戶簽完合同的飯桌上……

只要出現了第一次,那第二次、第三次也不會遠了,直到連你自己都相信:我是個靠譜的人!

所以一直靠譜下去,你的運氣一定不會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