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平臺數量仍在不斷上升,根據網貸之家5月初的數據顯示,2016年4月P2P理財行業實現了1430.91億元的整體成交量,較上月環比上升了4.90%,是歷史同期成交量的2.59倍,單月成交量再創歷史新高,體現出近期投資人對P2P理財行業發展的看好。截至2016年4月底,P2P理財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18881.18億元,2016年1-4月累計成交量達到5228.97億元,是去年1-4月累計成交量的1737.01億元的3.01倍。P2P網貸平臺行業人氣隨之回暖。

不過,互聯網金融平臺問題仍不斷爆出,有數據顯示,P2P網貸平臺“停業”佔比從去年5月的9%飆升至今年4月的41%。顯然,隨着監管方向、力度越來越明確,不少平臺因爲無法滿足監管要求而進行資金清算後良性退出,這充分說明了整體行業的理性迴歸。

衆信金融首席運營官譚陽曾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逐步開始走向規範發展。未來P2P行業會越來越規範,監管也會越來越嚴格,預計一些細分領域還會出現牌照準入式的管理。所以從行業環境,今年會呈現兩極分化格局,一方面是大量的有場景的上市公司、國企、大型電商企業、互聯網巨頭繼續進入這個行業,傳統金融行業轉型並形成行業主流;另一方面,一些早期缺乏自身場景的線下借貸轉型而來的P2P平臺會逐步退出互聯網金融市場。

根據網貸之家官網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爲2461家,而“國資系”平臺只有僅僅100餘家。

衆所周知,“國資系”平臺的審覈頗爲嚴格,先前也揭露過不少打着“國資系”幌子的假冒僞劣平臺。強大的公信力、豐富安全的資源、更爲嚴謹的風控等都是“國資系”平臺長期以來倍受投資者青睞的原因,也是非“國資系”平臺不惜鋌而走險,時刻需要包裝的外殼。

作爲一個國資背景平臺,衆信金融的股東背景資源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品牌背書和增信上。在如今魚龍混雜的大背景下,具有良好公信力的國資背景平臺,更受投資人追捧。業內普遍認爲,“國資系”P2P網貸平臺擁有完善的運作規範和標準。由於國資背景有助於增強企業的信任度,獲得更多優質資產端的資源,有望在P2P行業成爲領跑者。不過,也正在因爲國資背景可以獲得更好的公信力,造成了“僞國資”平臺的出現。許多平臺股東只是國資機構的子公司或國資極少的股份,都打着國資系標籤大肆宣傳,勢必也將列入監管的清查範圍。

目前網貸行業人氣回暖,主要依賴於政府對其的大力整治,監管政策頻出讓行業不合規平臺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各級金融辦、工商部門以及各地協會紛紛行動,要求各家平臺每月定時向上述部門同時遞交相關報告。一場大刀闊斧的行業整頓業開場。

衆信金融:P2P網貸平臺趨於理性回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