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商业最具创意人物100

李宁

1982年,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上,19岁的李宁可谓意气风发,在男子体操项目中独揽6枚金牌,包括全能、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和吊环,唯一缺失的双杠项目也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

“那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在全能项目上战胜前苏联,当然他们也很服气,也许是准备得不如我们,再加上李宁的超水平发挥。”前体操运动员马燕红回忆道。“我记得前苏联的两名队员都蔫儿了,原来都是我们犯蔫儿。可能这就是气场吧!”

李宁的气场一直延续到1988年,在当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戛然而止——带伤上阵的李宁在吊环和跳马两个比赛项目中失利,铺天盖地的骂声让李宁觉得自己“从一个英雄变成罪人”,几个月后,李宁毅然退役,加入健力宝公司,并创立出“李宁”体育用品品牌,开始了他的商业之旅。

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的李宁品牌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装备,从而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国外体育品牌服装的历史。

1999年成立、2004年上市的高速度让李宁成为国产运动品牌的翘楚。即便不大的娃娃,也一定知道那句脍炙人口的“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2008年,北京奥运会,退役近20年的李宁重返赛场,但这次他不是以参赛选手的身份出席,而是作为火炬手的最后一棒,点燃奥运圣火。空中飞人李宁也将他的“李宁”公司带上品牌高地。

辉煌后的拐点往往来的猝不及防。

2012年,李宁公司因库存过高、拥抱90后战略不成导致利润下降之势进入爆发期,导致该年份成为其2004年上市以来的首都亏损年,19.79亿亏损额和1821家关店潮使得李宁公司腹背受敌。

李宁曾对媒体表示:“李宁的基因更多是基于我运动的理念。”

咬定青山不放松。

2013年,已经逐步淡出公司管理层的创始人李宁“再度出山”,于2014年底重掌大权。抓住“商业”和“设计”两大利刃,李宁打出一个“双杠’商创’大回环”,一挽颓势。

2017年,李宁公司收入达88.74亿元人民币,毛利上升至41.76亿。

转亏为赢

善用社交媒体:李宁曾以“这些东西我既不擅长,也不感兴趣”为由拒绝开通微博,但2015年开春,一个名为“李宁”的微博发出了一条“骑车运动90分钟,流了很多鼻涕,出了一身汗,爽!”的内容,并附上了其个人照片,截至目前,引发了1399次转发和7167次点赞。这是李宁玩转社交媒体的开始。其后素来低调的李宁还尝试过直播、登上《朗读者》节目,借助媒体发声和当代年轻人拉近距离。

拥抱黑科:2015年3月,李宁公司宣布与小米生态链企业、小米手环开发商华米科技达成战略协议,共同打造新一代智能跑鞋,宣布进军智能运动领域。虽然当时外界对此事褒贬不一,但这无疑是改变李宁品牌形象的重要举措——拥抱黑科技,与年轻人肩并肩。

征战时装周:2018年,李宁品牌正式亮相“纽约时装周2018秋冬秀场”,以“悟道”为主题,带来两个设计篇章——心之悟和型之悟,演绎了90年代复古、现代实用街头主义以及未来运动趋势三大潮流方向。时装周配合线下店和网络旗舰店售卖,李宁“悟道”系列鞋服销售一空,打上了“国潮”标签。

文 | 柯志雄、和星星

图片 | 快公司

排版 | 高小涵

《快公司FastCompany》2018年“中国商业最具创意人物100”重磅发布,近期会推送部分创意人物的创意故事,敬请关注。

完整榜单请点击这里查看

封面创意说明:2018年MCP100构成的以“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驱动战略意图的嬴政形象,代表着《快公司》提醒诸位,一些标准之争正在影响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