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短短十天裏的熱搜特別多。

先是美妝博主宇芽被前男友沱沱多次家暴。

在宇芽曝光出來的監控視頻裏面,我們看到讓人膽寒的一幕:

一位身形健壯的中年男子,將倒在電梯裏的女孩使勁往外拖拽。

女孩用力蹬門、大聲呼救,可還是被力量差距懸殊的男子拽出了電梯。

後有曾家暴過前女友並公開道歉的蔣勁夫,再次因爲家暴外籍女友登上熱搜。

女友在ins發文控訴:

“他造成我的手和腳有多處瘀傷,但因爲怕媒體不敢打臉。”

“有一次開着車,發瘋似的要撞車然後和我一起死。”

“和他在一起的最後一段,我一直在找機會逃跑,直到8月底才逃脫。”

昨天,“李陽道歉”又引發了羣衆熱議。

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與妻子復婚,並針對曾經的家暴史再次“真誠”致歉妻子女兒、致歉全國人民。

不管是網紅小博主,還是曾經的大明星,這些熱搜都指向同一個問題——

家庭暴力。

說到家庭暴力, 90%的同學第一反應就是——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很多人看完這部電視劇, 最常用的評價是, 怕。

我想大多數人跟我一樣,都是在小的時候看過這部電視劇,

其實不是很能看懂劇情,只記得安嘉和比惡鬼還可怕,導致晚上屢屢做噩夢。

現在二刷,一直在想,明明不是恐怖片,到底哪裏可怕了?

導演張建棟接到《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劇本時,曾被一份採自全國婦聯的報告震驚:

“中國目前有暴力事件的家庭佔到1/5,生活在家庭暴力下的達7000萬人,施暴者有相當一部分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

這已經是2001年的數據。

據全國婦聯最新的統計數據,在中國,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毆打。

全國2.7億個家庭中:

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每年有15.7萬婦女自殺,其中60%婦女自殺是因爲家庭暴力。家暴致死,佔婦女他殺原因的40%以上。

於是,翻遍無數家暴檔案張建棟和編劇姜偉決定拍一部“驚慄”的恐怖作品

——讓人們在震驚中警醒。

在這部作品裏,安嘉和之所以能成爲無數人的心理陰影,不完全是因爲這是一個暴虐的角色。

如果劇中呈現的是一個遊手好閒、成天酗酒的邋遢男人形象,我們也許不會對他“打老婆”這件事太過喫驚。

但是恰恰相反,安嘉和是市華僑醫院胸外科帶頭人。

在外人面前他斯文有禮,醫術高明,被稱爲傷患福音。

甚至在結婚當天,還順手挽救了一名解放軍戰士。

這種看似矛盾的設定是爲了增加戲劇性?

然而事實告訴我們,家暴跟年齡、出身、教育程度、社會地位、收入水平都沒必然聯繫。

甚至,有知識有地位的施暴者,暴力行爲更隱祕。

蔣勁夫、李陽、劉洲成……

他們哪一個不是衣冠楚楚、事業有成,甚至可以說是自身行業的佼佼者,他們難道不知道家暴不對嗎?

這是讓人膽寒的第一點:

家暴並非個例,家暴也跟學歷、長相沒有關係,並非出自愚昧,也並非是老公喝了點酒,撒野給了老婆一巴掌,牀頭打架牀尾和的鬧家家。

在劇中,安嘉和第一次動手,是猜疑妻子對自己不忠,甩了她一個巴掌。

甩完後馬上後悔了,他虔誠地道歉,半跪着,“小南,我錯了。”

第二次動手,是許多個巴掌。

這位丈夫邊喘氣邊捋袖子:“今天早上我被醫院停職了,心裏難受。”

第三次動手,直接打得梅湘南左胸第三第四肋骨骨折。

而理由僅僅是,他要睡覺。

“我現在要睡覺,我要睡覺!”

看到沒,安嘉和的家暴一次比一次兇,理由一次比一次小。

而他的態度,也從一開始的後悔,變成理直氣壯的咆哮。

這是讓人膽寒的第二點:

家庭暴力,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施暴者在第一次家暴後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就會反覆、長期、越來越兇殘地施加暴力。

最開始可能是耳光,隨後用腳踢,再後來就用各種器具打,對受害者的身體傷害也逐漸加深。

除了“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早就深入人心時,在這些家暴事件中,我們還聽到了一些“怒其不爭”的聲音。最常見的一種質問:

爲什麼第一次家暴的時候,你不跑?

人人都記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裏的安嘉和家暴時有多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他在向妻子道歉、保證不會再犯時的哄騙嘴臉。

他輕言慢語、情意綿綿,句句都是“爲你好”:

“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

養病期間不能激動,對你的身體不好。

你千萬要聽話,別再惹我生氣了,啊?

電話打多了對你身體不好。

以後還是不要打了,啊?”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劉洲成的妻子被家暴導致流產後,離婚僅僅2個月便復婚。

懺悔信裏聲淚俱下,諸如“你嫁了個很壞的老公,對不起”、“老公知道錯了”、“想想都想殺了自己”……

句句斷人腸。

不離開也許並非心軟還有愛意一絲尚存,而是害怕被報復。

更恐怖的真相是:

我們還缺乏一個有效的保障體系。

劇中,安嘉和的前妻張小雅自殺了才能解脫。

梅湘南覺醒後,想盡法子離婚而不得,只好逃走。

劇中法官的一句話令人不寒而慄:

“丈夫打老婆這種行爲是難以容忍的,但單方面離婚是法律不鼓勵的,這也是對婚姻的尊重。”

可怕的是,這是事實。

2009年,有一個女人被丈夫打死,她叫董珊珊。

董死前,曾報警8次。答覆:家務事,不好管。

這部劇,十八年前就開始喊話:有一羣人,我們的法律保護不到。

今天看來,無疑是領先於時代的。

它的提問猶如當頭棒喝,讓我們從頭涼到腳。

好在,2016年終於出臺了《反家暴法》。

“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爲。”

敢於控訴家暴的人也能得到應有的保護跟庇佑:

2017年6月,成都一女教師遭遇家暴後,和女兒東躲西藏,一邊應對丈夫的威脅恐嚇、跟蹤監視;一邊尋求法律的幫助,申請人身保護令,向法院提起訴訟,以終結噩夢般的婚姻。

經過漫長的兩年訴訟,最終得以離婚。

雖然還沒有達到羣衆的要求,但至少邁出了第一步,

儘管這一步,晚了十八年。

如果你正在遭遇家暴,不要沉默不要害怕,請第一時間去醫院驗傷取證;立刻報警,起訴離婚,並申請人身保護令;對家暴者零容忍,不要指望你的寬容能換來他的改過自新。

如果你是一個旁觀者,也請不要冷眼旁觀,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在犯罪!也不要勸和不勸分,更不要質問受害者爲什麼不離開,甚至說她們自作自受!

實名制反對家庭暴力,從你我做起。

相關文章